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司法考試高頻考點隨身讀
- 飛躍司考輔導中心
- 1098字
- 2021-09-17 16:55:52
37.詐騙罪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11年/試卷二/86不定項 11年/試卷二/87不定項 10年/試卷四/案例二3 09年/試卷二/59多選 08年/試卷二/4、18單選、58多選 07年/試卷二/15單選、62多選 06年/試卷四/案例四 05年/試卷二/19單選 04年/試卷二/5單選 03年/試卷二/10單選 02年/試卷二/3單選 02年/試卷二/8單選 02年/試卷二/38多選 02年/試卷四/案例一
相關法條:擾亂電信市場秩序案件解釋第9條】
【關鍵解讀】
1.與敲詐勒索罪的區別。區別的要點不在于有無欺騙行為,在敲詐的場合,也可能虛構加害的事實恐嚇他人。要點在于是通過欺騙使他人自愿交付財物還是通過恐嚇迫使他人違心交付財物,即交付財物的自愿和非自愿。
2.賭博詐騙。有兩種情況:一是設置圈套,誘騙他人參與賭博,但在賭博過程中沒有欺騙行為,即只在使他人參與賭博這一點上有欺騙行為,應認定為賭博罪;二是在賭博過程中有欺騙行為,則可以成立詐騙罪。
真題例解(11年/試卷二/86)
甲將一只壺的壺底落款“民國叁年”磨去,放在自己的古玩店里出賣。某日,錢某看到這只壺,誤以為是明代文物。甲見錢某詢問,謊稱此壺確為明代古董,錢某信以為真,按明代文物交款買走。又一日,顧客李某看上一幅標價很高的贗品,以為名家親筆,但又心存懷疑。甲遂拿出虛假證據,證明該畫為名家親筆。李某以高價買走贗品。
關于甲對錢某是否成立詐騙罪,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A.甲的行為完全符合詐騙罪的犯罪構成,成立詐騙罪
B.錢某自己有過錯,甲不成立詐騙罪
C.錢某已誤以為是明代古董,甲沒有詐騙錢某
D.古玩投資有風險,古玩買賣無詐騙,甲不成立詐騙罪
【答案詳解】BCD。詐騙罪的基本構造為:行為人實施了欺騙行為——受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受害人基于錯誤認識處分財產——行為人或第三人取得財產——被害人遭受財產損失。甲將一只壺的壺底落款“民國叁年”磨去,目的就是讓買主產生錯誤認識,錢某也因此受騙買下此壺,因此,甲的行為符合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成立詐騙罪,A選項的說法是正確的;錢某有無過錯不影響甲詐騙罪的成立,B選項的說法是錯誤的;錢某誤以為是明代文物,是甲將一只壺的壺底落款“民國叁年”磨去這一行為所導致的,甲掩蓋事實的行為才導致了錢某的誤判,不影響甲詐騙罪的成立,C選項的說法是錯誤的;古玩買賣也應當遵循法律的基本規定,違反法律的,也應當受到法律的規制,D選項的說法是錯誤的。因此,本題的正確選項是BCD三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