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彌補人員缺失,麗麗很快又招聘了一個女員工。這次來的依舊是大學剛畢業的應屆生,一個福建來的女孩兒,英文名叫Liz。中文音譯栗子。栗子的情商很高,工作沒多久就談到了第一筆訂單,對此,麗麗對她的表現大為認可。
栗子說話的語氣就和大家看到的臺灣女生一樣,畢竟福建和臺灣就只隔著一道海峽,而且兩岸的居民大多數是閩南人,說著閩南話。栗子雖然說話溫柔,但是做事風格卻很強硬。主要表現就是到點就收拾東西下班,絕不為資本家多干一分鐘。
對此,蕭陽私下里表示挺佩服栗子的這種做法,并在心里暗自嘲諷自己竟然軟弱的不如面前的女孩子。蕭陽和大多數剛畢業的大學生一樣,對這個社會保留著膽怯,對于到點下班的舉動始終保持著敬畏。
“我該做的工作已經在工作時間做完了,為什么還要加班?”
這是栗子在蕭陽表達佩服之后做出的回答。
時間很快來到了11月份,蕭陽不得不請假回一趟在鄭州的大學。因為學位證還在學校,需要通過二次答辯才能拿到。
此時的維嘉剛好在大學附近租了房子,蕭陽此時慶幸維嘉的不幸給自己創造了機會,對此省了不少房費。
二次答辯毫無波瀾的通過了。蕭陽沒有急于回到蘇州,而是在鄭州多待了幾天,從維嘉的口中得知了不少國外的趣事。
一說起那個女老板,維嘉嘴里就不停的咒罵。
“這老太婆太不是東西了,到了國外就變臉。國內看著文明禮貌,素質挺高,一下飛機就滿嘴臟話。還摳門兒的要死。”
這女老板到底有多摳門?
維嘉到達的第一天,女老板就帶著他去了當地的二手市場買被褥,20塊錢買了1套。當時看到這些不知道倒了多少手的爛被褥,維嘉心里直犯惡心。
”正經的新被褥也就90多塊錢一套,她扣的硬是不愿意買!我真......“
買完被褥,跟著女老板來帶到工廠。所謂的工廠,也就是國內一間半教室左右的廢棄空地,旁邊堆放著從中國同胞那里買來的彩鋼。旁邊有一個用彩鋼瓦搭好的活動板房,這個板房還是雙層的,女老板睡上層,維嘉他們三個睡下面。
”艸,連個床都不舍得買,就讓我們隨便找幾塊磚墊一下,然后搭個木板就這么當床睡了!“
就這還沒完!維嘉來的第一天,女老板帶著他們一起吃了一頓燒烤。之后天天土豆燉洋蔥,連著吃了一個月,沒帶變樣的。
”當時正是那里最熱的時候,最高溫度能接近50度,天天出汗,一出汗身上就一股騷味兒!味道就跟老外身上的一樣,當時不知道怎么回事,后來發現是吃洋蔥吃的,天天這么吃,汗液里都是發酵過的洋蔥味道。“
這么久不見葷腥,白天還要和其他兩個人一起搭建廠房,維嘉感覺肚子里總是空蕩蕩的。于是他每天晚上吃完晚飯就去夜市買烤肉串。
”那邊烤肉串是真的便宜又多,得又這么長!“
維嘉伸手一比,足有成年男性的一條胳膊那么長!
”那邊是農業國家,肉蛋奶都便宜的不得了,而且都是無公害,那肉串吃起來可真爽!味道和國內的完全不一樣!每次買兩串都吃的飽飽的。“
維嘉口中的女老板簡直是罪行累累!其中有一次是請當地的一個中國大爺當翻譯。大爺是維族人,很早就去了烏茲別克斯坦,會說維語,漢語,烏茲別克語,還有俄語。因為大爺本職工作是門衛,女老板一開始就帶著居高臨下的態度,大爺到沒在意這些,只想著干完活能給些好處。不成想遇到了鐵公雞,大爺里里外外當了兩天的翻譯,一點好處都沒有,連口飯都沒管!對此,大爺表示永遠不會幫這種人了!
