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資本異化與還原研究
- 裴衛旗
- 11字
- 2021-10-11 18:04:53
第二章 金融資本理論概述
第一節 現代金融資本的含義
金融資本理論的發展具有歷史性,屬于歷史范疇,所以金融資本理論的拓展必然是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地進行完善。馬克思主義經典金融資本理論是解釋現代金融資本理論的基礎,現代金融資本理論不僅要繼承經典馬克思主義金融資本理論的思想精髓,還要根據當今經濟社會的基本情況加入一些現代元素。當今的經濟社會的發展情況已不同于以往,現代金融資本不管在內涵上還是在外延上必然要增加一些不同的內容,既要堅持馬克思關于金融資本理論的思想基礎,又要和當今的經濟社會接軌,與此同時還要顯示出與一般壟斷資本的區別。要給現代金融資本界定一個符合當今現實的科學定義,必須清楚了解金融資本的本質與功能。
一 現代金融資本的本質
現代金融資本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虛擬化的貨幣資本,基本上脫離了實體經濟??梢詮慕鹑谫Y產的角度來定義金融資本,像媒介資本流通的各種金融資產都屬于金融資本,而這些金融資產已經完全虛擬化,如股票、債券、期權以及期貨等。這些媒介資本流通的各種金融資產之所以從本質上是虛擬資本,一方面是由于其本身沒有價值,它的價值是虛擬的,只是資本所有權和收益權的證書,它的價值是由它的收益派生出來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它與實際資本和它所代表的資金相脫離。實際資本是相對于實體經濟而言的,是與虛擬資本相對的。實際資本也可被稱為實體資本,指的是企業擁有的廠房、機器和原料等發揮職能作用的資本,具體包括各種生產資料與生產工具,各種產品、商品和流動資產以及金融商貿資本等以實物存在的物化資本,資本的第一種存在形式是實體資本。實體資本本身具有價值,直接參與生產過程并能夠帶來剩余價值,而虛擬資本本身沒有價值,其借著某種權利參與剩余價值的分配,以有價證券的形式存在并能給其持有者定期帶來一定收入,它還包括國家債券與以各種不動產作抵押的有價證券?,F代金融資本虛擬化已經比較嚴重,對企業的運營以及企業的實體資本影響逐漸弱化??梢哉f,現代金融資本是一種虛擬化的金融資產?,F代金融資本的形成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代用貨幣,它是金融資本的萌芽階段;第二,信用貨幣資本,它是金融資本的產生階段;第三,有價證券,它標志著金融資本的發展;第四,金融衍生產品,它標志著金融資本的成熟。
二 金融資本的功能
金融資本具有許多功能,它屬于資本,同時也具有資本的諸多功能,另外其是資本的高級階段,自然與一般資本不同。本章就不逐一介紹與一般資本相同的諸多功能了,僅介紹兩個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密切相關的主要功能,即融資功能與投資功能。[1]這兩個功能是一個廣泛被接受的概念。[2]
(一)融資功能
融資(financing)即融通資金或調度資金,也就是指貨幣資金的持有者與需求者之間進行的直接或間接的資金融通的活動。融資一般可以分為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直接融資是指借款人直接向貸款人進行的融資活動,例如個人直接以最后借款人的身份向最后貸款人進行融資,其融通的資金直接用于生產、投資與消費等。間接融資是指通過金融機構的媒介而由最后借款人向最后貸款人進行的融資活動,如企業向銀行、信托公司等進行融資行為。因為具有融資功能,金融資本可以滿足政府以及個人對資金的需求,即在政府出現赤字或者個人預算不足時,發行債券即可進行資金的融通,進而使市場上金融工具的供給增加,如票據、債券以及信貸的供給,當然這也促使貨幣資金發生轉移——從資金富足者向資金短缺者轉移。
經典馬克思主義金融資本理論的研究主要是從資本積累與資本集中理論角度出發的,具有強烈的時代特色,偏重從生產關系角度來研究金融資本,并以資本主義的社會化大生產過程為背景進行闡述。經典馬克思主義學者的傳統金融資本概念相對于現在的生產高度集中與壟斷進一步發展而言已經相對狹窄,但其對于金融資本的融資功能進行了著重說明,也就是從金融資本對產業資本的推動作用以及產業資本對金融資本的依賴性兩個方面著重說明。壟斷資本主義的基本特征即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的融合,同時這也是壟斷資本主義的本質。在現今的市場經濟中,產業資本以及金融資本的融合,促使金融資本利用其融資功能來支持產業資本的發展,同時融資功能也是完成企業重組、并購以及推動高新技術企業蓬勃發展的非常有成效的途徑。融資能夠擴大企業規模,經由融資,金融業就擁有了資本集中、資本配置與資本積聚三個功能。全球金融一體化的逐漸加強,使得金融資本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更加顯著,能夠對生產要素進行調集以及配置,進而對經濟產生影響并進行調節,更顯示了金融資本的極端重要性。
(二)投資功能
金融資本的投資功能主要指的是政府以及個人對于財富的配置問題,在此我們將投資功能劃分為兩個層面:首先是以儲存或價值保值為目的持有資產,比如投資不動產或者購買黃金等。其次是作為一種交易方式,即二級證券市場買賣與外匯市場及其他金融市場進行的金融資產的轉換,市場上債券、信貸、票據等的需求增加[3],資產所有權或者收益權的易手都將引起金融資本的反向流動。因此,在金融市場上,金融資本的流動總是伴隨著其收益權與所有權之間的轉換,這也反映了金融資本的本質及其投資功能。
