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1995年5月10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的決定》修正)

理解與適用

《票據法》,是我國管理和規范票據活動的基本規定,與之相配套的有《票據管理實施辦法》、《支付結算辦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等。這些規定,確立了票據關系的基本規則和具體制度,對各種票據行為、票據權利的行使、票據義務的履行等作了全面系統的規定。這些規則和制度是從事票據活動和辦理票據結算的法律依據,是管理票據活動和處理票據糾紛的法律準繩,對規范支付結算行為,促進支付結算業務發展,維護社會經濟金融秩序和促進經濟金融的改革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票據的無因性

票據屬于無因證券。票據關系雖然都是基于一定原因關系而發生,但票據關系成立后,即與其原因關系相分離。票據關系與票據原因關系是兩種不同的法律關系,由不同的法律進行調整和規范。只要票據符合法定條件,并且依法取得,持票人就享有票據權利。在行使票據權利時,不需證明其取得票據的原因。

二、票據行為

票據行為是指以發生票據上的債務為目的的法律行為。本法規定了出票、背書、承兌、保證、付款五種票據行為。出票是票據關系成立的基本票據行為,須按照法定要式作成票據并交付。背書是以轉讓票據權利或者將一定票據權利授予他人行使為目的的附屬票據行為,必須按照法定要式在票據背面或者粘單上記載、簽章。承兌是付款人承諾在票據到期日支付確定金額的附屬票據行為,必須在票據上記載“承兌”字樣并簽章。保證則是票據債務人以外的人擔保票據債務履行的附屬票據行為,必須在票據上記載“保證”字樣并簽章。

同時,本法還規定了票據行為具有要式性、文義性、獨立性的特征。

三、票據權利和票據義務

票據權利是持票人向票據債務人請求支付票據金額和有關費用的權利,包括付款請求權和追索權。票據義務是債務人向持票人支付票據金額和有關費用的責任。本法第4條賦予了持票人付款請求權和追索權雙重票據權利。

為了促使債務人履行義務,本法主要從三個方面規定了債務人的票據義務:(1)付款人負有無條件支付票款的義務;(2)出票人、背書人等債務人有擔保承兌和擔保付款的義務;(3)當付款人不履行付款義務時,票據的所有債務人負連帶付款責任。本法還規定了票據債務人不依法履行付款義務而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立法宗旨】為了規范票據行為,保障票據活動中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適用范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票據活動,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票據,是指匯票、本票和支票。

注釋 [票據活動]

本條所稱票據活動,是指引起票據權利或者義務發生變化的行為,既包括票據行為,如出票、背書、保證、承兌,也包括票據行為以外的票據活動,如票據的代理、票據追索權的行使等。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票據活動,適用本法。發生在中國境外的票據活動,或者是一部分票據活動發生在中國境內,一部分票據活動發生在中國境外時,由本法第五章涉外票據的法律適用加以詳細的規定。

鏈接 《支付結算辦法》第21條

案例 中國某銀行某支行與萬某儲蓄存款合同糾紛上訴案(云南省曲靖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08〕曲中民再終字第15號)

案件適用要點:根據《票據法》第2條第2款規定:“本法所稱票據,是指匯票、本票和支票。”儲蓄存單不屬于票據,而是儲蓄合同成立的依據。因此,一般來說,涉及儲蓄存單的糾紛屬于儲蓄合同糾紛,不屬于票據糾紛。

第三條【基本原則】票據活動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第四條【票據權利與票據責任】票據出票人制作票據,應當按照法定條件在票據上簽章,并按照所記載的事項承擔票據責任。

持票人行使票據權利,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在票據上簽章,并出示票據。

其他票據債務人在票據上簽章的,按照票據所記載的事項承擔票據責任。

本法所稱票據權利,是指持票人向票據債務人請求支付票據金額的權利,包括付款請求權和追索權。

本法所稱票據責任,是指票據債務人向持票人支付票據金額的義務。

注釋 [票據責任]

