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1993年9月2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1993年9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10號公布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立法目的】為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鼓勵和保護公平競爭,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制定本法。

第二條【經營原則】經營者在市場交易中,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遵守公認的商業道德。

本法所稱的不正當競爭,是指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的行為。

本法所稱的經營者,是指從事商品經營或者營利性服務(以下所稱商品包括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05/3/5 02/1/90]

第三條【政府管理】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制止不正當競爭行為,為公平競爭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監督檢查;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由其他部門監督檢查的,依照其規定。

第四條【社會監督】國家鼓勵、支持和保護一切組織和個人對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社會監督。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得支持、包庇不正當競爭行為。

第二章 不正當競爭行為

第五條【不正當競爭手段】經營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當手段從事市場交易,損害競爭對手:

(一)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

(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

(三)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

(四)在商品上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

【相關法條:刑法第213條至第215條 民法通則第99條 商標法第52條】[12/1/27、64 07/1/22 03/1/15]

[真題演練]某縣“大隊長酒樓”自創品牌后聲名漸隆,婦孺皆知。同縣的“牛記酒樓”經暗訪發現,“大隊長酒樓”經營特色是,服務員統一著上世紀60年代服裝,播放該年代歌曲,店堂裝修、菜名等也具有時代印記。“牛記酒樓”遂改名為“老社長酒樓”,服裝、歌曲、裝修、菜名等一應照搬。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牛記酒樓”的行為屬于下列哪一種行為?[12/1/27][1]

A.正當的競爭行為

B.侵犯商業秘密行為

C.混淆行為

D.虛假宣傳行為

第六條【禁止壟斷經營】公用企業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獨占地位的經營者,不得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以排擠其他經營者的公平競爭。

第七條【禁止行政壟斷】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不得濫用行政權力,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經營者正當的經營活動。

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不得濫用行政權力,限制外地商品進入本地市場,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場。

【相關法條:本法第23條】[11/1/27 07/1/21 04/1/19]

第八條【回扣和正當折扣】經營者不得采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在賬外暗中給予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回扣的,以行賄論處;對方單位或者個人在賬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以受賄論處。

經營者銷售或者購買商品,可以以明示方式給對方折扣,可以給中間人傭金。經營者給對方折扣、給中間人傭金的,必須如實入賬。接受折扣、傭金的經營者必須如實入賬。

【相關法條:刑法第385條】[10/1/67 05/1/21 04/1/19]

[難點注釋]禁止賄賂行為和暗中折扣行為,允許明賬折扣和傭金。

[出題點自測]問:某公司以明示的方式給購買者折扣,但沒有入賬的行為是否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

答:屬于。

第九條【禁止虛假宣傳】經營者不得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廣告的經營者不得在明知或者應知的情況下,代理、設計、制作、發布虛假廣告。[08/1/73]

【相關法條:刑法第222條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9條】

第十條【侵犯商業秘密】經營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業秘密:

(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

第三人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違法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視為侵犯商業秘密。

本條所稱的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相關法條:刑法第219條】[13/1/65 11/1/95 05/4/三6 04/1/97]

第十一條【禁止傾銷】經營者不得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

(一)銷售鮮活商品;

(二)處理有效期限即將到期的商品或者其他積壓的商品;

(三)季節性降價;

(四)因清償債務、轉產、歇業降價銷售商品。[10/1/67 02/1/90]

第十二條【禁止搭售】經營者銷售商品,不得違背購買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條件。

第十三條【禁止有獎銷售】經營者不得從事下列有獎銷售:

(一)采用謊稱有獎或者故意讓內定人員中獎的欺騙方式進行有獎銷售;

(二)利用有獎銷售的手段推銷質次價高的商品;

(三)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超過5000元。[10/1/67]

[真題演練]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下列哪些行為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10/1/67][2]

A.甲企業將所產袋裝牛奶標注的生產日期延后了兩天

B.乙企業舉辦抽獎式有獎銷售,最高獎為5,000元購物券,并規定用購物券購物滿1,000元的可再獲一次抽獎機會

C.丙企業規定,銷售一臺電腦給中間人5%傭金,可不入賬

D.丁企業為清償債務,按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

第十四條【不得損害商譽】經營者不得捏造、散布虛偽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

【相關法條:刑法第221條】[12/1/64 08/1/74 03/1/13]

[真題演練]下列哪些選項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12/1/64][3]

