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重視角中的馬克思:21世紀世界馬克思主義發展趨向
- 王鳳才等
- 5922字
- 2021-09-28 15:42:21
一 共產主義政黨邊緣化與馬克思主義研究的衰落
第一,意大利共產主義政黨的碎片化、邊緣化困境。
首先,我們必須承認并且重視這個基本事實,那就是:二戰以后的意大利,馬克思主義研究和發展的興衰與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政黨的命運密切相連。二戰以后短短幾年內,意大利共產黨就憑借其在反法西斯抵抗運動中贏得的聲譽,急速拓展了自身的組織力量,成為天主教民主黨一直忌憚的第二大黨。20世紀70年代,意大利馬克思主義研究和傳播一度達到高峰,在政治和文化領域產生了巨大影響,諸多雜志和出版機構也都致力于傳播馬克思主義。與此同時,意大利共產黨也借助黨刊、黨校和相關機構來開展宣傳工作,并在全國培養了眾多具有工會工作經驗與群眾組織工作經驗的黨員干部和積極分子。意大利新左派與意大利共產黨內部的一些組織也常常以理論期刊和文化據點為平臺,展開思想論戰。意大利共產黨的發展壯大,推動了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在廣大知識分子和人民群眾中間的傳播與發展。
然而,20世紀80年代,馬克思主義在意大利開始走向衰落。這不僅與外部因素,即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沖擊有關,還與意大利共產黨內部的演化,即黨內社會民主化轉型趨向和對東方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逐漸疏遠,以及對黨內論戰產生了重要影響的雜志和研究機構的思想轉向等因素都密切相關。尤為重要的是,蘇東劇變對意大利馬克思主義發展等以致命打擊。蘇東劇變后,擁有70年光榮歷史、西歐最強大的共產黨——1921年1月,在里窩那由意大利社會黨左翼組建的意大利共產黨(Partito Comunista d’Italia,后更名 Partito Comunista Italiano,PCI)——的主體部分于1991年2月更名為意大利左翼民主黨(PDS);2007年10月,左翼民主黨和雛菊聯盟合并為意大利民主黨(PD)。目前,該黨是意大利的主要政黨之一。
除了蘇東劇變的沖擊之外,20世紀90年代席卷整個意大利政壇的“凈手運動”,也給意大利曾經強大的左翼政治文化傳統帶來了巨大沖擊。在這場肅貪反腐運動的沖擊下,反傳統政黨和傳統意識形態的民粹主義在意大利社會政治思想領域迅速崛起,并持續風騷數載。20世紀90年代以來,傳媒大亨貝盧斯科尼利用廣大民眾對天主教民主黨、左翼民主黨和共產黨等傳統政黨的排斥心理,侵蝕上述政黨引以為傲的反法西斯運動的歷史根基,同時污蔑意大利共產黨是意大利20世紀60—70年代多起恐怖活動的始作俑者,是“自由世界的一大威脅”[2]。此類言論加劇了共產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妖魔化”,從而使其被進一步邊緣化,由此在意大利,反共產主義、反馬克思主義傾向愈演愈烈。
從此以后,意大利共產主義政黨不斷分裂,至今沒有走出碎片化困境;而且,為了規避國內對共產主義污名化的負面影響,在意識形態上,意大利的個別共產黨組織對馬克思主義表現出日益疏離的傾向。實際上,意大利的共產黨組織已經不再能夠對工人運動產生重大影響,這也使得后者基本完全脫離馬克思主義的指導。與此同時,知識界對馬克思主義的熱情也隨之減弱,高等教育課程的政治經濟學課程,以新自由主義為主流,對馬克思主義教育的抵觸非常顯著。