出票人在出票時應當按照法律的規定進行簽章,并且按照票據記載的事項承擔票據責任。持票人在行使票據權利時,應該在票據上進行簽章,并且應該出示持有的票據,其僅需以此行為來證明自己是票據的權利人,而無須其他的證明。其他票據債務人只要在票據上進行了相關的記載,就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且僅就自己的記載承擔責任,其他任何書面材料都無法增加或者減少其權利義務。

[正當的票據持票人]

背書欄和被背書欄內容不屬于可以授權補記的范圍。記名支票的持票人如既不是票據上記載的收款人,在票據的背書欄和被背書欄內又均無其名稱的,就不是正當的票據持票人,不享有票據上的權利義務。因此,如果根據合同關系取得票據,必須在票據上記載轉讓的過程,未經轉讓背書記載,不能認可持票人為合法的票據權利人。如持票人依合同關系未經背書而取得記名支票,應當告知持票人依據合同關系,向債務人主張民事權利。如果起訴到人民法院的,也應告知其以合同案件提起訴訟,而不應以票據案件提起訴訟。

[持票人與票據權利人]

所謂“持票人”,是指持有票據的人,即擁有票據的收款人(票據的基本當事人)或者從轉讓人手中取得票據的受讓人(非基本當事人),并不僅僅限于“真正的票據權利人”。依照本法的規定,持票人并不等于票據權利人。

[票據權利與非票據權利]

依照本條規定,票據權利是指持票人向票據債務人請求支付票據金額的權利,包括付款請求權和追索權。付款請求權是持票人享有的第一順序權利,付款請求權實現之日亦即追索權消滅之時;追索權是持票人享有的第二順序權利,只有在付款請求被拒絕或者法定情形出現時才可以行使。

非票據權利,是指基于本法的規定產生的但不是由票據行為直接產生的權利,是票據價款以外的債權關系,如票據交付請求權、票據返還請求權、票據損害賠償請求權、票據利益返還請求權和匯票回單簽發請求權。

[票據付款請求權與追索權的區別]

票據付款請求權與追索權雖然都是票據權利,但請求支付的數額不同:前者一般為票據所載金額(貼現的則要減去貼現日至票據到期日的貸款利息),后者則還要加上在規定的時期以內的法定利息和相關費用。

鏈接 《支付結算辦法》第209條

第五條【票據代理】票據當事人可以委托其代理人在票據上簽章,并應當在票據上表明其代理關系。

沒有代理權而以代理人名義在票據上簽章的,應當由簽章人承擔票據責任;代理人超越代理權限的,應當就其超越權限的部分承擔票據責任。

注釋 [票據代理的條件]

在進行票據代理時,應該按照《民法通則》中有關委托代理的要求和本條的規定進行。值得注意的是,《民法通則》中規定的代理可以用書面或者口頭形式,而本法中規定只能采用書面形式。具體來講,票據代理的條件有以下四點:(1)應當記載被代理人的名稱;(2)應當記明被代理人委托代理的意思;(3)應當由代理人簽名或者蓋章;(4)代理行為得到了被代理人的授權。

[無權代理]

無權代理是指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而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在票據上進行簽章的行為。根據本條規定,對無權代理的被代理人來說,該無權代理行為是不發生法律效力的。這與《民法通則》、《合同法》中規定的無權代理不同,在后兩種規定中,無權代理的行為是效力待定的行為,被代理人可以通過追認使得該無權代理行為轉為有效。

[越權代理]

越權代理是指代理人超越了代理權限,進行了被代理人授權范圍以外的票據活動,致使被代理人增加了票據義務的行為。對于此種情況的處理應該分為兩部分,即對于被代理人授權范圍內的票據活動,應當由被代理人承擔責任,此與合法有效的票據代理的行為的效果是一樣的;對于超越被代理人權限的代理行為,應該由代理人承擔責任,和無權代理的票據行為一樣,不適用被代理人追認的制度。

