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1989年12月26日)

15.環境污染損害賠償

第四十一條 造成環境污染危害的,有責任排除危害,并對直接受到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賠償損失。

賠償責任和賠償金額的糾紛,可以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依照本法律規定行使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處理;當事人對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并經及時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環境污染損害的,免予承擔責任。

第四十二條 因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提起訴訟的時效期間為三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到污染損害時起計算。

【13年/試卷一/73多選 08年/試卷一/28單選、75多選 07年/試卷一/76多選 05年/試卷一/74多選 03年/試卷一/53多選03年/試卷一/17單選

相關法條:侵權責任法第八章】

【關鍵解讀】

環境污染民事責任是特殊侵權責任,實行無過錯責任歸責原則,并且不以侵權人有環境違法行為為前提。

注意《侵權責任法》第68條的規定,第三人過錯不再是環境污染責任的免責事由。

真題例解 (13年/試卷一/73)

因連降大雨,某廠設計流量較小的排污渠之污水溢出,流入張某承包的魚塘,致魚大量死亡。張某訴至法院,要求該廠賠償。該廠提出的下列哪些抗辯事由是依法不能成立的? ( )

A.本市環保主管部門證明,我廠排污從未超過國家及地方排污標準

B.天降大雨屬于不可抗力,依法應予免責

C.經有關機構鑒定,死魚是全市最近大規模爆發的水生動物疫病所致

D.張某魚塘地勢低洼,未對污水流入采取防范措施,其損失咎由自取

【答案詳解】ABD。根據《環境保護法》第41條的規定,造成環境污染危害的,有責任排除危害,并對直接受到損害的單位或者個人賠償損失。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并經及時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環境污染損害的,免于承擔責任。排污是不達標等違法行為并不是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的構成要件,故A抗辯不成立;單純的連降大雨,但沒有配合采取合理措施,不能免責,故B抗辯不成立。C項抗辯可以成立,因為證明了污染與損害后果沒有因果關系,不屬于“直接受到損害”。D項抗辯不成立,只有受害人自我致害的行為才能作為抗辯理由。

16.環境標準制度

第九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國家環境質量標準。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國家環境質量標準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并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國家環境質量標準和國家經濟、技術條件,制定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對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中已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嚴于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須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區域排放污染物的,應當執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

【11年/試卷一/31單選 10年/試卷一/28單選 08年/試卷一/ 77多選 07年/試卷一/28單選 04年/試卷一/27單選】

【關鍵解讀】

環境質量標準是環境中所允許含有有害物質或者因素的最高限額。環境質量標準是確認環境是否被污染以及污染者是否應承擔相應民事責任的主要根據。

污染物排放標準是允許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或者有害環境的能量的最高限額。污染物排放標準是確定排污行為是否合法以及排污者應否承擔相應行政法律責任的根據。

真題例解 (10年/試卷一/28)

根據《環境保護法》規定,關于污染物排放標準,下列哪一說法是錯誤的? ( )

A.省級地方政府對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中已作規定和未作規定的項目,都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

B.對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中已作規定的項目,在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時,可以因地制宜,嚴于或寬于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

C.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須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D.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區域排放污染物的,應當執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

【答案詳解】B。根據《環境保護法》第10條的規定,本題正確答案為B。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莞市| 丘北县| 永城市| 佛教| 龙岩市| 泉州市| 长治市| 曲靖市| 凌海市| 金塔县| 大冶市| 绍兴市| 调兵山市| 邢台县| 喀什市| 海口市| 庆元县| 富平县| 黎平县| 保定市| 鹤壁市| 高阳县| 靖江市| 仙居县| 千阳县| 通榆县| 新营市| 镇原县| 宜兰县| 凤城市| 榆社县| 湖口县| 天等县| 监利县| 温州市| 宁都县| 五河县| 保亭| 芮城县| 柯坪县| 沙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