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出納、稅務、記賬、查賬崗位實戰手冊(圖解版)
- 孫金文 田妍編著
- 688字
- 2021-09-30 19:59:23
2.1 會計科目:會計核算的前提
2.1.1 會計科目是什么
會計科目就是按照經濟內容對各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做進一步分類核算的項目,它以客觀存在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為基礎,根據核算和管理的需要進行設置。即根據會計核算的需要,對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六個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進行科學分類,每一類確定一個合適的名稱,這些就是會計科目。合理設置會計科目是正確組織會計核算的前提。
2.1.2 會計科目的分類
(1)按提供核算指標的詳細程度分類
會計科目按提供核算指標詳細程度及其統馭關系不同,分總分類科目和明細分類科目。具體的分類如表2-1所示。
表2-1 會計科目按提供指標的詳細程度進行的分類

(2)按經濟內容的性質分類
會計科目按反映經濟內容的性質,即按其反映的會計對象要素不同,可以分為資產類科目、負債類科目、所有者權益類科目、成本類科目和損益類科目等。我國財政部2019年修訂并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規定的會計科目,如表2-2所示。
表2-2 《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規定的會計科目

續表

在會計科目表中,每個會計科目都有確定的號碼,作為順序號,其作用在于了解使用會計科目總數,也是會計科目的代號,便于登記賬冊和查閱賬目,為實現會計數據處理手段現代化、實行會計電算化提供了條件。會計科目編號的第一位數代表會計要素的類別,“1”代表資產類,“2”代表負債類,“3”代表金融企業的共同類,“4”代表所有者權益類,“5”代表成本類,“6”代表損益類。
2.1.3 會計科目的設置原則
設置會計科目是會計核算的一種專門方法,為了更好地發揮會計科目在核算中的作用,正確使用會計科目,在設置會計科目應遵守的原則如圖2-1所示。

圖2-1 會計科目設置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