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68條;《民法通則》第63-70條;《合同法》第48-50條

第六條【非完全行為能力人簽章的效力】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票據上簽章的,其簽章無效,但是不影響其他簽章的效力。

注釋 本法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票據上簽章效力的問題進行了專門的規定,即兩類人的簽章無效。因為票據是具有高度流通性的有價證券,票據行為又是獨立的行為,所以非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簽章的無效,并不影響其他簽章的效力。同時,非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簽章的無效使得其無需承擔票據上的責任,但卻不能免除其應當承擔的相應的民法上的責任。

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46條;《民法通則》第11-14條

第七條【票據簽章】票據上的簽章,為簽名、蓋章或者簽名加蓋章。

法人和其他使用票據的單位在票據上的簽章,為該法人或者該單位的蓋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權的代理人的簽章。

在票據上的簽名,應當為該當事人的本名。

注釋 行為人的簽名是票據的絕對必要記載事項之一。對于自然人,簽章可以是手寫簽名,也可以是加蓋自己的印章,或簽名加蓋章,但應當注意的是必須使用自己的真實姓名,與身份證件上的名字相一致。對于法人或者其他使用票據的單位進行簽章,首先應該有該法人的蓋章,在實踐中應該加蓋法人的財務專用章,同時還應該加蓋法定代表人或者代理人的簽章。

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41-42、46條;《票據管理實施辦法》第13-17條;《支付結算辦法》第23、24條

第八條【票據金額的記載】票據金額以中文大寫和數碼同時記載,二者必須一致,二者不一致的,票據無效。

注釋 票據金額是票據上的必要記載事項,如果沒有將導致票據的無效。同時票據金額也有大小寫的區分,如不一致,也會導致票據的無效。

第九條【票據的記載事項及其更改】票據上的記載事項必須符合本法的規定。

票據金額、日期、收款人名稱不得更改,更改的票據無效。

對票據上的其他記載事項,原記載人可以更改,更改時應當由原記載人簽章證明。

注釋 票據是文義性的有價證券,要嚴格按照票據上的記載進行流通,所以票據上的記載內容十分重要,在記載時應當符合法律的規定。同時對于有些記載事項,法律規定不能夠進行更改,如票據金額、日期、收款人名稱,否則將導致票據的無效。對于需要進行更改的其他有關記載事項,應該符合法律規定的嚴格條件:(1)更改人必須是原記載人;(2)更改的內容屬于法律規定可以更改的內容;(3)更改應該符合法律規定的形式條件,即由原記載人進行簽章證明。

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6、43條;《支付結算辦法》第10、12、25條

第十條【票據的基礎關系】票據的簽發、取得和轉讓,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具有真實的交易關系和債權債務關系。

票據的取得,必須給付對價,即應當給付票據雙方當事人認可的相對應的代價。

注釋 [票據的基礎關系]

票據關系是基于票據行為發生在當事人之間的票據上的權利義務關系。基礎關系是指票據所賴以產生的民事基礎法律關系。基礎關系一般有三種:原因關系、資金關系和預約關系。原因關系一般是指授受票據的直接當事人之間基于授受票據的理由而產生的法律關系。資金關系是指匯票或者支票的付款人與出票人或者其他資金義務人之間建立的委托付款的法律關系。預約關系是指票據行為人與其相對人之間就票據行為,尤其是就票據的簽發或者轉讓所達成的一定的合意,也稱為票據預約。

[給付對價]

本條第2款規定的“對價”,為“雙方當事人認可的相對應的代價”,不應要求所給付的對價必須與票據本身所記載的金額等價。

對價指的是雙方認可的以金錢價值衡量的經濟上的代價。給付票據的一方應當已經或者按照約定將會取得對方給付的貨物、知識產權等可以經濟價值為衡量的標的,而相對方——取得票據的一方當事人,應當取得與其給付對方價值相當的票據記載面額價值。

[票據的無因性]

