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踏莎①行】洋山感思
氣朗天高,云舒穹碧,
海涯闊蕩洪波激。
古礁但等攬斜陽,
流金淌彩長灘熠。
草木悲秋,人生過隙②,
潮追潮趕忙奔迫③。
浮沉起落轉頭空,
輪回興替無終日。
〖注釋〗
①莎(suō): 莎草,根可入藥,叫“香附子”。
②人生過隙:人生如白駒過隙,白馬躍過地上縫隙一瞬間,比喻人生短暫。
③忙奔迫:忙于奔走交迫。
〖踏莎行〗
詞牌名,為北宋宰相寇準首制。曲水流觴,興起于魏晉,經唐宋不衰。文人士大夫在清明節祭祀結束后,聚在一起,繞水畔而坐,將盛有美酒的酒器放在水面隨水漂流,漂到誰面前停下,那人便將酒飲干,并即興賦詩。寇準在一次曲水流觴的雅聚時作詞一首,同時也創作了音樂曲調,命名為《踏莎行》。詞牌名取自唐代陳羽《過櫟陽山溪》中的“踏莎行草過春溪”詩句。莎草,是一種常見的野草,踏草是唐宋時期廣為流行的活動,又叫踏青,北方一般在清明時節前后進行。所以,《踏莎行》調名本意即詠民間盛行的春天踏青活動。宋代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有名句:“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
〖宮調〗
夾鐘宮,俗稱中呂宮。中呂宮高下閃賺。詞作題材有感恩、寫景、抒情、旅情、愁別等。格調婉轉優雅、纏綿悱惻。
〖格律〗
1.碧、激、熠、隙、迫、日:六仄韻。
2.兩個四字句工對,兩個七字句寬對。
3.闊蕩、但等、淌彩、潮趕、起落、興替:虛詞位。
海涯闊蕩洪波激
古礁但等攬斜陽
流金淌彩長灘熠
浮沉起落轉頭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