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0.放火罪、決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險物質罪、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一百一十四條 放火、決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1]

【10年/試卷二/11單選 09年/試卷二/94不定項 08年/試卷二/55多選 08年/試卷二/60多選 07年/試卷二/58多選 04年/試卷二/9單選 02年/試卷二/40多選 00年/試卷四/八案例】

【關鍵解讀】

本條規定的都是典型的危險犯,行為人只要實施這些危險行為,不要求必須造成嚴重后果,就可以構成犯罪既遂,如果造成了嚴重后果的,屬于結果加重犯。

真題例解(08年/試卷二/55)

甲雇兇手乙殺丙,言明不要造成其他后果。乙幾次殺丙均未成功,后來采取爆炸方法,對丙的住宅(周邊沒有其他人與物)進行爆炸,結果將丙的妻子丁炸死,但丙安然無恙。關于本案,下列哪些說法是錯誤的?()

A.甲與乙構成共同犯罪

B.甲成立故意殺人罪(未遂)

C.乙對丙成立故意殺人未遂,對丁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

D.乙對丙成立爆炸罪,對丁成立過失致人死亡罪

【答案詳解】BCD。考查故意殺人罪與爆炸罪的區別;刑法上的事實認識錯誤;共同犯罪。爆炸罪,是指故意使用爆炸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對使用爆炸的方法殺人的,要注意分析其爆炸的行為是否足以危及公共安全,即是否使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財產的安全受到威脅。如果行為人雖然使用了爆炸的方法殺人,但其行為并沒有危及公共安全,應當認定為故意殺人罪;如果危及公共安全,則應當認定為爆炸罪。本案中,乙意欲殺丙,且丙的住宅周邊沒有其他人與物,故應認定其爆炸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故D錯誤。打擊錯誤也稱方法錯誤,是指由于行為本身的差誤,導致行為人所欲攻擊的對象與實際受害的對象不一致,但這種不一致仍然沒有超出同一犯罪構成。刑法理論的通說采取法定符合說,即在上述情況下,行為人主觀上具有殺人的故意,客觀上的殺人行為也導致他人死亡,二者在刑法規定的故意殺人罪的犯罪構成內是完全一致的,因而成立故意殺人既遂。因此BC錯誤。甲雇傭乙殺丙,二者之間有共同的犯罪故意,也有共同的犯罪行為,因此構成了故意殺人罪的共同犯罪。故A正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宁市| 荔浦县| 泸西县| 剑川县| 武鸣县| 衡山县| 京山县| 弋阳县| 南召县| 瑞金市| 凌源市| 股票| 澎湖县| 涪陵区| 新津县| 安阳县| 乌拉特中旗| 偃师市| 九江县| 平定县| 丁青县| 扬中市| 那曲县| 萝北县| 麟游县| 当涂县| 巴南区| 桦南县| 苍山县| 两当县| 铁力市| 彭山县| 甘孜| 太和县| 乌拉特中旗| 平江县| 伊宁市| 高邮市| 武冈市| 景德镇市| 南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