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家榮
我第一次接觸湊佳苗的作品,還是六年前,當(dāng)時有幸受邀翻譯了她的成名作《告白》。湊佳苗仿佛剝洋蔥一般的敘事技巧,把表象一層層揭開,直到最后一刻才揭示出真相的內(nèi)核,閱讀這樣的故事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體驗,我更驚喜于這位剛過不惑之年的女作家對人性善惡交織復(fù)雜性的敏銳洞察和精巧呈現(xiàn)。
六年后,當(dāng)我受邀為她的新作《碎片》推薦譯者時,我想到了張慧副教授。我與張慧副教授曾有師生之誼,后又同事多年,見證了她多年來在翻譯道路上的不斷努力和日臻成熟。她與作者有著相仿的年齡,也同樣具備敏銳的感受和細(xì)膩的文字功底,由她來接續(xù)翻譯湊佳苗的新作,再合適不過了。當(dāng)我看到清樣時,深感欣慰,張慧副教授為中文讀者們搭建了一座跨越語言障礙,進(jìn)入湊佳苗筆下世界的美麗的橋梁。
《碎片》形式上依舊以湊佳苗最擅長的多人告白體展開,故事則是從少女自殺開始,這個女孩死時被包圍在大量甜甜圈中。她的自殺原因不明,而湊佳苗只告訴你:她是一名高中生,好像相當(dāng)胖,但她還挺樂觀的,而且聽說她的媽媽很寵她……噢,對了,她的媽媽曾經(jīng)因為體形肥胖被同學(xué)嘲笑。
那么,一個看起來幸福,并且性格開朗的高中女生究竟為什么會離開人世呢?
所以,基于“自殺”與“肥胖”這兩條線索,故事開始娓娓道來。或許,你會自然聯(lián)想到“霸凌”這一問題,但越是往下讀,你越會疑惑:究竟是誰霸凌了誰呢?
《碎片》全書主要由整形醫(yī)生橘久乃與八個不同人物的對話組成。嚴(yán)格意義上來說,不是對話,而是每個人物對橘久乃說的話。因此,閱讀過程中,你要從這些人的話語中,推測橘久乃說了什么、做了什么,甚至觀察到這些人對橘久乃的態(tài)度。
于是,這本書除了解謎“女孩為什么自殺”,還有一條待解決的隱藏線索,那就是整形醫(yī)生橘久乃的秘密。
此外,相比《告白》,《碎片》的人物關(guān)系更為復(fù)雜,而且書中的每個人物,尤其是女性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容貌上的困擾。
小時候怎么吃都不胖的姐姐結(jié)城志保,結(jié)婚生小孩后一下子胖了起來,被妹妹希惠嘲笑是“豬”,于是前來做吸脂咨詢。
可愛漂亮、身材良好的如月阿美,依舊覺得自己不如其他女演員美,想要把鼻子整高一點。
自殺女孩的初中班主任結(jié)城希惠,從小因為肥胖而被罵“小豬”“肥豬”。
始終美麗聰明、又非常受歡迎的橘久乃,也曾因喜歡的男生堀口弦多說了句“我喜歡你的臉”而不再和對方說話長達(dá)二十年之久……
因此,閱讀過程中的不快,可能在你讀完故事后只增不減,一則因為你無法明確指出誰該為“少女自殺”而負(fù)責(zé),二則你會感受到因肥胖而引來的霸凌無處不在,且每個受過霸凌的人物都深受其害。但好在,他們都堅強(qiáng)地繼續(xù)活著。
而那個自殺的女孩,成為大家的談資,留給你我的則是對于“肥胖”“容貌”引起的霸凌進(jìn)行的反思:不符合社會期待,難道就沒有資格幸福?
正如湊佳苗寫完這本書后評價說:你所追求的,是誰眼中的“美麗”,又是誰眼中的“幸福”?
如果自殺的那個女孩可以換一個角度看待生活,收獲的結(jié)局必定截然不同。
愿大家都可以不要在意周圍人的眼光,美丑自己定義,不管肥胖與否,做自己就好。
2021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