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耀嗣這個名字是他自己取的,別人有父母長輩取名,他沒有,他只記得從小就是一個老乞丐帶大,老乞丐只是喚他“狗剩”。
老乞丐嘛,自然沒有什么溫飽能保證的,餓急了,還得跟狗去搶食,關鍵吶,還打不過狗,大多時候只能吃狗剩下的。
老乞丐畢竟太老了,加上有一頓沒一頓,也沒有衣服保暖,那一年冬天就直接凍死了。
錢耀嗣那時也六歲了,對于老乞丐的死記得清楚,他嚎啕大哭,不是哭老乞丐,而是哭他自己。
沒了老乞丐,他一個六歲的小乞丐,怕是連餓死了都沒有人知道。
深一腳淺一腳,錢耀嗣從破廟里逃了出來,不逃沒辦法呀,那里是乞丐窩,以前有老乞丐在,還能有個一席之地,老乞丐死了,小乞丐只能被欺負,他就親眼見過。
六歲的孩子能跑多遠,基本上也就那樣了,但當年錢耀嗣居然走了二十多里,進了城。
城里雖然富庶,但也不是個小乞丐能活下去的地方。
城里的乞丐也欺軟怕硬,他們甚至像狗一樣劃分自己的地盤,一旦有別的乞丐進了自己地方,他們就要齜牙咧嘴,要斗個你死我活。
錢耀嗣哪里懂這些,他只是害怕,又想活下去,他沒有目的地,只能在各個小巷子里逃竄。
當然了,免不了被別的乞丐趕出來,畢竟那個小巷子可能已經有主了。
要說城里乞丐最少的地方,一個是官府周圍,畢竟乞丐再怎么擺爛,也不敢得罪當差的,不然挨了一頓打是輕的,要是抓進了牢飯,嘿,那可就生死難料了。
還有一個地方乞丐也不愿意去,那就是貧民聚居的那塊街坊。貧民自己日子都過得緊巴,哪有救濟乞丐的能力,去那兒乞討還不如指望衙門里差爺心情好施舍兩個銅板。
錢耀嗣哪里能知道哪里是貧民哪里是富人,他只是被驅趕著四處竄的一只小老鼠。
所以,理所當然,他到了貧民街坊,那兒沒有乞丐,沒有人趕他。
錢耀嗣記得,那時候他蹲在墻角,身邊走過的人都急匆匆,人并不少,但沒有人理會他,對于貧民來說,一個小乞丐在墻角和沒有并沒有區別。
他跑了太遠,加上害怕恐懼,很快就餓了,但是沒辦法,他以前都是跟著老乞丐,老乞丐就是那樣蹲在墻角,有人走過的時候就哀求兩句。
“大爺大娘行行好,施舍兩口吃的吧。”
以前都是老乞丐在乞討,他只需要在旁邊坐著,因為沒有喊過,此時他不敢,只能坐在墻角,有人走過時眼巴巴看著。
后來有人走過,他也不去看了,因為他連抬頭看一眼都覺得累,干脆低著頭,看一雙雙腳從面前走過。
天色暗淡了,路上的人少了,他越來越餓,但他神思很清楚,他甚至感覺到自己要死了。
巷口又有腳步聲,漸漸近了,他終于開口了,“大爺大娘行行好,給口吃的吧。”
難道開口才有用?他面前有一雙鞋停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