(1)無因性是票據行為的基本特性。票據行為效力具有獨立性,不受原因關系的影響。票據行為只要具備法定形式要件,就可產生法定效力,即使其原因關系不存在、內容發生變化、被撤銷或無效,票據債權債務關系也并不隨之改變。持票人行使票據權利時不負證明給付原因的責任。持票人只要能夠證明票據債務的真實成立與存續,即可以對票據債務人行使票據權利。

(2)要正確掌握票據無因性適用的除外情形:①持票人以非法方式取得票據,不享有票據權利。在持票人采用欺詐、脅迫、偷盜等違法方式取得票據或取得票據時具有惡意或重大過失的,該持票人并不享有票據權利。由此可見,持票人并非一定是票據權利人,只有正當持票人才是票據權利人。②在授受票據的直接當事人之間,票據原因關系影響票據行為效力。③持票人未支付合理對價,不享有優于其前手的票據權利。

票據是無因證券。票據關系以票據為載體,以基礎關系為前提,但票據關系又與其賴以建立的基礎關系相分離,票據關系的成立、有效并不以票據的基礎關系的成立、有效為必要,票據關系的存在與否并不以基礎關系(原因關系、資金關系、預約關系)的不成立、被撤銷、無效為轉移。票據也因此具有靈活性、流通性、兌現性、安全性,從而可以起到加快商品流通、促進市場經濟發展的作用。

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9、14條;《支付結算辦法》第22條

案例 風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與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行、河北寶碩股份有限公司借款擔保合同糾紛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報》2008年第2期)

案件適用要點:根據票據無因性理論,票據的基礎關系獨立于票據關系,票據基礎關系(包括票據原因關系)的效力不影響票據關系的效力。

第十一條【無對價的票據取得】因稅收、繼承、贈與可以依法無償取得票據的,不受給付對價的限制。但是,所享有的票據權利不得優于其前手的權利。

前手是指在票據簽章人或者持票人之前簽章的其他票據債務人。

第十二條【非法、惡意或重大過失取得票據的效力】以欺詐、偷盜或者脅迫等手段取得票據的,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于惡意取得票據的,不得享有票據權利。

持票人因重大過失取得不符合本法規定的票據的,也不得享有票據權利。

注釋 本條規定了取得票據但不享有票據權利的三種情形:(1)使用欺詐、盜竊或者脅迫等手段取得票據的;(2)明知是使用前述(1)中的方式取得的票據,出于惡意取得票據的;(3)因重大過失取得形式上不符合法律規定的票據的。

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5條

北京某有限公司與北京某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票據糾紛上訴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09〕一中民終字第10725號)

案件適用要點:依照《票據法》規定的方式,支付對價后取得的票據,為善意取得。持票人善意取得的票據,應當享有票據權利。

第十三條【票據抗辯】票據債務人不得以自己與出票人或者與持票人的前手之間的抗辯事由,對抗持票人。但是,持票人明知存在抗辯事由而取得票據的除外。

票據債務人可以對不履行約定義務的與自己有直接債權債務關系的持票人,進行抗辯。

本法所稱抗辯,是指票據債務人根據本法規定對票據債權人拒絕履行義務的行為。

注釋 [票據抗辯]

票據在出票后不斷流通,于是在票據關系中形成了一條鎖鏈關系。在每兩個相鄰的票據當事人之間,都有相應的原因關系存在。在相鄰的兩個當事人之間,如果債務人不履行相應的債務,債權人可以依據其債務不履行為抗辯理由提出抗辯,拒絕履行票據債務。但是如果是在持票人和票據債務人之間有其他的票據行為人出現,持票人并不知道票據債務人和持票人前手之間的抗辯事由,其不受這種抗辯事由的影響。但是此種情況也有例外,即持票人明知抗辯事由時,票據債務人可以抗辯,因為此時是持票人自愿承擔這種不利益的結果。

[票據抗辯的事由]

