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成果報告(下冊)
- 山西省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編著
- 715字
- 2021-10-22 18:34:59
6.2 建議
1.實現普查成果共享與及時更新
本次普查,各級水利部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形成了大量的普查成果,為實現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設管理提供了扎實可信的基礎數據。建議國普辦將依據普查資料建立的水土保持資源數據庫成果返回各級水利部門,以便共享普查成果。同時,國家要根據各級水利部門提供的年度水土保持資料,及時進行資源數據庫更新,以便為水土保持決策提供適時服務。
2.應用普查成果科學進行水土保持措施布局
本次普查,摸清了山西省的水土流失現狀,為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學指導。目前,省級水土保持部門正在根據全國水土保持規劃的總體部署,開展全省水土保持規劃,建議在規劃過程中充分利用本次普查成果,科學配置水土保持措施。如對于中度以下的侵蝕區域,在滿足人均基本農田數量、保證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可采取退耕還林(草)、荒坡地營造喬灌林和封禁自然修復等植被恢復措施,大面積提高植被覆蓋率,快速治理水土流失;對于強烈以上的侵蝕區域,屬水土保持重點區域,可集中投資,采取打壩淤地、壩灘聯治、坡耕地集中修梯田以及造林種草等綜合治理措施,控制水土流失,盡快改善惡化的生態環境,為山西經濟的全面深化改革與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生態保障。
3.開展全省侵蝕溝道基本情況調查研究
山西省地處黃土高原東部,山地、丘陵面積占總面積的80.4%,水土流失十分嚴重。摸清這些區域的侵蝕溝道數量和分布,對于實施淤地壩建設等水土保持工程項目、水土流失監測評價及水土保持規劃十分重要。但本次普查國普辦僅安排對山西省內黃土高塬溝壑區和黃土丘陵溝壑區的39個縣開展侵蝕溝道提取工作,而全省大多山區、丘陵縣沒有開展此項工作。建議在普查后續研究等相關工作中,能適時開展全省性的侵蝕溝道基本情況調查研究。
推薦閱讀
- 土壤物理與作物生長模型
- 節水灌溉實用技術
- 渤海海峽跨海通道研究(1992—2003年)
- 堰塞壩險情特征與應急處置
- 松花江流域重要河流健康評價
- 福澤荊楚 水潤京華:湖北南水北調工程·生態保護卷
- 中國南水北調工程:經濟財務卷
- Hydrological Computation Specification for Small Hydropower Stations SL77-2013 小型水電站水文計算規范(英文版)
- 中國北方主要作物需水量與耗水管理
- 精量灌溉決策技術與灌區作物需耗水管理
- 山洪易發區水庫致災預警與減災關鍵技術(山洪易發區水庫致災預警與減災技術研究叢書)
- 浙江省河流手冊
- 水利水電工程深埋長隧洞工程地質研究
- 水力水文應用
- 橋涵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