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成果報告(下冊)
- 山西省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編著
- 629字
- 2021-10-22 18:34:59
第5章 普查質量總體評估
5.1 普查過程評估
1.基礎資料收集扎實可靠
本次水土保持情況普查,在基礎資料收集上根據普查的具體內容,廣泛應用已有的多種成果,面廣量大,扎實可靠,從而為提高普查質量奠定了牢固的科學基礎。如土壤侵蝕普查資料,包括土地利用圖、遙感影像、土壤圖、1:5萬數字線劃圖(DLG)、1:1萬地形圖以及多點位長系列的水文、氣象數據,使水力侵蝕和風力侵蝕的面積、強度分析判定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其結果真實可信。
2.技術路線與工作流程嚴密
本次水土保持情況普查,制定的技術路線與工作流程是非常嚴密的,從而為提高普查質量奠定了牢固的技術基礎。如侵蝕溝道普查,以國務院水利普查辦公室下發的2.5m分辨率遙感影像和1:5萬數字線劃圖(DLG)為主要信息源,省級普查機構負責完成侵蝕溝道提取任務,縣級普查機構承擔野外核查工作,流域普查機構負責組織完成流域內各省普查成果的接邊、匯總工作,主要工作環節包括資料準備、溝道提取、野外核查、普查表填寫、數據匯總五部分,上下聯動,各負其責,各盡其職,在技術與組織上堵塞了漏洞。
3.分級對普查數據質量嚴格控制
本次水土保持情況普查,嚴格執行《山西省水力侵蝕普查質量控制工作方案》《山西省風力侵蝕普查質量控制工作方案》《山西省侵蝕溝道普查質量控制工作方案》和《山西省水土保持措施普查質量控制工作方案》,在此基礎上,分級嚴格把關,反復論證復核,從而保證了普查數據的高質量。如水土保持措施普查,對普查數據先后進行了四次省、市、縣三級聯動審核,并經過各級審核論證,保證了數據真實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