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的時間快到了。
她走進門廳,向走廊里張望,她失望地哭了。多么渴望能夠看見他。到房間管理員那里,把寫好的信交給他,說明意思,然后走下那幢房子的臺階,快步向車站走去。
她剛剛背上行李袋,就覺得有什么東西在拽她,轉過身,她呆了:他憂傷地站在她面前,她緩緩地把行李放下,兩只眼睛望著他……
他猛地把她抱住……這時,她伏在他肩頭哭了,緊緊地咬著下唇,深深的牙痕,淚水打濕他的襯衣。身體隨抽泣聲在顫抖著。
他眼睛潮了,良久才說:“其實我也不想這樣……”
“好了。好了。”他微笑地安慰她,心里卻不是滋味。隨后輕輕推開她的身體,雙手托著她的肩膀,“你看,都成淚人了。”
他用手去拭她腮邊的淚珠。她抓住他的手,眼里噙著淚花,笑了。
他撿起那張車票,笑著說:“你看,你像個孩子。換成后天的吧?”
“嗯。”
她微微地點點頭。心里逐漸平靜下來。
這一天,一縷陽光從峽谷上空輕輕地飄落,舉目而望,則疏條交映,陽光垂照,濃霧涌上,云蒸霞蔚,頗為壯觀。
兩天后,他們踏上了返回山西的旅程。列車駛出武夷山景區在平原上奔駛。先前那重重疊疊望不到邊的山巒,那一幅幅“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的人間仙境已經一晃而過。
她伏在他的膝上睡著了,那張依然很美的臉龐,他輕輕地拂去她嘴角的長發,欣賞睡意中的她,像個精靈。
這時旁邊的一個老頭,在看著他很久了,他瞪了他一眼,那老頭便不看,把頭扭向別處。
他點燃一支煙,深深地吐一口,望著車窗外的景致,大腦中突然跳躍出毛澤東在《如夢令·元旦》詞中曾經高歌:“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剎那間,他又想起一幅美麗的攝影作品——婚禮的行列正沿著北方麥穗搖曳的田間小路走來……
這是一部20年前的小說尾聲內容,這部萬余字的小說《武夷山戀情》情與景含蓄委婉,纖細樸實,或指借山水間給人以淡雅輕松,飄逸藏奇的感動與造化,時常與大自然和諧生輝,給人以思考點撥;人物性格對于描寫那類具有鮮明目的論色彩和青年主人公思想傾向論的現代人來說,它的夜色,它的星光,它的小吃,它的對話與動作,它的山川文化都曾令“我”心醉神迷,樂而忘返,及至要告別的時候生出了依依不舍的離愁別緒;作者把主人公那種自覺不自覺的情感初衷到深戀和感情迷戀與痛苦糾葛無形中夾雜進這山川文化的氛圍之中,使那些“擦肩而過”的情緣突變成主觀不變的現實,追求現代人“本本主義”。把那些塵世間永遠有欲留下而不能的苦痛,把生活本身蘊含的心靈錯亂與孤獨揉在小說中,讓明媚生動,絢爛多彩且引人入迷的茫茫武夷山景觀中升華出一抹智慧的晨霞,從現代人求真求實的熱淚中感悟到一頁人生的真諦和與現實接軌的靈魂展示。
孩子,就是這部小說,正是小說的誕生,把作者的思想馳譽于武夷山腳下,才讓你的媽媽如此動心,時隔二十多年,我心如大海,依然守候最初的純真。
可是,孩子,在這無盡的深夜,聽著這斷腸的樂曲,我真想去你奶奶墳頭大哭一場!一種五名的憂傷蔓延于心,自己的心中的苦疼不知向誰訴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現在的兒女多不指望,連最親的人也難見上一面,詳談更別說。娘啊,想當初,我舍不得您走,守在您身邊,背著您車上車下,樓上樓下,而如今,再有萬兩黃金又能如何?這才是堯帝明圣,卻生不肖之兒;警叟愚頑,反生大孝之子。
我的人生,少年立志,中年立事,中晚年完成使命,著書立說,建好房舍,然后歸隱山林,獨處一室,老死壇經,不依不靠,傳播四方傳承弘揚不了自己人,無論前任還是后來,無論養親還是親生,都會如過眼煙云,淡出云端,吾謹記,自為要,獨為上,謝來客,淡看紅塵,死亦何苦?切切為要,不求不爭,不教不拜,尊心為上乃父母,九萬字昔日,戲言身后事,觀看來者……看破不說破!
