- 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技術
- 中國水土保持學會組織編寫 楊進懷主編
- 1065字
- 2021-10-22 21:35:04
總序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物質條件,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資源。嚴重的水土流失是國土安全、河湖安瀾的重大隱患,威脅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20世紀初,我國就成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最新的普查成果顯示,全國水土流失面積依然占全國陸域總面積的近1/3,幾乎所有水土流失類型在我國都有分布,許多地區的水土流失還處于發育期、活躍期,造成耕地損毀、江河湖庫淤積、區域生態環境破壞、水旱風沙災害加劇,嚴重影響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農耕文明歷史悠久而漫長,水土流失與之相伴相隨,并且隨著人口規模的膨脹而加劇。與之相應,我國勞動人民充分發揮聰明才智,開創了許多預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護耕地的方法與措施,為當今水土保持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水土保持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推動我國水土保持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水土保持事業步入了加速發展的快車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全國水土流失面積大幅減少,水土流失區生態環境明顯好轉,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顯著改善,水土保持在整治國土、治理江河、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水土保持在基礎理論、科學研究、技術創新與推廣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大批新成果,行業管理、社會化服務水平大幅提高。為及時、全面、系統總結新理論、新經驗、新方法,推動水土保持教育、科研和實踐發展,我們邀請了當前國內水土保持及生態領域著名的專家、學者、一線工程技術人員和資深行業管理人員共同編撰了這套叢書,內容涵蓋了水土保持基礎理論、監督管理、綜合治理、規劃設計、監測、信息化等多個方面,基本反映了近30年、特別是21世紀以來水土保持領域發展取得的重要成果。該叢書可作為水土保持行業工程技術人員的培訓教材,亦可作為大專院校水土保持專業教材,以及水土保持相關理論研究的參考用書。
近年來,黨中央做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社會的重大戰略部署,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納入了“五位一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水土保持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全國人大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國務院批復了《全國水土保持規劃》并大幅提高了水土保持投入,水土保持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任重道遠,前景光明。希望這套叢書的出版,能為推動我國水土保持事業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貢獻一份力量。
《水土保持行業從業人員培訓系列叢書》編委會
2017年10月
- 混凝土生產系統
- 三峽工程泥沙問題研究進展
- 水資源規劃及利用(第三版)(原水利水能規劃)
- 流域水資源承載力與水環境問題研究
- 第三卷混凝土工程(第九冊):混凝土溫度控制及防裂(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全書)
- 水利水電工程深埋長隧洞工程地質研究
- 廣西壯族自治區水利水電工程概(預)算補充定額
- 2014年全國水利發展統計公報=2014 Statistic Bulletin on China Water Activities
- 淤地壩監測(淤地壩系列叢書)
- 工程總承包管理理論與實務
- 2016防汛抗洪優秀作品集
- 河北水利大全
- 江西省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表(試行)(第二冊):混凝土工程
- 節水灌溉技術
- 工種綜合與現場管理實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