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一、走進作家作品
親愛的讀者朋友,當你打開這本書,你會認識這樣一位作家:他的小說注重描寫在戰爭背景下的人性、人情之美,語言清新質樸,洋溢著淡淡的荷香,被譽為“詩中的小說,小說中的詩”;他的散文自然質樸卻觀察深刻,言簡意賅卻思想深邃。他以其獨具特色的寫作風格,影響并形成了“荷花淀派”這一頗具規模的文學流派。他就是孫犁。
《白洋淀紀事》這本書精選了孫犁的短篇小說和散文作品,共計33篇。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孫犁創作了一批以抗戰為題材的短篇小說,反映荷花淀周邊各縣人民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生活,并塑造了一批具有鮮明時代特點的農村婦女形象,宛如白洋淀里迎風送來的縷縷荷香,芬芳了半個多世紀。與同時期其他反映戰爭的文學作品風格不同,在孫犁筆下我們看不到殘垣斷壁,聞不到戰火硝煙,相反,看到的是明月、湖水、荷花,聞到的是荷花的芳香、泥土的氣息,聽到的是嘩嘩的水聲、清脆的笑聲,一切都是那么清新、明朗、美麗。正如孫犁自己所說:“我最喜歡我寫的抗日小說,因為它們是時代、個人的完美真實的結合,我的這一組作品,是對時代和故鄉人民的贊歌。”
孫犁戰爭小說的獨特藝術魅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對人情美、人性美的謳歌
《荷花淀——白洋淀紀事之一》寫的是抗日戰爭最后階段冀中人民的斗爭生活。通過對白洋淀婦女由送夫參軍到自覺組織起一支戰斗隊伍的細致描繪,熱情地歌頌了中國農村勞動婦女的美麗心靈。她們熱情支持并積極參與抗戰,代表著戰爭年代“真善美的極致”。這樣的女性形象在孫犁筆下有許多,除了《荷花淀——白洋淀紀事之一》和《囑咐》里的水生嫂,還有《“藏”》中的淺花,《光榮》中的秀梅,《吳召兒》中的吳召兒,《小勝兒》中的小勝兒,《山地回憶》中美麗、進步、勇敢的“女孩兒”……這些白洋淀女人們表現出識大體、顧大局的傳統美德和積極進取、勇敢戰斗的時代精神,洋溢著戰斗的樂觀主義的革命激情。
(二)詩情畫意的鄉村風物描寫
孫犁在作品中描繪了抗戰時期廣袤無垠的冀中平原、秀麗如畫的白洋淀水鄉、山巒起伏的冀西山地。他筆下的場景和畫面是浪漫唯美的。《荷花淀——白洋淀紀事之一》里對水生嫂月下編席的描繪,充滿了詩情畫意——這是抗日背景下的白洋淀,硝煙炮火也難掩它的美麗,這里有迎風起舞的蘆葦,有搖曳飄飛的荷花;《吳召兒》里阜平最高最險的神仙山是秀美的,“靠這一帶山坡,溝里滿是棗樹,棗葉黃了,飄落著,樹尖上還留著不少的棗兒,經過風霜,紅得越發鮮艷”。孫犁的小說具有詩歌的氣質和散文的特性。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孫犁通過景物描寫展現出自己對美好事物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自然清新的詩化語言
孫犁長期生活在冀中地區,他十分重視學習和運用勞動人民的口語,他從群眾口語中提煉出如詩一樣的結晶,簡潔精煉、清新雅致。這些語言一在他的作品里出現,便猶如水淀的清風拂面,給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覺。《荷花淀——白洋淀紀事之一》開頭有一段描寫是這樣的:“這女人編著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云彩上。她有時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作者借助描寫、比喻等表現手法,充分調動了讀者的視覺、聽覺、嗅覺等功能,帶領讀者進入一個純潔與寧靜的意境之中,從而感受到白洋淀月夜是如此美好。
(四)散文化的敘事結構
孫犁的小說不刻意追求曲折離奇的情節,同時打破小說傳統的藝術結構,精心選擇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場景,或用一連串的生活畫面,或用一種思想、一組細節,串通起來,呈現出一種獨具個人風格的散文式結構,既清新脫俗,又含蓄雋永。《荷花淀——白洋淀紀事之一》描寫了“月夜織席”“夫妻話別”“水中殲敵”“夫妻會面”四個場景,其中“夫妻話別”重點表現夫妻之間的情感交流,“水中殲敵”集中表現婦女的勇敢。
晚年的孫犁在歷經了“十年廢于疾病,十年毀于遭逢”之后,開始了新的散文寫作歷程。這一時期的散文以點滴人事落筆,在平淡中寫盡人生感慨。他的散文里有童年之憶,有故人之念,有“文革”之思,也有一位睿智長者對創作、書籍、自然、生死等的深刻感悟。
就讓我們和孫犁一起暢游《白洋淀紀事》,去領略其中的十里荷香吧。
二、閱讀方法建議
(一)本書以每一篇文本為基本內容,并設有“導讀”“文本細讀”“歸納探究”三個板塊。讀者可以結合“導讀”內容通讀文章,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結合“文本細讀”中的注釋和解析解決疑難點,讀后思考“歸納探究”中的問題。采用圈點批注閱讀法,圈畫出文本的重點、難點、疑點,或者是自己深有體會之處,從內容、結構、寫作手法、語言特色等方面,寫下自己的閱讀體會,提出自己的見解或疑問,從而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與自己對話。
(二)以單篇文本精讀引領多篇關聯性互文閱讀。用類比、對比、互補方式關聯文本。準備一個閱讀筆記本,運用想象與聯想、辨識與批判,形成自己的價值判斷。閱讀過程中停下來思考讀過的內容,用自己的表達方式陳述出來,如:我關注到了……,這篇文章講的是……。記錄自己閱讀的情感變化、感受與感悟,如:我猜故事的結局會是……,因為……;我喜歡這個人物……,因為……;這段環境描寫真……,因為……。
三、閱讀任務
(一)閱讀《荷花淀——白洋淀紀事之一》至《山地回憶》等作品,建立小說主要人物檔案卡。
人物檔案卡

(二)群文對比閱讀
1.閱讀《荷花淀——白洋淀紀事之一》和《囑咐》,談談水生嫂有哪些變化,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
2.《白洋淀邊一次小斗爭》與《蘆花蕩——白洋淀紀事之二》是孫犁對《琴和簫》的改寫,是孫犁對《琴和簫》這一題材的不同敘述。閱讀這三篇文章,從情感基調、敘述視角、敘述重點等角度梳理其異同點。
3.孫犁和魯迅的筆下都有濃郁的童年情結,閱讀《童年漫憶》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分別說說童年生活對孫犁和魯迅有什么影響。結合生活實際,思考你的童年生活中有哪些珍貴的人和事。
(三)綜合閱讀活動
1.新時代白洋淀人民的生活是怎樣的呢?請展開想象,續寫一個“白洋淀的故事”。
2.如果在白洋淀建一座抗日戰爭紀念館,孫犁筆下的哪些人物可以選入展廳呢?你將如何介紹他(她)呢?請你為選入紀念館的人物寫解說詞。
3.搜集本書中有關河北冀中地區地域文化特色的描寫,從生活特色、語言特色、文化特色等角度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