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毛澤東的宣傳思想研究作者名: 張藝兵本章字數(shù): 3735字更新時間: 2021-10-08 16:37:42
第二節(jié) 研究的現(xiàn)狀
一 已有研究成果的概況
關于毛澤東思想的研究成果可謂汗牛充棟,雖然很多成果都無關毛澤東的宣傳思想,或者是沒有直接論述其宣傳思想,但是關于毛澤東宣傳思想的研究成果還是為數(shù)不少。現(xiàn)將相關研究成果情況概述如下:
第一,出版了大量的相關文獻。盡管直接相關毛澤東宣傳思想的成果不是特別多,但是已出版的不少有關毛澤東的文獻中都多少涉及毛澤東的宣傳思想方面的內容。綜觀這些相關研究成果,大概有三類:一是研究毛澤東的生平和著作的成果。這類著作除了各種版本的《毛澤東選集》外,還有《毛澤東文集》《毛澤東著作選讀》《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毛澤東早期文稿》《毛澤東新聞工作文選》《毛澤東年譜》《毛澤東書信集》《毛澤東思想年編》等各類編選文獻,為深入、全面研究毛澤東的宣傳思想提供了大量不可缺少的第一手資料;二是相關的文獻資料選編,主要有《中共中央文件選集》《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文獻選編》《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中國共產黨歷史》等。這類文獻中涉及毛澤東的宣傳思想的資料雖不及第一類多,但是這些文獻對于理解、探析毛澤東的宣傳思想的形成、發(fā)展、意義等問題也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資料,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三是毛澤東同時代的其他主要領導人的選集、相關言論集等文獻資料,如《周恩來選集》《劉少奇選集》《張聞天選集》《鄧小平文選》等,對研究毛澤東的宣傳思想提供了可貴的時代背景資料和參照系,是一種不無裨益的補充性資料。
第二,出版了相當數(shù)量的有關論著。雖然這些論著中少有專門研究毛澤東的宣傳思想的成果,但它們對毛澤東的宣傳思想從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論述。僅自1979年以來就有《毛澤東早期哲學思想研究》(王興國等編,1980)、《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楊超著,1980)、《淺談毛澤東思想》(馬齊彬等著,1981、1982)、《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一)(二)(三)》(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編,1982)、《毛澤東建黨思想研究》(張中著,1983)、《毛澤東新聞理論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等編,1984)、《毛澤東同志教育思想研究》(靳宏斌著,1986)、《毛澤東思想與中國文化傳統(tǒng)》(汪澍白著,1987)、《毛澤東的思想》(斯圖爾特·施拉姆著,1990)、《中國共產黨宣傳史》(林之達主編,1990)、《學習和研究毛澤東的宣傳思想——毛澤東的宣傳思想研究論文集》(蔣偉杰、萬喜生主編,1991)、《毛澤東思想史》(閻洪淵、王玉琮主編,1991)、《中國共產黨建設全書》(范躍天、平華主編,1991)、《毛澤東思想寶庫》(張英杰等編,1992)、《毛澤東文化思想研究》(戴知賢著,1993)《黨的建設與宣傳思想工作》(戴舟主編,1995)、《毛澤東的思想歷程》(邱守娟著,2003)、《毛澤東建黨學說論》(趙云獻著,2003)、《毛澤東思想成熟階段研究》(吳玉才著,2010)《毛澤東哲學思想史》(莊福齡、楊瑞森、余品華主編,2011)等。這些著作或多或少都論及黨的宣傳工作和毛澤東的宣傳思想,甚至不乏一些頗為深入的研究,對于毛澤東的宣傳思想的全面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第三,發(fā)表了相當數(shù)量的專題論文。這些論文有的是研究毛澤東新聞思想和毛澤東的文化思想的,有的是專門研究毛澤東的宣傳思想的。主要有《論毛澤東宣傳思想的基本點》(宋錫仁,1992)、《論毛澤東的宣傳思想》(陳力丹,1993)、《略論毛澤東新聞思想的當代價值》(魏國英,1993)、《毛澤東求學至上山前宣傳輿論思想的歷史考察》(李吉,1993)、《毛澤東宣傳思想初探》(劉晶毅,1994)、《毛澤東新聞宣傳思想初探》(王國慶,1994)、《論毛澤東新聞思想體系》(張昆,1994)、《毛澤東對無產階級宣傳理論的杰出貢獻》(曹福田,1994)、《毛澤東宣傳思想的特色》(紀秀卿、黃堅,1996)、《試論毛澤東宣傳藝術特色形象化》(楊文禮,1996)、《毛澤東的文化思想與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建設》(王湘軍,1999)、《論毛澤東關于宣傳思想工作的基本思想》(劉賓,2001)、《試論毛澤東新聞宣傳思想的核心》(楊東華,2001)、《毛澤東對外宣傳思想與主要實踐》(何一峰,2002)、《論毛澤東新聞思想及其現(xiàn)實意義》(沈曉靜,2003)、《毛澤東關于新聞宣傳工作的基本理論》(白明政,2003)、《毛澤東宣傳工作理論探析》(劉起軍,2004)、《建黨早期毛澤東的宣傳實踐活動》(陸仁權,2006)、《毛澤東的新聞宣傳思想》(張欣,2007)、《毛澤東“行動即宣傳”思想初探》(宮京成,2007)、《論毛澤東的宣傳思想》(韓慈,2009)等。這些文章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視角,在一定程度上研究、論述了毛澤東的宣傳思想,為我們進一步研究毛澤東的宣傳思想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四,出版了眾多的毛澤東傳記。比較有影響的有斯諾《毛澤東自傳》(1937、2001)和《西行漫記》(1938)、肖三《毛澤東同志的青少年時代》(1949)、李銳《毛澤東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動》(1957、1980)、史沫特萊《偉大的道路》、施拉姆《毛澤東》(1987)、邁斯納《毛澤東的中國及后毛澤東的中國》、特里爾《毛澤東傳》(1989)、威爾遜《毛澤東》(2000)、菲力普·肖特《毛澤東傳》(2004)、金沖及《毛澤東傳(1893—1949)》(1996)、逄先知、金沖及《毛澤東傳(1949—1976)》(2003)、胡喬木《胡喬木回憶毛澤東》(1994)、吳冷西《憶毛主席》(1995)、李敏《我的父親毛澤東》(2000)。這些著作,除了吳冷西《憶毛主席》比較直接和集中反映了毛澤東的新聞宣傳思想以外,其余的主要反映了毛澤東的生平、事業(yè)及其思想,它們?yōu)樯钊胙芯棵珴蓶|的宣傳思想產生的歷史背景和現(xiàn)實條件提供了豐富而珍貴的史料。[2]
