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學習情境1.7 晶閘管的檢測方法

晶閘管(Thyristor)能在高電壓、大電流條件下工作,具有耐壓高、容量大、體積小等優點,它是大功率開關型半導體器件,廣泛應用在電力、電子線路中。

1.7.1 晶閘管的特性

晶閘管分為單向晶閘管和雙向晶閘管。單向晶閘管有陽極A、陰極K、控制極G三個引出腳。雙向晶閘管有第一陽極A1 (T1),第二陽極A2 (T2)、控制極G三個引出腳。

只有當單向晶閘管陽極A與陰極K之間加有正向電壓,同時控制極G與陰極間加上所需的正向觸發電壓時,方可被觸發導通。此時A、K間呈低阻導通狀態,陽極A與陰極K間壓降約為1V。單向晶閘管導通后,控制器G即使失去觸發電壓,只要陽極A和陰極K之間仍保持正向電壓,單向晶閘管則繼續處于低阻導通狀態。只有把陽極A電壓拆除或陽極A、陰極K間電壓極性發生改變(交流過零)時,單向晶閘管才由低阻導通狀態轉換為高阻截止狀態。單向晶閘管一旦截止,即使陽極A和陰極K間又重新加上正向電壓,仍需在控制極G和陰極K間重新加上正向觸發電壓方可導通。單向晶閘管的導通與截止狀態相當于開關的閉合與斷開狀態,用它可制成無觸點開關。

雙向晶閘管第一陽極A1與第二陽極A2之間,無論所加電壓極性是正向還是反向,只要控制極G和第一陽極A1間加有正負極性不同的觸發電壓,就可觸發導通呈低阻狀態。此時A1、A2間壓降也約為1V。雙向晶閘管一旦導通,即使失去觸發電壓,也能繼續保持導通狀態。只有當第一陽極A1、第二陽極A2電流減小至小于維持電流或A1、A2間電壓極性改變且沒有觸發電壓時,雙向晶閘管才截斷,此時只有重新加觸發電壓方可導通。

1.7.2 單向晶閘管的檢測

萬用表選電阻R×1擋,用紅、黑兩表筆分別測任意兩引腳間正反向電阻,直至找出讀數為數十歐姆的一對引腳,此時黑表筆的引腳為控制極G,紅表筆的引腳為陰極K,另一空腳為陽極A。此時將黑表筆接已判斷出的陽極A,紅表筆仍接陰極K。此時萬用表指針應不動。用短線瞬間短接陽極A和控制極G,此時萬用表電阻擋指針應向右偏轉,阻值讀數為10Ω左右。如陽極A接黑表筆,陰極K接紅表筆時,萬用表指針發生偏轉,說明該單向晶閘管已擊穿損壞。

1.7.3 雙向晶閘管的檢測

用萬用表電阻R×1擋,用紅、黑兩表筆分別測任意兩引腳間正反向電阻,結果其中兩組讀數為無窮大。若另有一組為數十歐姆時,該組紅、黑表筆所接的兩引腳為第一陽極A1和控制極G,另一空腳即為第二陽極A2。確定A1、G極后,再仔細測量A1、G極間正、反向電阻,讀數相對較小的那次黑表筆所接的引腳為第一陽極A1,紅表筆所接引腳為控制極G。將黑表筆接已確定的第二陽極A2,紅表筆接第一陽極A1,此時萬用表指針不應發生偏轉,阻值為無窮大。再用短接線將A2、G極瞬間短接,給G極加上正向觸發電壓,A2、A1間阻值約10Ω左右。隨后斷開A2、G間短接線,萬用表讀數應保持10Ω左右?;Q紅、黑表筆接線,紅表筆接第二陽極A2,黑表筆接第一陽極A1。同樣萬用表指針應不發生偏轉,阻值為無窮大。用短接線將A2、G極間再次瞬間短接,給G極加上負的觸發電壓,A1、A2間的阻值也是10Ω左右。隨后斷開A2、G極間短接線,萬用表讀數應不變,保持在10Ω左右。符合以上規律,說明被測雙向晶閘管未損壞且三個引腳極性判斷正確。

檢測較大功率晶閘管時,需要在萬用表黑表筆中串接一節1.5V干電池,以提高觸發電壓。

晶閘管的管腳判別方法:先用萬用表R×1k擋測量三腳之間的阻值,阻值小的兩腳分別為控制極和陰極,所剩的一腳為陽極。再將萬用表置于R×10k擋,用手指捏住陽極和

另一腳,且不讓兩腳接觸,黑表筆接陽極,紅表筆接剩下的一腳,如表針向右擺動,說明紅表筆所接為陰極,不擺動則為控制極。

主站蜘蛛池模板: 蕉岭县| 天台县| 来宾市| 延庆县| 米林县| 曲松县| 恩平市| 平阴县| 郎溪县| 海兴县| 台湾省| 思南县| 临颍县| 万荣县| 当雄县| 闽侯县| 申扎县| 昆山市| 马边| 应城市| 民和| 滨州市| 舟曲县| 夏邑县| 德格县| 沙河市| 巢湖市| 佛冈县| 五原县| 扎鲁特旗| 焦作市| 开远市| 天气| 武清区| 盘锦市| 阿鲁科尔沁旗| 阿拉善左旗| 沭阳县| 光山县| 淮安市| 牙克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