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數字經濟的發展現狀

2008年以來,中國的數字經濟取得了飛速發展,根據中國信息化百人會課題組的測算,數字經濟規模從2008年的6900億美元增長到2016年的3.8萬億美元(如圖2.1所示),[20]近五年的平均增長率保持在10%以上,對GDP的貢獻不斷攀升,中國信息化百人會和騰訊研究院的最新測算顯示,[21]2016年數字經濟對中國GDP的貢獻高達30%。

圖2.1 2008—2016年中國數字經濟的規模

資料來源:中國信息化百人會課題組:《信息經濟:“物聯網+”時代產業轉型路徑、模式與趨勢》,電子工業出版社2017年版。

從發展路徑來看,中國數字經濟是從需求端發展起來的,互聯網在消費、社交、出行、通信、支付等領域快速滲透,形成了強大的規模效應。當前需求端的數字化轉型已經具備良好的基礎,正逐步實現跨行業、跨地區的發展融合。與需求端相比,供給端的數字化轉型還處于起步階段,特別是工業、制造行業、醫療等傳統行業的數字化轉型仍有很大空間。世界經濟論壇每年發布的《全球新興技術報告》對世界主要經濟體的ICT發展條件和應用效果進行評估,報告中的“網絡就緒指數(Networked Readiness Index, NRI)”從ICT發展環境、ICT就緒程度、ICT使用情況和ICT影響力四個角度設立指標,綜合考察經濟體的政治法律環境、創新環境,ICT基礎設施、可接入性、技能發展,政府、企業和個人使用ICT的情況,ICT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力等方面的情況,給出經濟體的NRI評分。在2016年發布的《全球新興技術報告2016》中,中國的NRI評分是4.2,排在全球第59位,[22]與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相比,中國ICT使用情況和影響力指數相對更高,ICT基礎設施建設和創新環境相對落后。

一 需求端:互聯網使用情況

中國近年來大力推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數從2008年的1億個增長到2016年的6.9億個。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19年發布的報告,[23]截至2018年12月中國的網民規模達到8.29億人,互聯網普及率為59.6%,超過了全球整體水平。而2005年中國的網民僅有1.1億人,互聯網普及率約為8.5%,過去的十幾年間互聯網用戶數翻了幾番,增長速度遠超世界平均水平。

需求端龐大的互聯網用戶群持續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注入活力,目前需求端的數字化轉型已經取得豐碩的成果,移動互聯網、自媒體、電子商務、O2O服務(Online to Offline Service)、互聯網金融、共享經濟平臺等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數字技術與消費端的諸多垂直領域實現了深度融合。

二 供給端:ICT產業發展現狀

(一)ICT基礎產業

信息通信技術在數字經濟供給端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ICT作為一個獨立的產業,在過去十年為中國GDP的增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與此同時ICT也在推動其他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發展。

傳統的ICT基礎產業主要包括電子信息制造行業、信息通信業、軟件服務業、廣播電視業和互聯網行業。中國信息通信院的研究顯示,2008年以來,電子信息制造行業占比持續下降,軟件和互聯網行業增速迅猛,在ICT基礎產業中占比顯著提升。[24]與此同時,一些新興的ICT基礎產業正在形成,云計算、手機應用與服務、移動互聯網、數據分析與服務已經成為當前最熱的四大ICT新興基礎產業。整體來看,中國ICT基礎產業目前主要朝著兩個方向發展,一是推動寬帶、移動網絡等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和通信技術發展,提升互聯網接入能力,擴大互聯網覆蓋面積,縮小欠發達地區和發達地區的“數字鴻溝”;二是推動ICT技術的拓展升級,大力發展以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新興技術,促進ICT新興技術在不同行業的深度擴展和應用。

(二)ICT融合產業

近年來信息通信技術加速在傳統行業融合滲透,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價值,1996—2015年中國ICT滲透率最高的六大重點行業分別是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房地產業、批發零售業、裝備制造行業和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25]工業4.0、金融科技、電子商務、共享經濟是近年來在中國市場被提及最多的四個詞匯,從側面反映了ICT驅動下的制造行業、金融業和零售業的數字化轉型。

制造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是各國數字經濟戰略布局的重心,隨著各國紛紛推出“先進制造”發展計劃,中國于2015年印發《中國制造2025》,將推動ICT技術與制造行業的深度融合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中國制造行業數字化轉型的目標是打造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智能制造生態系統,著力提高在智能感知處理、工業軟件、工業互聯網、工業云和大數據服務平臺等方面的技術發展與應用,提高生產鏈的智能化和網絡化水平,并推動產業體系的開放化和平臺化。

ICT技術正在從供給端和需求端同時推動金融業的數字化轉型,一方面,以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正在快速推動金融領域的創新發展,以“金融科技”為核心的金融業數字化轉型已經席卷全球,特別是在互聯網支付領域,中國從技術和規模上都已處于全球領先的地位。另一方面,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降低了網絡借貸、投資理財等傳統金融服務的門檻,網上貨幣基金、P2P等投資理財和網絡借貸市場蓬勃發展。金融業的數字化轉型也在不斷推動其他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并持續產生相互影響,例如互聯網支付平臺的發展大大促進了實體零售和網上零售的增長,反過來又催生了消費金融的蓬勃發展。

零售業是最早開始數字化轉型的行業之一,過去20年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對零售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發展至今零售業的數字化轉型已經不再局限于電商的發展,也不只是線上電商和線下渠道的簡單疊加,而是形成“線上×線下”全渠道的深度融合,實現場景、數據、資源的實時共享,為顧客提供更具個性化的用戶體驗和以實時需求為導向的服務。此外,物流的智能化也是零售業數字化轉型的一大方向。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丰县| 巩留县| 墨江| 济阳县| 黎川县| 遂昌县| 饶河县| 拉孜县| 城固县| 西和县| 沐川县| 伊春市| 聂拉木县| 郧西县| 拜城县| 临安市| 嵊泗县| 秀山| 舞阳县| 舟山市| 许昌市| 横山县| 朔州市| 建昌县| 临高县| 榆中县| 缙云县| 祁阳县| 剑阁县| 门头沟区| 平乡县| 林州市| 光山县| 绍兴县| 宜都市| 宿州市| 宣城市| 磐石市| 连南| 舟曲县| 咸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