20世紀90年代,意大利的反共產主義思潮洶涌,馬克思主義研究隨之跌入谷底。盡管以意大利共產黨元老科蘇塔[3]為首的少數派,以復興社會主義運動、實現社會主義對資本主義的替代為己任,組建了“重建運動”;1991年12月,“重建運動”與無產階級民主黨合并組建意大利重建共產黨(PRC)。在黨章導言中,意大利重建共產黨將自身定位為工人階級的自由組織,是“把資本主義社會改造成共產主義社會而解放全人類的所有勞動者、青年和知識分子的自由組織”[4]。黨以社會主義基本原理和馬克思思想為指導,但拒絕斯大林主義,并且聲稱要革新自十月革命至1968—1969年的工人運動傳統,但肯定自反法西斯抵抗運動以來的意大利工人運動是重要的政治參與和大眾民主的斗爭經驗[5]。意大利重建共產黨這種立場,即肯定抵抗運動以來意大利共產主義運動的斗爭經驗,卻不認可20世紀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經驗和蘇東社會主義國家的歷史作用,明顯承襲于20世紀80年代貝林格所持的“十月革命的推動力已經耗盡”的主張,實乃“歐洲共產主義”之遺風。意大利重建共產黨一直是蘇東劇變后意大利影響力和組織力最強的共產主義政黨,黨員人數在20世紀90年代一直維持在10萬人以上。但21世紀以來人數開始下滑:2008年以前,黨員人數保持在8萬人以上;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人數呈斷崖式下跌;2015年降至1.5萬余人,此后有小幅增長,2018年9月,約有1.7萬人[6]。
由意大利重建共產黨分化而來、于1998年10月組建的意大利共產黨人黨(PDCI),在2016年6月解散以前,人數維持在1萬人左右。相對于20世紀末和21世紀初4萬余名黨員的規模,也可以說是大幅萎縮。[7]2016年6月,解散了的意大利共產黨人黨在吸收整合其他激進左翼組織力量的基礎上,組建了新的意大利共產黨(PCI)。就是說,新的意大利共產黨的組織力量以1998年從意大利重建共產黨中分離出來的意大利共產黨人黨為基礎,同時吸收了其他共產黨或激進左翼組織的少量積極分子。新的意大利共產黨在黨章中宣稱,黨是通過階級斗爭實現社會主義的政治組織,她自稱受啟示于意大利共和國憲法、抵抗運動和反法西斯運動的價值觀,以意大利共產黨從葛蘭西到貝林格時期最優良的政治和意識形態遺產——葛蘭西和陶里亞蒂的思想、意大利左翼和工人運動、意大利共產主義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最優良遺產——為思想基礎,以馬列主義的最優良傳統和科學社會主義最優良的經驗為指導,以成功的反帝國主義和平運動、環保主義運動、平權運動的經驗為借鑒[8]。截至2018年底,新的意大利共產黨黨員人數也只有1萬人左右。[9]
自1990年代早期到2008年以前,意大利重建共產黨或與其他包括意大利共產黨人黨在內的激進左翼組成的政治聯盟,其支持率基本維持在6%左右。2008年以前,兩黨對待中左翼態度搖擺,曾經采取過支持或參加中左政府的立場。2008年,重建共產黨和共產黨人黨參加的中左政府垮臺后,兩黨都遭遇了重大分裂危機和支持率大幅度下滑。此后的歷次選舉中,支持率都降至3%以下,未能獲得議會席位。當前,意大利共產主義政黨主要包括三個:意大利重建共產黨、意大利共產黨(即新意共)和共產黨(意大利)。在民粹主義興起的強烈沖擊下,2018年3月的大選中,重建共、新意共與其他一些左翼黨派組成“權力歸于人民”選舉聯盟,獲得37萬票(新意共、重建共分別于2018年7月和10月退出了這一聯盟)。成立于2014年1月的共產黨(意大利)獨立參選,獲得10萬票。[10]這是蘇東劇變后左翼政黨的歷史最低水平。
總之,21世紀以來,無論是在意大利重建共產黨那里,還是在意大利共產黨人黨那里,以及在2016年重新組建的新的意大利共產黨那里,甚至在共產黨(意大利)——堅持馬列主義意識形態的傳統共產黨那里,意識形態和指導思想的多元化趨向都越來越明顯。盡管女性主義、和平主義、世俗主義等,也被接納為黨的指導思想,但馬克思主義或馬克思思想依然是各個共產主義政黨所堅守的主流意識形態。不過,這并沒有改變意大利馬克思主義研究和發展的總體衰落趨向。
第二,意大利馬克思主義研究總體衰落趨向。
盡管意大利共產主義政黨日益碎片化、邊緣化,盡管意大利反共產主義、反馬克思主義傾向日趨嚴重,但馬克思主義研究在意大利并未完全沉寂,除了各個共產主義政黨組織內部的政治文化宣傳部門,尚有一些政治文化協會和不少學者還在低潮中堅守,為意大利馬克思主義研究、傳播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目前,意大利比較重要的馬克思主義和左翼組織機構有21世紀馬克思政治文化協會和革新左翼協會,兩大協會分別匯聚了當今仍然堅持馬克思主義研究、堅守意大利左翼政治文化陣地的學者。當然,還有葛蘭西基金會、國際葛蘭西學會—意大利分會,以及巴里大學、烏爾比諾大學、特里艾斯特大學聯合組建的校際葛蘭西研究中心等。