出國之后才發現,中國周邊的這幾個斯坦國家是何等的貧困!當地人的生活水平只在中國70年代的水平,各種條件奇差,更別說娛樂了,唱歌找個KTV都得去首都!
”當地還沒有電動車,我們從國內帶了一個拆了帶過去的,如果整車運輸,當地會收取將近車價三倍的關稅。這可真是重稅啊!當地沒電車,我第一次騎出來的時候,周圍的小孩兒們都高興的跟在屁股后面跑,附近有個大叔看這電車喜歡的不得了,每天下班都要來騎一圈兒,并且表示可以用他的摩托車來換。“
蕭陽聽到這里可是大為震驚!想不到國內隨處可見的二輪電動車到了烏茲別克斯坦竟然是個稀罕物!
此外還有搞笑的,當地的交警查酒駕竟然是拿著一張硬紙!紙張被卷成漏斗狀,先讓司機吹氣,然后交警再對著漏斗聞一下,聞到酒味兒就是酒駕。
維嘉被攔住過一次,所以對此印象深刻。
”不過,那里的人都挺樂觀的。他們到點就下班,下班就喝酒,喝高興了就一群人圍在一起跳舞。有一次我看到七八個人圍在一起喝一瓶啤酒,除了一瓶啤酒,其他什么都沒有,就這都能讓他們高興的手舞足蹈!“
當地人工作和休息的時間分的很明確,到了下班時間就走人,周六周日絕不干活,別說什么錢不錢的,休息就是休息,休想讓我加班!
剛開始,維嘉以為他和其余兩個人都是給女老板打工的。在和技術員的交談中才得知,其實就他一個人是員工,其他兩個都是合伙人。三個人湊了60萬來這里創業的。
女老板負責招攬生意,技術員負責生產,會計負責財務。
他們的主要工作是生產白色油漆,然后在馬路上畫斑馬線。
是的,你沒有看錯。當地落后到連油漆都無法自主生產,更別提畫斑馬線了。這些也是近些年才出現的。因為學習了中國的改革開放,當地的投資商逐漸增多了起來,各種車輛也相應的增加了,交通規則自然而然就開始走向規則化。
待了一段時間之后,蕭陽再次踏上了去往蘇州的火車。
到的第一天是和老板去工廠盯一批貨,保證這批貨安全完整的裝箱入柜。
這一次大師兄也在場,可是第二天上班卻不見大師兄的身影。
后來詢問得知,大師兄辭職不干了。因為麗麗要求大師兄必須服從命令,每周必須參加她安排的學習會。可是大師兄是排斥的,大師兄認為只要自己憑能力給公司談下訂單就可以,沒必要參加這些花里胡哨的東西。而且這種學習會每次都是安排在下班時間,所以大師兄完全抗拒。
對此,麗麗從學習資料里認定大師兄就是脫離團隊的孤狼,有極大的安全隱患。于是在不久前的一個下午,讓老板和他談判,要么服從命令跟隨團隊,要么離職。大師兄選擇了后者。
這在局外人看來,簡直就是個笑話!
當時整個公司,論業務能力,麗麗第一,大師兄第二,其他人加起來才是第三。大師兄妥妥的頂梁柱!而且當時這個小公司的資金壓力也挺大,盈利是當務之急。無論大師兄能不能服從命令,他只要能為這個公司賺錢就行。然而麗麗竟然分不清主次矛盾。這也為蕭陽后來的創業增漲經驗。
大師兄的離去給這個公司來了一記重拳,麗麗又開始緊鑼密鼓的招聘新的員工,這一次她招聘了一個有五年工作經驗的女生來頂替大師兄的位置。
這是一個山西姑娘,身材高大,有著西北女生的明顯特征,但從外表就可以看出這是個長期愛吃面食的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