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省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成果報告(下冊)
- 山西省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編著
- 872字
- 2021-10-22 18:34:57
第4章 普查成果分析
4.1 土壤侵蝕普查成果分析
4.1.1 水力侵蝕普查成果分析
1.水力侵蝕面積
本次普查全省水力侵蝕面積為70282.57km2,占全省國土總面積的44.97%;20世紀末全國第二次遙感調查時全省水力侵蝕面積為92863km2,占全省國土總面積的59.42%。兩次相比,水力侵蝕面積減少22580.43km2,減少了24.32%,侵蝕面積率下降了14.45個百分點。普查成果表明,近十余年全省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成效顯著。
2.水力侵蝕強度
山西省輕度侵蝕面積26706.92km2,占水蝕面積的38.00%;中度侵蝕面積24171.75km2,占水蝕面積的34.39%;強烈侵蝕面積14068.72km2,占水蝕面積的20.02%;極強烈侵蝕面積4277.48km2,占水蝕面積的6.09%;劇烈侵蝕面積1057.70km2,占水蝕面積的1.50%。山西省不同強度水力侵蝕面積及比例見圖4-1、圖4-2。

圖4-1 山西省不同強度水力侵蝕面積

圖4-2 山西省不同強度水力侵蝕面積比例
與第二次遙感調查成果相比,輕度侵蝕所占比例增加5.62%,中度侵蝕所占比例減少3.96%,強烈侵蝕所占比例增加7.56%,極強烈侵蝕所占比例減少2.52%,劇烈侵蝕所占比例減少6.7%。兩次相比,總體侵蝕強度的降低,再次說明水土保持成效顯著。
3.水力侵蝕總體狀況
全省的水力侵蝕主要分布在黃土丘陵溝壑區、黃土殘塬(高塬)溝壑區、黃土丘陵緩坡風沙區、黃土丘陵階地區、土石山區5個類型區,與第二次遙感調查相比,全省水力侵蝕面積減少、強度降低。水力侵蝕主要以輕度、中度侵蝕為主。中度以下侵蝕面積50878.67km2,占水蝕面積的72.39%,主要分布在黃土丘陵緩坡風沙區、黃土丘陵階地區和土石山區;強烈以上侵蝕面積19403.9km2,占水蝕面積的27.61%,主要集中在黃河東岸的黃土丘陵溝壑區與黃土殘塬(高塬)溝壑區。黃土丘陵緩坡風沙區由于處于水蝕、風蝕交錯區,水力侵蝕、風力侵蝕均較為嚴重。
4.1.2 風力侵蝕普查成果分析
1.風力侵蝕面積
本次普查將復合侵蝕面積歸并到水力侵蝕面積后,全省風力侵蝕面積為63.06km2,僅占全省國土面積的0.04%,說明風蝕面積很小。
2.風力侵蝕強度
全省輕度風蝕面積60.97km2,占風蝕總面積的96.67%;中度風蝕面積2.09km2,僅占風蝕總面積的3.33%。風蝕以輕度為主,不太嚴重。
3.風力侵蝕總體狀況
水力和風力復合侵蝕區歸并到水力侵蝕區后,全省風力侵蝕強度為中輕度侵蝕,且以輕度侵蝕為主,主要集中在晉西北長城沿線的黃土丘陵緩坡風沙區,這一區域風力資源豐富,屬風電開發區,符合客觀實際。
- 廣東抽水蓄能電站工程地質創新與研究
- 水電工程節能降耗分析應用研究
- 松遼流域江河重要河道采砂控制指標體系研究與實踐
- 壓電智能結構的模態傳感和主動抗干擾振動控制
-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
- 第三卷混凝土工程(第二冊):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技術全書)
- 玄武巖纖維水工混凝土及BFRP加固
- 無限深透水地基上土石壩滲流控制
- 水利部國庫集中支付管理工作手冊
- Concrete Mixers for Building Water and Hydropower Project(水利水電建設用混凝土攪拌機英文版)
- 山洪易發區水庫致災預警與減災關鍵技術(山洪易發區水庫致災預警與減災技術研究叢書)
- GNSS工程控制測量技術與應用
- 江西省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表(試行)(第六冊):水工金屬結構安裝工程
- 大沽河流域水文要素監測體系建設與實踐(水科學博士文庫)
- 水利水電水工金屬結構安裝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表實例及填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