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抄底技術圖譜大全
- 劉文杰編著
- 1723字
- 2021-09-30 19:24:17
1.3 制定策略,才能精準抄底
古語云“謀定而后動”,意思是制定好策略后再付諸實際行動,更容易取得成功。炒股也是如此,股民首先需要制定相關的炒股策略,才能使自己在股市中更加游刃有余。
No.007 左側交易與右側交易都可以盈利
左側交易與右側交易是股市中最常見的兩種投資方式,有的股民傾向于左側交易逆勢建倉,有的投資者青睞右側交易順勢而為。實際上,不管是左側交易還是右側交易,只要操作得當都能給股民帶來收益。
一圖展示

要點剖析
左側交易指股價在下跌過程中,在還沒有形成明確的底部信號之前做出買進操作,在股價上漲到一定程度還沒有出現明確的見頂信號就開始賣出。這樣的買賣操作策略屬于逆勢操作,更加受到基本面分析和價值投資者的青睞。
右側交易指股價形成明確的底部形態,出現明顯的上升趨勢時買進,在股價明顯見頂出現下跌跡象時賣出。這樣的買賣操作策略屬于技術分析,要求投資者掌握一定的技術分析能力。
No.008 投資過程中的倉位管理
炒股投資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倉位管理,簡單來說,就是如何根據市場變化來控制自己的倉位,決定如何分批入場、分批離場,以便能夠讓自己的損失最小化,收益最大化。
倉位控制的關鍵在于八個字“永不踏空,永不滿倉”。
踏空指股民因為看淡股價后市,而全部賣出持股,但賣出之后股價卻一路上揚,或未能及時買進,使股民痛失賺取高額收益的機會。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發生,股民需要對倉位進行管理,即不踏空,要求股民炒股投資時一定要選好時、選好股并好好握住它。
永不滿倉要求股民根據股市變化對倉位進行嚴格的倉位管理,包括建倉、加倉、減倉和平倉等操作,避免一次性滿倉。
一圖展示

要點剖析
倉位管理的方法有很多,比較常見的有3種管理方法,即金字塔形倉位管理法、漏斗形倉位管理法和矩形倉位管理法。
◆ 金字塔形倉位管理法
金字塔形倉位管理法是一種長期投資的方法,指分批次建倉,持倉的增加應該依次遞減,形成穩定的金字塔模式。
如果個股長期趨勢向好,當股價下跌時,股民以金字塔的方式依次建倉,此時價位越低建倉的數量就越大,當股價上漲時,股民就能獲得不錯的收益。
金字塔形倉位管理法如下圖所示。

圖 金字塔形倉位管理法
從上圖可以看到,金字塔建倉的優勢在于,股價低位時買得多,股價高位時買得少,雖然相比低位時一次性全倉獲得收益更低,但能降低股價下跌帶來的風險。
◆ 漏斗形倉位管理法
漏斗形倉位管理法與金字塔形倉位管理法相反,前期進場時投入的資金量小,倉位較輕,買入股價不漲繼續跌,后市逐漸加倉,并且加倉的比例越來越大,從而達到攤薄成本的目的。
漏斗形倉位管理法如下圖所示。

圖 漏斗形倉位管理法
從上圖可以看到,漏斗形倉位管理法中高價時買得少,低價時買得多,分批建倉降低了建倉成本。但是,漏斗形倉位管理法相比金字塔形倉位管理法風險更大,更適合激進型的股民。
◆ 矩形倉位管理法
矩形倉位管理法相比前面兩種方法更簡單,它將準備入場的資金進行等量分配,然后按批次依次投入。
初始進場的資金量,占總資金的固定比例,如果行情按相反反向發展,以后逐步加倉,降低成本,加倉都遵循這個固定比例,形態像一個矩形,可以稱為矩形倉位管理方法。
矩形倉位管理法如下圖所示。

圖 矩形倉位管理法
在矩形倉位管理法中,每次只增加一定比例的倉位,使得成本逐步抬高,對風險進行平均分攤,降低了倉位管理難度和投資風險。
No.009 提前設置止損點
在炒股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底部預測失敗,即出現假底,后市繼續下跌的情況,為了避免股民遭受更大的經濟損失,股民應該提前設置止損點。
止損點是指股民在股市中表現虧損,為了防止虧損繼續擴大應該預定能夠接受的損失點,一旦到達該點就應及時賣出,避免進一步下跌,給股民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
一圖展示

要點剖析
止損點實際上就是股民心理能夠承受的最大虧損值,因為不同的投資者資金實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不同,所以設置的虧損點也不盡相同。但是可以根據股民的投資策略來設置止損點。
◆ 如果股民是做短線或超短線投資,買進賣出的時間短,那么設置的止損點應該在2%~5%。
◆ 如果股民是做中線投資,買進賣出的時間相對較長,可能達到幾個月甚至1年以上,那么此時設置的止損點應該在10%~15%。
◆ 如果股民是做長線投資,買進賣出的間隔時間較長,一般在1年以上,甚至幾年,此時股民的承受力更強,止損點應該在3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