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成長的煩惱
- 葫蘆河畔
- 雙耳凹
- 2183字
- 2022-04-23 11:40:43
大人們都是從孩子長大的,孩子的快樂和煩惱,大人們掃一眼就知道了。不管是挖剌剌還是拾地軟,在大人的眼里,那就應該是孩子們的樂趣。
在葫蘆河畔的成長中,有無數多奇怪的問題,盡管長大以后再回頭想那些事情,是那么的幼稚,可又不得不把它們都歸結在童年的樂趣里。
葫蘆河畔的風把兩岸的樹吹的“沙沙”響,風越大,樹越響,別說在河畔了,就是躲在炕上的被窩里,那鬼哭狼嚎的聲音,都能把膽子小的孩子嚇哭了。
我就是被嚇哭的孩子之一。
盡管父親在一旁鎮定的告訴我不用害怕,可我還是一個勁的往他的懷里鉆。一邊鉆,還一邊以命令的口吻說:“爸,你去把那些樹砍掉,這樣就沒聲音了。”
父親聽完我的話,每次都是笑呵呵的,就是不去砍樹。
他越是不去把院子周圍的老槐樹砍掉,每次狂風暴雨,我就越哭的厲害。
“你還小著呢,那鬼哭狼嚎啊,不是樹的事,是風在吹著樹啊!只要有風,樹就動。”
很多這樣的嘗試,葫蘆河畔的孩子們都是從大人的言傳身教中明白的。
為什么人跑月亮就跑?
為什么影子總是跟著自己?
為什么下雨有太陽就會有彩虹,還不能用手指?
……
孩子就是一部十萬個為什么,大人們就好像是一部百科全書。
有一年,鎮上把川地里的水渠全都改造了,老渠用不上的地方也就荒廢了。水渠里有好多水泥拱,有筒形的,有半拱的。水渠是用不上了,要是搬到家里啊,那用處也大著呢。
我父親和幾個叔叔商量了一下,決定把能用的拱都拉回來幾個。他們能這樣想,鎮上的人也都能這么想。后來他們就決定晚上去找幾個好點的,看見的人也少,人要更少的話,雨天過后的晚上那就最好不過了。
“爸,我們是不是要去偷東西啊?”看著父親和幾個叔叔準備鐵鍬、繩子和架子車,我直勾勾地盯著他們問。
“怎么能是偷呢,不用了的東西,拉回來,還能發揮余熱。你們弟兄幾個也準備一下,跟著一起走,幫著推架子車。”我父親說。
一聽這話,剛才我的問題就不值一提了,能跟著大人深更半夜的去川地里,是多么刺激的事啊。
大人們盯好的幾個水泥拱一直都在,下雨天的晚上,就都出發了。
夜黑月高,要是雨后云沒有散去的話,黑乎乎的肯定是干不了活的,好在頭頂大大的月亮,就跟個燈泡一樣,把泥濘的路照亮了。
可沒走多遠,我的鞋就已經全濕了,父親和幾個叔的鞋子卻干干的。
我的腳指頭在濕漉漉的鞋狂游泳,難受得很,甚至都跟不上他們著急的步伐,我父親回頭一看,笑了笑又繼續往目的地走。
雨后坑坑洼洼的路上,水窩在月亮光下閃閃發亮,看得見的亮,我就覺得安全,黑夜里,我就專門找反光的地方踩,誰知道一踩一個準,沒走多久,鞋子就濕透了。
那天晚上,大人們把能用的水泥拱抬到架子車上,我們幾個孩子就幫忙在后面掀車,拉回來的拱,后來就埋在了門前的水渠里,進出門方便了,還不堵水渠里的水。
跟著大人深更半夜出去的機會不多,過了許久,一天晚上走也路的時候,我被絆倒了,父親一邊把我拉起來,一邊說告訴我,在走夜路的時候,腳一定要抬高,落下去的要輕落,也就是這次,他告訴我那天晚上去拉水泥拱的時候,他為什么笑。
“有月亮的晚上,走路你要記著,看了白,濕了鞋。你也不用你的小腦袋想想,好端端的路面,怎么就會有光呢?那肯定就是水坑。”
他這話一說,我恍然大悟。生活中的很多經驗和技巧,就是這樣傳承了下來的。
大概在我五六歲的時候,小叔家里有了一臺黑白電視機,這在那時候可是個新鮮玩意,我們兄弟姐妹幾個,只要大人們不在就偷著去看電視,在電視里學到了很多的有意思的玩法。所有的電視里,我們最喜歡看的就是地道戰了,百看不厭。里面刺激的大戰畫面,給我們這些孩子提供了模仿的劇本。
“你看電視里的槍,打仗的時候會冒火呢,那個槍,我也會做,能冒火。”這個主意是我提出來的。
槍就是個桿子,會噴火,我們就找棍子,在一頭綁上在門前溝里撿回來的塑料紙,只要點著,就和電視里的情景一模一樣了。
“好了,我們找一盒洋火點著就可以當槍使了。”我說
“大人不讓我們拿洋火啊。”
“沒事,就用一根,沒啥事,要不你等著,我去家里偷偷拿。”
我們做的假“槍”最終成功的點火了,綁好的塑料紙被火燒的“噗呲呲”的響,還往下滴塑料油。我們互相追逐著,嘴里還發出打槍的聲音,空中的火苗隨著我們的追逐也在到處舞動。
院子的門前是家里堆放的柴火,全都是麥草,為了躲避不被槍打到,我就躲在麥草后面,守株待兔等著我哥過來找我。沒想到,在麥草垛沒玩兩個來回,著火了。
“快,快點扇滅!”
我們用腳踩,拿棍子打火苗,但一切無濟于事,火苗越來越大。
“這下完了,趕緊跑,別讓大人發現是我們兩干的!”我說。
說完這話,我們兩撒腿就藏了起來。
火勢越來越大,我們藏在家里的旮旯里,聽到的事大人們氣喘吁吁的聲音,從井里吊水的、站在墻頭澆水的,他們就像在最短的時間里把火給滅了。
藏起來的我這個時候心里才害怕了,一會可要怎么解釋啊。害怕和恐懼讓時間似乎過得很快,外面大人撲火的動靜慢了下來。沒過多久,就聽見又熱鬧了起來。
他們把火撲滅了,可是,找不見我們兩放火的孩子了。
藏在旮旯里的我們擔心害怕大人們的一頓打,在外面撲完火的大人,因為找不到孩子著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
大人們也沒想到能在家里的旮旯里能找見我們,早已做好準備挨收拾的我們,得到卻是大人們焦急的噓寒問暖,問我們有沒有事。
“以后不許玩洋火了,記住了沒?”大家都散去后,我父親對我說。
我點著頭,是想哭還是心里的緊張稍微放松了,說不準。
因為年小不懂事,在葫蘆河畔,我還留下了很多幼稚卻又屬于那個年齡的童年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