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皇家劇院
之宜獨自站在領獎臺上,此刻刺眼的燈光打在臉上讓她感到眩暈,但這是興奮激動的眩暈。
就在一分鐘前,頒獎嘉賓宣布了本屆歐洲服裝設計大賽的最佳新人獎獲得者:向之宜。
她覺得幸福來得太突然太不真實,尤其對于她這樣初出茅廬的新人設計師來說。
之宜在座位上愣了幾秒鐘,意識到這是真的后,便起身提了下晚禮服裙擺,從容優雅地緩緩走上舞臺。
她環視整個劇院。不過眼前因為燈光太暗的原因,無法看清劇院角落以及每位嘉賓的臉。
皇家劇院是巴黎18世紀修建的早期劇院之一,內飾仍然保留著當年的古典風格。劇院比較小,只能容納200人左右。但今天到的,都是服飾設計領域的翹楚。
可以跟他們結識,便是最大的收獲。
她緩緩吐了口氣,開始用英語發表前幾日在家準備的獲獎感言。
“感謝主辦方、評委會、設計師前輩提攜,讓我可以站上這個至高榮譽的領獎臺。還有感謝家人對自己一路走來的全力支持,最終讓我有信心站在這里。最后再次感謝今天在現場的每一個人。我會在服裝設計領域繼續加油!”
向之宜,你做到了!
而且是來到你夢寐以求的巴黎接受這份業界最高級別的榮譽......
散場之后,之宜收到了一束大麥。看到上面的卡片,之宜忍不住笑了。
這是她的“男閨蜜”,王立仁送的。
卡片上寫了:向設計師,祝賀你夢想成真,作品大賣!
第二天一早,之宜并沒有在巴黎逗留,而是馬不停蹄地返回了米蘭。因為她的工作量已經排到了三個月之后。
馬上就要跟日本某知名連鎖服裝品牌開展合作,還有一個關注貧困國家的婦女權益的公益設計。
她喜歡過這種充實的生活,讓她充滿了斗志。之宜決定忙完這段時間,在市區租個公寓當作工作室使用。
今天晚上,她要早點回家。母親在中華酒樓給她安排了接風宴,邀請一些關系好的服裝老友前來慶賀。
夜晚的中華酒樓大廳燈紅酒綠、交杯換盞,好不熱鬧。
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醉醺醺地走過來,拍了拍之宜的肩膀,說:“之宜啊,你出息了,你外公在天上看到了肯定也很高興。太給他長臉了!”
這人是劉文,是早年之宜外公剛開始接觸服裝行業時候結識的一位浙江老鄉。
“想當年,真是苦啊。為了省錢,我們都是自己騎個改造的三輪去拉布料,一次突然碰上大雨無處躲,看著淋濕報廢的布料,我們兩人是抱頭大哭。”
劉文回憶到傷心處動情紅了眼眶。
“可憐小仙那次累得小產了。這之后就再也沒能......”
他說的小仙,正是之宜的外婆——許杏仙。
之宜輕輕拍了拍劉文爺爺的后背,幫他舒緩情緒。外公的創業之路如此坎坷,她更要守護好這個家業。
酒宴結束,眾人散去。之宜陪母親去結賬。
中華酒樓的老板娘,趙蔓昱正熟練地按著計算器,一頓操作下來,5桌的飯錢酒水錢共計4960歐。結果老板娘只收了4688歐。
“這么多年,你們都是自己人了,這個數字,討個吉利。”趙蔓昱笑著說。
“謝謝你啦,蔓昱姐姐。”
之宜親切地摟著這位中華酒樓新一任老板娘。她是來自遼寧的新移民,在意大利讀書時候跟酒樓的掌門人趙龍飛相識相戀后結婚。趙家人發現她更擅長經營酒樓,便全權交給她來打理。
走路回家路上,之宜想到了說外婆小產那句話,忍不住問了母親向婉棋。
母親嘆了口氣,緩緩說道:“本來不想告訴你的。你外婆當年小產后就一直沒懷上孩子。”
“那你跟大姨?”之宜覺得奇怪。
“其實我們都是你外公領養的。”
母親的話讓之宜大吃一驚。
“我們親生父母是你外公的朋友。當年,他們雙雙車禍去世,留下嗷嗷待哺的我跟剛學會走路的大姨。你外公覺得我們可憐,同外婆商量后收養了我們。那時候外公已經40多歲了。你外婆也因為無法生育搞得壓力很大。這件事,是我到了大學,他才告訴我們的。”
“這么多年,雖然我們沒有血緣關系,但是早就當作至親了。要知道生恩沒有養恩大呀!”
之宜一時覺得有點難以接受,沒想到她從小最親愛的外公居然不是親外公。
“我不想因為這個影響你跟外公的感情,所以一直沒有告訴你。之宜,抱歉了!”
從小便強勢的母親居然跟她道歉了。
“媽媽,沒事的,其實我不太介意,就是需要時間消化。”之宜實話實說。
“不過,你是我千真萬確親生的乖女兒。”
之宜忍不住笑了,將母親的胳膊緊緊摟住。
比起朝夕相處后產生的感情,血緣其實并沒有那么重要了。
洗漱完躺在床上,之宜腦中如放電影般回憶小時候跟外公在這棟房子里的點點滴滴。
那我跟周向晚?
之宜突然想到了他。
這么說我們并沒有血緣關系。
可惜,他身邊早就已經有了陳文菲。
之宜永遠都忘不了他們四個人在羅馬相遇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