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1 調查內容

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小流域污染源、水環境質量、水文地貌與水生態、水文水資源、水土流失與危害、河(溝)道行洪能力、土地利用、植被狀況等方面。

2.1.1 污染源調查

調查各種污染物來源、類型、組成、數量、濃度、排(堆)放位置與區域、排(堆)放時間及空間變化特征、施用量等情況。

2.1.1.1 點源污染物調查

調查村莊生活污水,包括居民、學校、旅游接待等產生的污水,畜禽養殖污水及糞尿,企業作坊生產污水。調查污水產生的數量、排放時間、排放去向、處理方式等,以及生活和生產垃圾產生等情況。

2.1.1.2 面源污染物調查

調查農業生產、園林綠化過程中各種農藥(除草劑、除蟲劑)、化肥的施用時間、施用方式、施用強度及降水徑流所攜帶的污染負荷等情況。

2.1.1.3 內源污染物調查

調查流域內河道、湖泊、塘壩水庫底泥,未清理的水生植物、懸浮物、水華藻類腐敗物的種類、數量、分布等情況。

2.1.1.4 其他污染物調查

調查農作物秸稈垃圾、枯枝落葉、岸邊垃圾、漂浮物的種類、數量、分布等情況,有條件的地區可以調查土壤污染(重金屬)情況。

2.1.2 水環境質量

主要調查小流域所處地水表水源保護區級別、地表水環境功能區類型、小流域重要斷面及出口水質,水體主要污染物如化學需氧量、總磷、總氮、氨氮及水體色澤、濁度、臭味、含沙量、水溫等情況,重要地下水源保護區周邊自然環境狀況和可能影響地下水因素。

2.1.3 水文地貌與水生態

主要調查河流河床幾何形態、底質、植被、水文、河流連續性、河岸的改造、土地利用及相關屬性、脅迫因子等狀況。重點掌握河岸堤材料、結構、形式、人工化與自然化狀況,河漫灘寬度、長度、形狀變化情況,河流縱向連續性、橫向連通性、垂向滲透性,河道侵占、采沙挖沙、橋梁道路、取用水、污水排放、垃圾堆放等人為影響情況。

2.1.4 水文水資源

調查小流域所屬流域水系、降水量及時空分布、地表、地下水資源量,小流域內水系分布、數量、長度,主要河(溝)道流速、水深、流量等情況;調查小流域生產、生活、生態用水情況,生產用水主要是指農業灌溉、綠化澆水、村內企業等用水,生活用水主要是指居民家庭用水、旅游接待、學校等用水,生態用水主要是指河道、坑塘及環境衛生等用水。

2.1.5 水土流失及危害

重點調查小流域水土流失分布、面積和類型,調查水土流失強度、危害,坡面土壤侵蝕強度、水土流失影響因素等基本情況;調查小流域內坡面、村莊、溝道水土保持措施規模和數量。

2.1.6 河(溝)道行洪能力

調查穿越村莊、廠房、農地果園及重要設施的河(溝)道長度、寬度、堤岸工程高度、縱坡比降、河(溝)道淤積、岸堤侵蝕、河床沖刷、歷史洪水位及災情等情況。調查小流域干支流水庫、塘壩、截流等水資源調蓄工程情況;調查現有防洪工程防洪能力、防洪標準、建設與維護等情況;調查小流域內雨水收集、凈化、入滲、利用等措施規模和數量。

2.1.7 土地利用現狀

按國家標準《土地利用現狀分類》(GB/T 21010—2007)一級類要求進行調查,必要時可按二級類要求開展調查。一級類調查內容包括耕地、園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礦倉儲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特殊用地、交通運輸用地、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其他土地12類。

同時調查各類土地利用性質、使用權屬,摸清各地塊承包人、產權人、使用人等情況。

2.1.8 植被狀況

調查流域內陸生、水生植物種類、分布、生長、植被覆蓋度、植物多樣性等狀況,喬木、灌木、草本組成,干果、鮮果經濟林面積等情況,列出流域內主要植物名錄。

2.1.9 人口與社會經濟狀況

調查小流域內常住戶數、常住人口、戶籍人口、常住外來人口、從業人員等情況;農、林、牧、漁總產值,企業總收入,民俗旅游業總收入,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情況。

2.1.10 村莊建設情況

調查村莊建設管理、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情況,包括村民住宅用地、村莊公共服務用地、村莊產業用地、村莊基礎設施用地及村莊其他建設用地等的面積、分布、數量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义县| 鄄城县| 文登市| 高陵县| 安塞县| 成都市| 开平市| 望都县| 大荔县| 北安市| 岫岩| 四川省| 姜堰市| 蒙自县| 如皋市| 三亚市| 广灵县| 吐鲁番市| 嵊州市| 麻城市| 渝北区| 新乐市| 海伦市| 霞浦县| 古田县| 宜兴市| 永春县| 沅陵县| 开阳县| 凤冈县| 铜陵市| 朝阳县| 毕节市| 东明县| 五原县| 彭阳县| 叶城县| 潮州市| 东山县| 阿巴嘎旗| 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