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材料
- 吳瑜 魏保興主編
- 1704字
- 2021-10-22 21:14:44
0.1 建筑材料的認識
0.1.1 建筑材料的定義與分類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各種材料及其制品的總稱。包括:構成建筑工程實體的材料,如石灰、水泥、砂石、混凝土、鋼材、木材等;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所用的材料,如模板、腳手架等;各種建筑器材,如給排水設備、采暖通風設備、消防設備等。
建筑材料品種繁多,通常按其化學成分和使用功能進行分類。
0.1.1.1 按化學成分分類
建筑材料按化學成分可分成無機材料、有機材料和復合材料三大類,見表0.1。
表0.1 建筑材料按化學成分分類表

無機材料分為金屬材料和無機非金屬材料。金屬材料包括黑色金屬材料和有色金屬材料。鋼材是工程中應用最廣泛的黑色金屬材料,多用于重要的承重結構,如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等。鋁、銅及其合金屬于有色金屬材料,是裝飾工程、電氣工程中的重要材料,如各種鋁合金型材及制品用于門窗、吊頂等工程中。無機非金屬材料是以無機化合物為主體的材料。
有機材料分為植物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瀝青材料。
復合材料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性質的材料通過物理和化學復合,組成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相態結構的材料。復合材料不僅性能優于組成中的任意一個單獨的材料,而且還可具備組成材料單獨不具備的獨特性能,是現代材料科學發展的趨勢之一。
0.1.1.2 按使用功能分類
建筑材料按使用功能分類可以分為結構材料和功能材料兩大類。
結構材料是構成建筑物或構筑物結構所使用的材料,如梁、板、柱、墻體、基礎及其他受力構件或結構等所使用的材料。
功能材料是指具有某種特殊功能的材料,如具有防水、保溫隔熱、吸聲隔聲、裝飾等功能的材料。
0.1.2 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的作用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物質基礎。建筑材料的質量直接影響工程的質量,是各類建筑工程質量優劣的關鍵,是工程質量得到保證的前提。
建筑材料決定工程造價。在一般建筑工程的總造價中,用于材料的費用占工程總造價的50%~70%。所以,在工程建設中,合理地選擇、使用建筑材料對降低工程造價,提高工程經濟效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
建筑材料對工程技術的發展及建筑業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新材料的出現促進工程技術的革新,而工程變革與社會發展的需要又促進新材料的誕生。
0.1.3 建筑材料的檢測與技術標準
0.1.3.1 建筑材料的檢測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始終貫穿著材料的試驗、檢測工作,對建筑材料進行檢測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環節。無出廠合格證明或沒有按規定復試的原材料,不得用于工程建設;在現場加工配制的材料,如混凝土、砂漿等,均應在實驗室確定配合比,并在現場抽樣檢驗。各項建筑材料的檢驗結果,是工程質量驗收必需的技術依據。
0.1.3.2 建筑材料的技術標準
建筑材料檢測的依據是建筑材料技術標準。
建筑材料的技術標準包括:原材料、材料及其產品的質量、規格、等級、性質、要求以及檢驗方法;材料以及產品的應用技術規范;材料生產以及設計規定;產品質量的評定標準等。建筑材料的驗收及檢驗,應以產品的現行技術標準及有關的規范、規程為依據。
建筑材料的技術標準根據其發布單位與適用范圍,可分為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四種。各級標準分別由相應的標準化管理部門批準并頒布。
(1)國家標準是由國家標準局發布的必須在全國范圍內統一技術要求所制定的標準,在全國范圍內適用。
(2)行業標準是指沒有國家標準而需在全國性的某個行業范圍內統一技術要求所制定的標準,在全國范圍內適用,是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標準。
(3)地方標準是指沒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而又要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統一技術要求所制定的標準,在本行政區域內適用。
(4)企業標準僅限于某企業內部適用,在沒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時,企業為控制產品質量所制定的標準。
技術標準可分為強制性和推薦性標準兩種。強制性標準是所有該產品的技術要求不得低于該標準規定的技術指標。推薦性標準非強制性,表示可執行其他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的規定應高于國家標準。
建筑材料標準的種類及代號見表0.2。
表0.2 建筑材料標準的種類及代號

標準的表示方法為:代號、編號、批準年份和名稱。例如:《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011),《建設用砂》(GB/T14684—2011)。
技術標準是根據一定時期的技術水平制定的,反映一個時期的技術水平,具有相對穩定性,隨著技術發展的速度與使用要求的不斷提高,需要對標準進行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