二 已有研究涉及的內容
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主要涉及毛澤東宣傳思想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關于毛澤東的宣傳思想的內容
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對毛澤東的宣傳思想的內容,包括宣傳的地位、作用、目的、任務、方針、原則、方法、途徑、藝術、策略等方面的論述最多,也較為全面。主要有宋錫仁《論毛澤東宣傳思想的基本點》、陳力丹《論毛澤東的宣傳思想》、劉晶毅《毛澤東宣傳思想初探》、王國慶《毛澤東新聞宣傳思想初探》、張昆《論毛澤東新聞思想體系》、曹福田《毛澤東對無產階級宣傳理論的杰出貢獻》、楊文禮《試論毛澤東宣傳藝術特色形象化》、劉賓《論毛澤東關于宣傳思想工作的基本思想》、張欣《毛澤東的新聞宣傳思想》、韓慈《論毛澤東的宣傳思想》等。
(二)關于毛澤東的宣傳思想的發(fā)展軌跡
李吉《毛澤東求學至上山前宣傳輿論思想的歷史考察》和陸仁權《建黨早期毛澤東的宣傳實踐活動》對毛澤東1927年8月以前的宣傳輿論思想和宣傳實踐活動進行了考察、論述,認為這一階段,毛澤東初步形成了他的關于宣傳輿論的基本思想。
本書認為,毛澤東的宣傳思想作為一個理論體系,有著一個從萌芽、形成到成熟、發(fā)展的完整過程,每一階段都有其宣傳理論論述和重要宣傳實踐活動作為標志。
(三)關于毛澤東的宣傳思想的當代價值
魏國英在《略論毛澤東新聞思想的當代價值》中認為,毛澤東新聞思想奠定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新聞學說的基礎,并將繼續(xù)在新時期新聞實踐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王湘軍在《毛澤東的文化思想與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建設》中認為,毛澤東文化思想是毛澤東思想體系不可或缺的核心成分之一,不僅在指導中國新文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顯現(xiàn)其獨到的價值,而且對于當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本書認為,毛澤東的宣傳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宣傳思想在中國的繼承與發(fā)展,是無產階級宣傳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在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曾產生過巨大的精神推動力,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毛澤東的宣傳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首先,宣傳思想工作是黨的工作中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研究毛澤東的宣傳思想能為黨的領導提供理論依據(jù)。其次,宣傳思想工作又是一個重大的現(xiàn)實問題,研究毛澤東的宣傳思想可為我們黨領導中國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提供現(xiàn)實指導。
三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目前對毛澤東的宣傳思想的研究雖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但從毛澤東研究的整體上來看,這一方面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存在著諸多不足。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研究深度不夠,尚有待深入。目前已有不少文章涉及毛澤東的宣傳思想,但鮮有真正有含金量和分量的成果,而且尚未有研究專著面世。究其原因,大概與大家對毛澤東的宣傳思想的重要意義認識不夠深入、充分不無關系。比如說,對毛澤東的宣傳思想的含義是什么這個最普通的問題,人們似乎都知道,但誰也說不清楚、道不明白,有待給予科學論證和界定;毛澤東的宣傳思想與毛澤東的新聞思想、教育思想、文化思想關系如何,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也是有待分析和論證的。
二是研究不夠全面、系統(tǒng),有待進一步拓展、完善。諸如毛澤東的宣傳思想產生的歷史背景、個人因素和理論基礎是怎樣的?毛澤東的宣傳思想的發(fā)展軌跡如何?目前尚無人作較為全面的論述;毛澤東的宣傳思想的當代價值,魏國英、王湘軍雖有所涉及,但失之簡單,沒有把毛澤東的宣傳思想對于當前黨的建設、文化建設所具有的巨大作用闡釋出來;此外,毛澤東的宣傳思想的概念有待科學界定,毛澤東的宣傳思想的特征也需要歸納、論證。
綜上所述,毛澤東宣傳思想的研究還有不少空白。本書試圖在比較廣闊的視野上揭示毛澤東宣傳思想產生的歷史背景、個人因素和社會因素,以及理論基礎;厘清毛澤東宣傳思想的發(fā)展軌跡;充分闡釋毛澤東宣傳思想的當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