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文地質學原理
- 喬長錄 程建軍等編著
- 514字
- 2021-10-22 18:40:54
1.4 水文地質學科的分支學科
水文地質學從尋找和利用地下水源開始發展,圍繞實際應用,逐漸開展了理論研究,目前已形成了一系列分支[3-5,8-10],其中水文地質學原理、地下水動力學和水文地球化學是水文地質學科的基礎學科。部分分支學科簡述如下:
水文地質學原理又稱為普通水文地質學、水文地質學基礎,主要研究水文地質學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概念。
地下水動力學主要研究地下水的運動規律,探討地下水水量、水質和溫度傳輸的計算方法,進行水文地質定量模擬,是水文地質學的重要基礎。
水文地球化學主要研究各種元素在地下水中的遷移和富集規律,利用這些規律探討地下水的形成和起源、地下水污染形成機制和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遷移與變化、地下水與礦產形成和分布的關系,尋找金屬礦床、放射性礦床、石油和天然氣,研究礦水的形成和分布等。
供水水文地質學是為了確定供水水源而尋找地下水,通過勘察,查明含水層的分布規律、埋藏條件,進行水質與水量評價。它主要研究合理開發利用并保護地下水資源,按含水系統對地下水資源進行科學管理。
農業水文地質學主要研究沼澤地和鹽堿地的土壤改良、防治次生土壤鹽堿化等問題。
礦床水文地質學研究采礦時地下水涌入礦坑的條件,預測礦坑涌水量以及其他與采礦有關的水文地質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