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記】柳林列傳
柳林,字夏樂①,巴縣人氏也。巴蜀自古藏龍臥虎,英才輩出。林少而聰穎,敏于事而訥②于言,熟讀經史子集,上曉天文,下通地理,博古通今,學貫中西,有經天緯地之才。
太初三十二年,帝海內納賢,林以束發之身拔擢而出,就太學,學大藝而履大節焉③。林于京師游學,攻西語。其善待人,廣交友,好詠歌,林詠靡靡之音,雖五音不齊,然搖唇而鼓舌,陶陶然自得焉。
林嘗與友遠郊踏青,遙見一水車④巍然矗于野,甚奇之,乃近前而觀,奮臂而搖,水車巋然不動。林大怒,竟發蠻力以壓葉輪,水車幾欲崩。農桑之事賴諸水,時燕薊大旱,水貴如油,農人惜水如金,安可褻玩?更殆⑤毀機關,誤農事,罪莫大焉!農人長嚎,荷鋤而至,林與友急走避,狼奔五里而回。及至太學,高墻無情,橫亙而阻,林之友浩嘆連連:“天亡我矣!天亡我矣!”乃整衣冠而作就義狀,口占《墻下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
英雄末路墻下時。
我不負墻墻負我,
夏樂夏樂可奈何?
后人修圖,太學修志,欲正其名,乃遍訪民間,詳察野史,考證演義,得其名繁多:曰佛跳墻、曰柳爬墻、曰無情墻、曰末路墻、曰負卿墻……不一而足。上奏朝廷,欽定“絕生墻”而傳后世,取絕處逢生之意耳。何也?
林本屬猴,猴性尚存,其上下騰挪,矯若猿猱,攀緣越籬,如履平地,故一躥而上,復投長臂,勾連其友而越。驚魂甫定,心有余悸,乃撫膺⑥而緩行。憑空一聲斷喝:“休得走了——曹——阿——瞞——”驚回首,農人亦掛鋤緣把⑦而騎墻,颯颯舞鋤三周半,有如呂布之圓掄方天畫戟。鋤把遙指處,林瑟瑟而抖膝,栗栗而震股,驚聳大駭,口念老母,惶惶然無措。校軍場空闊,無以掩蔽,唯一馬草垛⑧,友曰:“事急矣,君且避之。”乃拽其衣袂,走奔于垛后,埋首于垛中,急念金剛護身避邪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旋而為農人拿獲,解遞校尉張萬科。萬科惜其才,未究,責其請罪。林負荊至農舍,農人寬以待之,曉之稼穡⑨之艱,黍稷⑩之難,林諾諾而退。
越四載,林學成而返,官拜大理寺通譯。林之陋室11,燕然臨江。巴山夜雨,洪波涌起,飛流激越,一瀉千里,浩浩湯湯,聲震宏宇。每客至,林必延至窗闌,江風憑闌處,春覽煙紗籠江,夏觀翔鷗擊水,秋眺長天落日,冬望蓑翁釣雪,景致萬千也。林日臨窗者三:晨起品茗,吐故納新;薄暮垂釣,怡情養性,每自比姜太公,曰愿者與匪愿者悉令上鉤12;夜而臨窗則腹孕雄文,詩興大發焉。
昔者林于京師得聞西人之攝魂術13,心心念之而不能寐,嘗流連東瀛國尼康大牌,垂涎久矣。乃罔顧生計,奮擲千金而賈入一匣14,夙夕把玩,妙處自不待言。林每攜匣之市井,覓得窈窕佳人,趨近而突前,猛舉黑匣,攝其魂,勾其影,乃去15。子夜晦暝,萬籟俱寂,月迷星沉,鴉宿鵲靜。林潛入幽閉之密室,啟匣而出卷,濯水而添藥,徐而漂漾之,徐而晃蕩之。少頃,佳人之魅影漸現。林秉紅燭16而窺,但見玉骨瓊肢,肌雪腴肥,柔滑如挲,芳馨如嗅;更見嬌顏悚懼,花容破碎,瞠目吐舌,驚魂散魄,竊喜,乃急步琴臺,鼓瑟而高歌,欣欣然快哉!
太始八年,平西將軍不厚謀逆17事發,大理寺卿立軍遁入西人館驛,余黨網羅陷囹圄,而林獨善其身。豈不聞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君子不立危墻之下?此林之悟道而知命也,時人皆奇之。
林之內人,明眸皓齒,翩若驚鴻,時曰:川妹子。其主簿糧草18,性寬仁。每客至,必奉香茗于案幾,每出游,必獻殷勤于鞍前馬后,時人皆羨林之洪福也。然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時人共嘆之。
太元三年,窗友邀林聚首京師,以慰闊別三十載相思之苦,林堅辭不出。嗟乎!古有蜀道行路難,今則電驢達四方,時人不解。京師窗友念之切切而不得一面,奈何!惟遙祝之,其必曰:且宅且珍惜!
〖注釋〗
①夏樂:出自柳林法語名Charles。
②訥(nè):遲鈍。木訥。
③學大藝而履大節焉:語出漢代戴德等《大戴禮記?保傅》:“束發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指年過15歲的少年,就可以上大學,學大藝,行大道。
④水車:柳林和薛蔚晚飯后到校外農田散步開抽水機玩。
⑤殆(dài):恐怕。
⑥撫膺(yīng):撫摸胸口。
⑦掛鋤緣把:倒掛鋤頭,攀緣鋤把。
⑧馬草垛:北京的大太陽天兒多,沉寂了一個暑假,操場上的草叢瘋長到半人高,秋季開學后第一件事就是組織學生割草,堆成小樓高,以備過冬馬料。
⑨稼穡(jià sè):農事的總稱。春耕為稼,秋收為穡。
⑩黍稷(shǔ jì):黍和稷。為古代主要農作物。亦泛指五谷。
11 林之陋室:見圖,共四層,長江邊上,窗下便是滔滔長江。
12 愿者與匪愿者悉令上鉤: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柳林釣魚比較霸道,愿者不愿者統統令其上鉤。
13 攝魂術:清人曾視西洋人照相為攝魂,把自己魂給勾去了,往往對之很排斥。
14 匣:照相機。
15 攝其魂,勾其影,乃去:語出唐代柳宗元《黔之驢》:“斷其喉,盡其肉,乃去。”
16 秉紅燭:暗房洗膠片要開紅燈,這里用紅燭代替。
17 謀逆:圖謀叛逆。
18 主簿糧草:在糧店上班管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