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林疏月
書名: 雨晴隨筆作者名: 也無風雨也無晴.本章字數: 1600字更新時間: 2025-06-06 04:23:09
我是林疏月,22歲的插畫師,生著一頭烏黑長發,眼眸明亮深邃,周身縈繞著月光般柔和的氣質。
我深情而執著,沈念安她離世后,那裝滿回憶的鐵盒成了我的珍寶。診療單、素描本、鉆戒,每一樣都舍不得丟棄。我在回憶里沉溺又掙扎,明知執念會帶來痛苦,卻也在痛苦中探尋自愈的力量。那些共同的過往,是傷痛,更是我繼續前行的勇氣源泉。
我敏感細膩,對藝術有著獨特的感知力。一片落葉、一縷陽光,都能觸動我的心弦,成為畫筆的靈感。看畫展時,總能透過畫作觸摸到他人內心的情感,亦能理解他人的痛苦。與蘇晚舟交談,她筆下的思念,我感同身受;陳知夏的關心,我也都放在心上,報以溫柔回應。
我外柔內剛,看似柔弱,內心卻堅韌無比。沈念安走后,巨大的痛苦將我淹沒,我卻從未就此沉淪。我習慣將情緒內化,用行動對抗痛苦。閱讀遺書時 tears模糊雙眼,卻仍咬牙將字句刻進心底;走出醫院,便帶著她的期望走進畫展;最終決定重新拿起畫筆,創作《櫻花綻放時》,完成我們未完成的夢想。
我以溫柔回應世界的善意,也在回憶與現實的掙扎中,漸漸學會與遺憾共生。帶著對沈念安的愛,我堅定地走向未來,讓自己的生命,如她曾給予我的光芒般,繼續閃耀。
林疏月人物小傳
我是林疏月,一個二十二歲的插畫師。及腰的長發總是松松挽起,細碎的發絲偶爾垂落,在臉頰邊輕輕晃動。明亮深邃的眼眸,像是藏著萬千故事,又仿佛能看透人心最柔軟的角落。周身縈繞著如月光般柔和的氣質,安靜又清冷,卻讓人忍不住想要靠近。
我對感情,深情得近乎執拗。沈念安離開后的每一日,我都將自己沉浸在回憶里。那只落滿灰塵的鐵盒,里面的診療單、素描本,還有那枚鉆戒,都是我不愿割舍的珍寶。即使閨蜜陳知夏勸我放下,我也只是輕輕摩挲著舊物,在心底說,我怎么舍得。我知道,這份執念會帶來痛苦,可我也在這痛苦中,一點點尋找著治愈自己的力量。每一次翻看沈念安留下的字跡,每一次想起我們共同經歷的過往,那些疼痛都像是在提醒我,她曾真實地存在于我的生命里,而我也想在回憶中,拼湊出繼續前行的勇氣。
在藝術創作上,我的敏感細膩展露無遺。漫步在街頭,一片飄落的樹葉、一束透過云層的陽光,都能觸動我的心弦,成為我筆下的靈感源泉。走進畫展,我能僅僅通過一幅畫,就觸摸到畫家內心深處的情感。當指尖撫過那幅《星月夜》時,畫中女孩的思念仿佛順著指尖流淌進我的心里,讓我感同身受。這種對藝術敏銳的感知力,也讓我更容易理解他人的痛苦。無論是蘇晚舟畫中寄托的思念,還是身邊朋友不經意間流露的惆悵,我都能迅速察覺,并給予最溫柔的回應。
別看我外表柔弱,一副需要人保護的樣子,其實我的內心無比堅強。沈念安離世后,巨大的痛苦如潮水般將我淹沒,但我從未想過徹底沉淪。閱讀她的遺書時,淚水模糊了雙眼,可我還是咬著牙,將每一個字都刻進心里。走出醫院,我沒有選擇逃避,而是帶著她的期望,走進畫展,去直面那些回憶。我習慣將所有的情緒都藏在心底,獨自消化。面對痛苦,我不會大哭大鬧,而是用行動去對抗。就像我決定重新拿起畫筆,創作《櫻花綻放時》,用繪畫來治愈自己,完成我們未完成的夢想。
我始終相信,溫柔是這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無論是對沈念安,還是對身邊的朋友,我都報以最大的善意和理解。蘇晚舟說起沈念安對她的鼓勵時,我認真傾聽,給予她最溫暖的回應,因為我懂得那份在困境中被人照亮的珍貴。陳知夏擔心我,不斷勸說我放下過去,我雖然堅持自己的執念,但也明白她的關心,總是輕聲感謝她的陪伴。我用溫柔擁抱這個世界,也希望能收獲同樣的善意。
在回憶與現實的夾縫中,我不斷掙扎。有時,回憶太過濃烈,讓我仿佛又回到了和沈念安在一起的時光,可一睜眼,現實的冰冷又將我拉回。但我知道,我不能一直活在過去。那些遺憾,那些未說出口的話,那些沒能一起實現的夢想,都將成為我前行的動力。我開始學會與遺憾共生,帶著對沈念安的愛,堅定地走向未來。因為我知道,這也是她所期望的,我要讓自己的生命,如同她曾給予我的光芒一樣,繼續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