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2020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民法·知識產權法作者名: 飛躍考試輔導中心本章字數: 675字更新時間: 2021-09-18 18:23:04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二條的解釋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
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 為使人民法院正確理解和適用法律, 請求對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公民享有姓名權, 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和婚姻法第二十二條“子女可以隨父姓, 可以隨母姓”的規定作法律解釋, 明確公民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如何適用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討論了上述規定的含義, 認為: 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權。公民行使姓名權屬于民事活動, 既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和婚姻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 還應當遵守民法通則第七條的規定, 即應當尊重社會公德, 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在中華傳統文化中, “姓名”中的“姓”, 即姓氏, 體現著血緣傳承、倫理秩序和文化傳統, 公民選取姓氏涉及公序良俗。公民原則上隨父姓或者母姓符合中華傳統文化和倫理觀念, 符合絕大多數公民的意愿和實際做法。同時, 考慮到社會實際情況, 公民有正當理由的也可以選取其他姓氏?;诖? 對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婚姻法第二十二條解釋如下:
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權。公民行使姓名權, 還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公民原則上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
(一) 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
(二) 因由法定扶養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
(三) 有不違反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
少數民族公民的姓氏可以從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
現予公告。
推薦閱讀
- 2017國家司法考試法律法規匯編便攜本(第二卷):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 2019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教材一本通8:法理學·中國法律史·憲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 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3000題
- 2019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教材一本通5:刑事訴訟法
- 2022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8:國際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 2017國家司法考試法律法規匯編便攜本(第一卷):憲法·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 車浩的刑法題:北京大學法學院“刑法分論”考題解析(第2版)
- 試卷四突破100分(2016年百分百表考前沖刺系列)
- 2019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高分過關筆記(強化記憶版):理論法學·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國際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
- 2018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憲法·行政法
- 2020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法律法規匯編(下卷)(雙色應試版)
- 2018年法律碩士(法學)聯考歷年真題精解及考前5套題
- 2020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法律法規匯編便攜本(第三卷):民法·知識產權法·商法·民事訴訟法與仲裁制度
- 2024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2: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社保法
- 2018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最新增補法律法規及重點法條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