全球經濟金融一體化程度日益提高,金融資本理論的內涵和外延拓寬了。但從市場地位層面看,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金融資本的規模在量上和速度上都得到了迅速膨脹,這種迅速膨脹導致金融資本嚴重脫離實物經濟指標的增長速度,例如世界貿易和世界總產出等指標。這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第一,一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了刺激本國的經濟,低利率政策長期被實施,對這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而言倒是獲得了國內的信用膨脹,對全球而言,導致了全球資本流動性過剩。[4]第二,全球經濟金融一體化程度日益提高,致使各個國家金融發展高度自由化,進而金融資本的空間得以拓展。第三,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從而使得以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匯率制徹底瓦解,而浮動匯率制的出現使得匯率與利率劇烈動蕩,從而導致金融資本的虛擬化,毋庸置疑,貨幣資本也徹底地虛擬化了。第四,隨著全球經濟金融一體化程度日益提高,電子技術和金融工程技術得到迅猛發展,金融市場一片繁榮,隨之衍生化、證券化以及機構化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自20世紀80年代全球經濟金融一體化以來,金融資本不再局限于國界而在全球自由流動,從表面上看金融資本成了一種無國籍的“中性”的東西,就連比較守舊的發展中國家也采取一系列措施,如積極放開金融業以及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借此進一步加快金融的發展步伐,同時,為了引進金融資本促進其經濟蓬勃發展還推行了一些優惠政策。金融資本支配和控制了各國的經濟社會生活,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大量發行金融資本,從一些發展中國家掠奪和獲取了巨大超額利潤。金融資本在促進各國經濟進一步融合方面作用重大,同時,金融資本逐步國際化,從國內移向國外,在國際市場參與套利和投機活動。通過以上的分析發現,金融資本實質上并沒有造福社會,而是壓榨大眾無產階級,為資本家謀取利益,這充分反映了金融資本的投資功能,其目標是利潤率與資本積累。
三 現代金融資本的定義
在資本的歷史形態的發展過程中,金融資本是資本發展的最高階段,它屬于歷史領域,其內涵必然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而發展,但其必須遵循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思想與經典馬克思主義學者所提出的經典理念,而且要結合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現實,與此同時,還要與一般壟斷資本區別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于生產的高度集中以及壟斷的加劇,為促進非工業壟斷企業以及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快速發展,國家銀行資本和工業資本采取多種形式混合成長,主要表現有:非銀行金融機構迅速成長為產融結合的中堅力量,如各種儲蓄機構、保險公司、養老基金、投資基金以及投資銀行等;商業、運輸業、公用業、信息產業以及服務業等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上升,而工業則顯著下降。由此看來,金融資本的融合不能僅僅局限于銀行資本和工業資本。
根據以上理論分析,可以把現代金融資本定義為:作為一種壟斷資本,金融資本具有控制力,由金融業與非金融業壟斷資本融合形成,其目標是追求無限的價值增殖,利潤最大化,也就是剩余價值最大化,企業、政府部門和機構是金融資本的重要承載者,它們掌握著大量的貨幣資金并且把它投入金融領域。其中,金融業壟斷資本不僅包含傳統的商業銀行壟斷資本,也包括非商業銀行壟斷資本與其他壟斷金融機構資本;非金融業壟斷資本則包括工業壟斷資本與一切非工業壟斷資本。隨著在金融經濟一體化背景下金融資本控制作用的發展,通過國際融合等方法,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將其貨幣資本轉變為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支配地位的貨幣資本,進而形成國際金融資本。
由以上分析可知,現代金融資本理論體現了歷史領域與經濟領域的統一,把二者結合起來,既體現了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統一,又體現了金融資本對產業資本發展的基礎作用,發展與繼承了經典馬克思主義學者關于金融資本理論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