1.21世紀馬克思政治文化協會(Associazione Politico Culturale Marx XXI)是一個非營利性的政治文化組織,成立于2009年12月,總部位于羅馬。該協會由意大利共產黨人黨推動組建,主要從事馬克思政治文化的研究和編輯出版工作,推動旨在恢復批判理論和意大利馬克思主義批判傳統,將所有信奉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積極分子團結起來的平等的、民主的文化對話。近些年,協會與國內外相關研究機構合作開展的政治文化交流比較頻繁,主辦或參與組織了多場國際學術會議和研討會。例如,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聯合主辦的“中國道路歐洲論壇”就是其中之一。協會網站欄目豐富,包括意大利板塊,國際板塊,今日共產黨板塊,歷史、理論與科學板塊,文化板塊,性別板塊,思想交流板塊和多媒體板塊等,有意大利文、英文和法文三個版本。其中,馬克思主義屬于歷史、理論與科學板塊。協會還擁有同名出版社和雜志《21世紀的馬克思》。協會前任主席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家洛蘇爾多[11],副主席為V.賈凱)[12]。洛蘇爾多于2018年6月病逝后,該協會主席一直空缺。
2.葛蘭西基金會(Gramsci Fondazione-Onlus)是意大利共產黨于1950年在羅馬成立的、以葛蘭西命名的非營利性社會公益組織。1954年更名為葛蘭西研究院。該基金會的主旨在于搜集所有與葛蘭西的思想和作品相關的文獻資料,推動意大利和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饡缙谧詈诵牡呢敻皇悄切┰泴儆诟鹛m西的書籍和雜志,到20世紀60年代初,新增了《獄中札記》《獄中書信》的原始手稿,最終建成了葛蘭西檔案館。1982年,葛蘭西研究院重新組建,接收了原葛蘭西研究院的檔案和圖書資料。1994年,基金會保存了意大利共產黨從建黨到解散的全部歷史檔案資料(1921—1991)。2016年,基金會更名為葛蘭西基金會——非營利性社會公益組織。
3.國際葛蘭西學會—意大利分會(International Gramsci Society-Italia)于1996年在羅馬成立,作為1989年成立的國際葛蘭西學會分支機構,是一個非營利性的文化協會,其宗旨是促進對葛蘭西其人、作品、思想的全方位了解和認識。該分會擁有豐富且價值很高的葛蘭西研究著作。例如,卡洛奇出版社出版的《致葛蘭西》系列叢書。該分會理事都是思想文化界的重要人物。除分會主席里郭利外,還有D.洛蘇爾多、A.托爾托雷拉等。
4.意大利校際葛蘭西研究中心(Centro interuniversitario per gli studi gramsciani),由葛蘭西研究領域的50多位意大利學者于2003年發起,由巴里大學、烏爾比諾大學和特里艾斯特大學聯合組建,與國際葛蘭西學會—意大利分會合作關系密切。上述大學的學者意識到葛蘭西研究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意大利的衰落,這與其他國家的繁榮氣象形成了鮮明對比。因此,該中心成立的主旨就在于推動意大利高校對與葛蘭西作品和思想相關的所有歷史的、哲學的、社會理論的研究傳播與發展,如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工人運動史、意大利民族復興歷史、人民的—民族的文學理論,以及對法西斯主義的批判等;推動國際層面葛蘭西研究不同計劃、路徑和觀點的交流;推動高校對葛蘭西思想的教學與研究活動的開展,激發青年學生對葛蘭西的興趣。[13]該中心還編輯出版了葛蘭西研究成果。
此外,意大利不少大區都設有葛蘭西基金會。例如,位于都靈的皮埃蒙特大區葛蘭西基金會(Fondazione Istituto piemontese Antonio Gramsci-Onlus)、位于博洛尼亞的艾米利亞羅馬涅葛蘭西基金會(Fondazione Gramsci Emilia-Romagna)、位于巴里的普利亞葛蘭西基金會(Istituto Gramsci Siciliano)、位于巴勒莫西西里的葛蘭西研究所(Istituto Gramsci Siciliano-Onlus)等。這些大區級的基金會或研究所,也都是非營利性社會公益組織,對葛蘭西作品、思想研究都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另外,意大利哲學研究院,也是一個重要的馬克思主義研討平臺。