A.甲燈具廠捏造乙燈具廠偷工減料的事實,私下告訴乙廠的幾家重要客戶

B.甲公司發布高薪招聘廣告,乙公司數名高管集體辭職前往應聘,甲公司予以聘用

C.甲電器廠產品具有嚴重瑕疵,媒體誤報道為乙電器廠產品,甲廠未主動澄清

D.甲廠使用與乙廠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和裝潢,消費者經仔細辨別方可區別二者差異

第十五條【招投標之禁止】投標者不得串通投標,抬高標價或者壓低標價。

投標者和招標者不得相互勾結,以排擠競爭對手的公平競爭。

【相關法條:刑法第223條 合同法第52條】

第三章 監督檢查

第十六條【監督檢查主體】縣級以上監督檢查部門對不正當競爭行為,可以進行監督檢查。

第十七條【監督檢查主體職權】監督檢查部門在監督檢查不正當競爭行為時,有權行使下列職權:

(一)按照規定程序詢問被檢查的經營者、利害關系人、證明人,并要求提供證明材料或者與不正當競爭行為有關的其他資料;

(二)查詢、復制與不正當競爭行為有關的協議、賬冊、單據、文件、記錄、業務函電和其他資料;

(三)檢查與本法第五條規定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有關的財物,必要時可以責令被檢查的經營者說明該商品的來源和數量,暫停銷售,聽候檢查,不得轉移、隱匿、銷毀該財物。

第十八條【監督檢查程序】監督檢查部門工作人員監督檢查不正當競爭行為時,應當出示檢查證件。

第十九條【被檢查者義務】監督檢查部門在監督檢查不正當競爭行為時,被檢查的經營者、利害關系人和證明人應當如實提供有關資料或者情況。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條【民事賠償及范圍】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給被侵害的經營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被侵害的經營者的損失難以計算的,賠償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并應當承擔被侵害的經營者因調查該經營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

被侵害的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不正當競爭行為損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04/1/97]

第二十一條【假冒標識的責任】經營者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規定處罰。

經營者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可以根據情節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吊銷營業執照;銷售偽劣商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二條【賄賂銷售或者購買商品的責任】經營者采用財物或者其他手段進行賄賂以銷售或者購買商品,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監督檢查部門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

第二十三條【壟斷經營的責任】公用企業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獨占地位的經營者,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以排擠其他經營者的公平競爭的,省級或者設區的市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根據情節處以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被指定的經營者借此銷售質次價高商品或者濫收費用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沒收違法所得,可以根據情節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四條【虛假宣傳的責任】經營者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消除影響,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廣告的經營者,在明知或者應知的情況下,代理、設計、制作、發布虛假廣告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依法處以罰款。

第二十五條【侵犯商業秘密的責任】違反本法第十條規定侵犯商業秘密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六條【為禁止有獎銷售的責任】經營者違反本法第十三條規定進行有獎銷售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七條【串通招投標的責任】投標者串通投標,抬高標價或者壓低標價;投標者和招標者相互勾結,以排擠競爭對手的公平競爭的,其中標無效。監督檢查部門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八條【轉移、隱匿、銷毀與不正當競爭行為有關的財物的責任】經營者有違反被責令暫停銷售,不得轉移、隱匿、銷毀與不正當競爭行為有關的財物的行為的,監督檢查部門可以根據情節處以被銷售、轉移、隱匿、銷毀財物的價款的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九條【被處罰者的救濟】當事人對監督檢查部門作出的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處罰決定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主管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難點注釋]根據行政復議法第9條的規定,現已改為“60日”。

第三十條【政府違法的責任】政府及其所屬部門違反本法第七條規定,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經營者正當的經營活動,或者限制商品在地區之間正常流通的,由上級機關責令其改正;情節嚴重的,由同級或者上級機關對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被指定的經營者借此銷售質次價高商品或者濫收費用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沒收違法所得,可以根據情節處以違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04/1/19]

第三十一條【檢查人員違法的責任】監督檢查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二條【包庇犯罪的責任】監督檢查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對明知有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經營者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訴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 附則

第三十三條【實施日期】本法自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


[1]答案:C。

[2]答案:AC。

[3]答案:A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柔区| 图们市| 行唐县| 仁怀市| 曲水县| 天峻县| 弥渡县| 得荣县| 资中县| 黄冈市| 双鸭山市| 河东区| 镇雄县| 定南县| 商都县| 自贡市| 德惠市| 油尖旺区| 江西省| 唐海县| 清镇市| 奈曼旗| 沂水县| 通江县| 阿拉善右旗| 合山市| 治县。| 台湾省| 佳木斯市| 罗田县| 丹巴县| 汉沽区| 寻甸| 天长市| 北宁市| 葫芦岛市| 突泉县| 石泉县| 凉山| 水城县| 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