孩子,我給你媽媽寫了一首詩歌,詩歌標題叫《背影》,你可知我心:
偏偏是父母
又偏偏是多年的分離
一捧情愛如風雨驟降的花辨
在愛與恨之間飄零了多少年
那雙淚流滿面的雙眸
死死地盯著湖面
蕩不起一絲絲漣漪
這是一個初夏的夜晚
一如當年的背影
在暗夜流光中渡過了二十個寒來暑往
就像飄向蒼穹流星一般
演繹推理出每一段的春夏秋冬
楚楚動人梨花帶雨
《諜海微浪》中演繹的如此驚心動魄
又如此的沮喪和敗北
是先恨后愛,還是先愛后恨
整個婚姻大戲全在月老的導演下殺青了
這個湖底撈月的思想
總是維系在親情的背后
從八千里路鐵軌中丈量
每一根軌道都彈奏出怨悔的琴聲韻律
一路奔走呼號一路長虹貫日
一路跌跌撞撞一路淚飛車窗
你們吶
流水迢迢水泹泹
離奔東西心念念
妄斷了諜變青春
折磨了歲月遺痕
……
上個月底,你的爸爸、老王,本來是找區長辦事的,接昱磊媽媽的電話后,心一下子掉到了崖底,直到校方給我又一次聯系,我連夜趕往龍城太原;十多天談判和心靈折磨,讓我感覺生命的失去是多么的無助與無奈,“昱磊的死”給了我有生以來的最大的震動,因為這是與女兒你是同齡者,04后的年輕生命,象花兒一樣綻放,象火苗一樣的燃燒,他的生命在他短暫的歷史的長河中如一道閃電,如一顆新星在夜空中劃過。
我從余華的巜活著》中感受到活著的不易,也感受到死亡者的無意義,但從現實生活中,昱磊的那一晚,卻比《活者》主人公有反抗的美。那些天,我寫了近十首詩作,《哭昱磊》《龍城,班長之死》《29日的哀思》《科大的你》《這張照片》《天總有報》《二七?月圓心碎》《寄昱磊?骨灰下葬》《無題》等,在這個月,我深深地陷入了學生的思維,高校里的明爭暗斗,政治陰謀論和正義的無力感……
下午,從水利局出來,徑直去了南街新華書店,看到了李娟散文集巜我的阿勒泰》看到了散文大家余秋雨的《山河之書》。想到了人生的定義不僅于此,散文家都有自己獨特的眼光和哲人的思想。一下午,一種想完成反映上黨風情的大散文的思想火花噴漿而出,隨后我坐在書架下列出了如下標題:
1.山風吹來的時候
2.上黨的風,上黨的雨
3.我的炎黃春秋
4.我的炎帝我的夢
5.古老的行程
6.一磚一瓦
7.上黨的明清
8.上黨的物學
9.上黨的氣候
10.上黨宋金的風雨
11.發鳩之山
12.羊頭山的呼喚
13.百谷穗生長在山之西
14.暮天下的古村之神
15.歷代上黨帝王將相的思想
16.受戒后的上黨禪師
17.紅色的解放區
18.大河奔流
19.上黨寺莊之追述
20.瓦崗英雄
21.明城墻下的凄雨
22.宋瓷里的上黨
23.彷徨的民國淑女
24.千佛下的思考
25.上黨的廟宇風景
26.古跡可循的炎帝文化
27.駝鈴古道
28.道教詩庵
29.酒風清韻
30.中秋夏考
孩子,我還給你寫了份信,你收到了嗎?
親愛的豆豆:
這個郵箱號是你媽媽給你發資料時留存的,也是我常用的。多年來,我的一切,包括思想,你都很陌生。由于我和你母親三觀在處理事情上各有看法,導致你我父女一直沒能有機會交流、溝通。你也有可能對我有不同的看法,當然,時間是最好的東西,在你大學期間,我們擯棄前嫌,共同為你的未來鋪路,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在我的精神世界里,你與你媽媽皆是我的親人。大學校園是奠定人一生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好地方,我送你八字:厚德載物、自強不息。這八字一直在老家的匾框里,十五年了一直想送給你。我一生對你有愧,沒有盡到做父親的責任與擔當,讓你媽媽受累,讓你心靈受傷。現在,你大了,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時,也希望你重新審視事物和這個世間。希望你好好學習,在做好自己的同時,希望我們能有些交流,培養一些認識和情感。最后,祝你進步!
我有三冊書稿。我給你發電子版,閑暇時間你可以打開看看,寫的不好,都是我的一些思想和記憶,也好增加你對我的人生的認識。望你細細品味!
你的老王:王文斌
2024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