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鋰電池等效電路建模與荷電狀態估計
- 王順利 李小霞 熊莉英等
- 845字
- 2021-09-08 16:37:28
1.2 鋰電池工作機理分析
1.2.1 鋰電池簡述
鋰電池系統本身是集化學、電氣和機械特性于一體的復雜系統,因此在設計時必須考慮各方面特性的要求,尤其是電池電芯化學特性所包含的安全性和壽命衰減特性,無法直觀評測,也不易短時間內預測。因此,在設計電池系統時,需要采用電池技術、成組技術和BMS技術,還要兼顧電池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用性。鋰電池通常有兩種外形:圓柱形和長方形。圓柱形鋰電池內部采用螺旋繞制結構,用一種非常精細且滲透性很強的薄膜隔離材料(主要有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與聚丙烯復合等材料)在正、負極間間隔而成。而長方形鋰電池則是通過疊片形式構成,正極上放置隔膜,然后放置負極,以此類推并逐次疊加而成。正極包括由含鋰材料[如鈷酸鋰、錳酸鋰和鎳鈷錳酸鋰(即三元材料)的一種或幾種混合材料] 組成的鋰離子收集極、由鋁薄膜組成的電流收集極。負極由層狀碳材料組成的鋰離子收集極、銅薄膜組成的電流收集極構成。電池內充滿有機電解質溶液,裝有安全閥和正溫度系數(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PTC)元件,具有熱阻小、換熱效率高、不燃燒和安全可靠等優點,并且能夠有效防止電池在不正常狀態或輸出短路時受到傷害。
當受到短路、高熱和過充電等異常因素的影響時,電池內部容易有高壓氣體產生,會引起電池殼體變形,甚至還有爆炸的危險。為了使其能夠安全地使用,必須在電池中裝配安全閥。當電池容器內部壓力上升到異常狀態時,安全閥能夠迅速地開啟并將氣體排出,起到異常情況下的安全保護作用。由于PTC元件在正常溫度下是在低電阻狀態,異常時可通過調節電流來防止電池過熱發生危險。例如由短路或過充電導致的異常大電流而過熱時,PTC元件轉換成極高電阻狀態,以降低回路中的電流,因此通常使用PTC元件來防止電池過電流及由此引起的過熱,對電池起到保護作用。單節鋰電池的電壓一般為2.8~4.2V,其容量一般為1.5A·h,而動力鋰電池的單體容量一般在2~200A·h。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需要幾百伏的電壓才能滿足續航里程的要求,而電池單體無法提供高的電壓和電量,因此常常將單體鋰電池進行串、并聯處理,組成電池組,以滿足電壓和容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