5.革新左翼協會(ARS:L’associazione per il rinnovamento della sinistra),成立于20世紀末[14],總部位于羅馬。該協會也是一個非營利性的政治文化協會,獨立于任何的政黨,因此不參加政治選舉;它接受個人、團體、研究機構、基金會和個人的加入。協會旨在推動意大利左翼乃至歐洲左翼的團結、復興與革新,探索對現存社會秩序的批判視角,以開放的態度推動將人類從資本主義全球化進程中持續制造的物質和新舊疊加不平等的束縛中解放出來;以我們這個時代懸而未決的偉大問題為基礎,推動左翼從已有的人類經驗和探索中,尋找孕育另一種社會主義的構想。而這其中尚未解決的問題包括:構建一種新的和平文化、對性別差異的根本價值恰當界定、對人性矛盾的充分認識,以及勞動解放的前景等。協會榮譽主席為A.托爾托雷拉;現任主席為V.維塔(Vicenzo Vita)。
當前,意大利馬克思主義研究期刊主要有:《馬克思主義批評》《今日馬克思主義》《21世紀的馬克思》等。
1.《馬克思主義批評》(Critica Marxista)是原意大利共產黨的重要理論刊物(雙月刊),也是意大利最重要的馬克思主義雜志之一,創刊于1963年。意大利許多重要的左翼思想家都曾經任過該雜志主編,如L.隆多(Luigi Londo)、A.那塔(Alessandro Natta)[15]、E.賽雷尼(Emilio Sereni)[16]和L.格魯比(Luciano Gruppi)等?!恶R克思主義批評》曾經是意大利共產黨人進行文化和政治理論交鋒的主要陣地,在國際馬克思主義界享有極高聲譽。《馬克思主義批評》觸及了當代社會最根本的問題,針對馬克思主義不同流派的中心問題展開討論,如最早對葛蘭西理論的討論。1991年,老東家意大利共產黨更名易幟為意大利左翼民主黨后,一些左翼學者和政治激進主義者堅守陣地,并于1992年開啟了《馬克思主義批評》發展的第二階段。A.托爾托雷拉和A.扎納爾多(Aldo Zanardo)主動承擔起編輯出版工作,不以營利為目的,而是為了不讓意大利左翼政治文化的歷史性權威雜志就此消亡。他們堅信,這是一個比以往更需要為“反思左翼的思想和分析”提供空間的時代?!恶R克思主義批評》對當代政治和社會現實展開了分析,刊發了理論反思或重構歷史的文章,以推動人們認識到左翼進行的真正革新不應以拋棄歷史為前提,而必須與不同的觀點進行對話,當然,也不必先放棄自己理解現實的工具。該雜志現任主編為阿爾多·托爾托雷拉。
2.《今日馬克思主義》(Marxismo Oggi),與馬克思主義文化協會一起創刊于1987年,2012年因財務問題???。這對意大利的馬克思主義學者而言,喪失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理論交流平臺。在新一代馬克思主義學者、意大利共產黨文化理論部負責人A.赫貝爾(Alexander H?bel)等人的推動下,其于2018年復刊,但僅有網絡版。
3.《21世紀的馬克思》(Marx XXI),前身是由意大利重建共產黨于1993年創刊的雜志《埃內斯托》(L’Ernesto)[17]——由于經濟和黨內派系原因2011年閉刊。2011年創刊的《21世紀的馬克思》被視為《埃內斯托》的新版,并繼承了《埃內斯托》絕大部分物質資源和智力資源。2011年,意大利主要共產主義力量已經陷入嚴重的碎片化和衰弱境地。意大利共產黨人黨當時推動創建了《21世紀的馬克思》,其主旨不僅要延續《埃內斯托》在蘇聯解體和意共解散后,對各種試圖肅清“十月革命”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史經驗的做法進行持續的批判,而且要重新構建一種能夠團結共產黨人的革命與實踐思想,以及一種能夠真正將共產黨組織與左翼實踐相統一的綱領計劃。自創刊以來,《21世紀的馬克思》逐步成為意大利共產黨人和左翼知識分子批判意大利政治經濟社會現實和分析國際問題的重要平臺,也是共產黨人在思想路線、理論觀點等方面進行交流的重要平臺?!?1世紀的馬克思》現任主編為A.卡托內。[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