所謂票據抗辯的事由,是指法律規定票據債務人可以對票據債權人進行抗辯的情事。根據抗辯事由的不同,將票據的抗辯分為對人的抗辯和對物的抗辯。所謂對人的抗辯,即是基于人的事由發生的抗辯。票據債務人對持票人所行使的票據上對人的抗辯事由的行使條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與票據債務有直接債權債務關系并且不履行約定義務的;(2)以欺詐、偷盜或者脅迫等非法手段取得票據,或者明知有前列情形,出于惡意取得票據的;(3)明知票據債務人與出票人或者與持票人的前手之間存在抗辯事由而取得票據的;(4)因重大過失取得票據的;(5)其他依法不得享有票據權利的。

司法實踐中對票據上物的抗辯事由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欠缺法定必要記載事項或者不符合法定格式的;(2)超過票據權利時效的;(3)人民法院作出的除權判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4)以背書方式取得但背書不連續的;(5)其他依法不得享有票據權利的。

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0、15條

案例 廣州某有限公司與廣州市某科技有限公司票據利益返還請求權糾紛上訴案(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07〕穗中法民二終字第1300號)

案件適用要點:持票人明知出票人與持票人的前手之間存在有買賣合同基礎關系的抗辯事由,卻依然從其前手處取得票據的,出票人有權依法以其對持票人前手的抗辯事由對持票人進行抗辯。

第十四條【偽造和變造票據的效力】票據上的記載事項應當真實,不得偽造、變造。偽造、變造票據上的簽章和其他記載事項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票據上有偽造、變造的簽章的,不影響票據上其他真實簽章的效力。

票據上其他記載事項被變造的,在變造之前簽章的人,對原記載事項負責;在變造之后簽章的人,對變造之后的記載事項負責;不能辨別是在票據被變造之前或者之后簽章的,視同在變造之前簽章。

注釋 [票據偽造]

票據偽造是指假冒他人的名義,以行使票據上的權利為目的的票據行為。在此處需要指出的是偽造票據的舉證責任。本法沒有對偽造的票據簽章的舉證責任問題進行規定。根據《民事訴訟法》“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如果持票人主張該票據是被偽造的,則持票人負有舉證責任,而被偽造人并沒有義務對此進行舉證。但是如果簽章人認為該簽章的真實性是沒有問題的,而該簽章是被別人盜用的,則該簽章人應該承擔舉證責任。

[票據變造]

票據變造是指無票據記載事項變更權的人,以擴大行使票據權利為目的,對票據上除簽章外的有關事項進行變更,使票據權利義務的內容發生改變的行為。票據變造的構成要件有:必須是無權變更票據上記載事項的人所為的變更行為;必須是變更了票據上的記載事項,使得票據的權利義務的內容發生變化的行為。

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67條

《支付結算辦法》第14、213條

案例 新鄉市某有限公司與石家莊某股份有限公司等票據糾紛上訴案(河南省新鄉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10〕新民三終字第5號)

案件適用要點:以背書轉讓的匯票,背書應當連續。持票人以背書的連續,證明其匯票權利。背書連續,是指在票據轉讓中,轉讓匯票的背書人與受讓匯票的被背書人在匯票上的簽章依次前后銜接。若背書人中存在偽造、變造簽章背書的情形,不影響票據上其他真實簽章的效力,持票人仍享有票據權利。

第十五條【票據喪失及其救濟】票據喪失,失票人可以及時通知票據的付款人掛失止付,但是,未記載付款人或者無法確定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的票據除外。

收到掛失止付通知的付款人,應當暫停支付。

失票人應當在通知掛失止付后三日內,也可以在票據喪失后,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公示催告,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注釋 [票據喪失]

票據喪失是指持票人并非出于本人的意愿而喪失對票據的占有。票據的喪失分為票據的絕對喪失和票據的相對喪失。絕對喪失是指票據本身就不存在了,又稱為票據的滅失;相對喪失是指持票人將票據丟失或者因為被盜竊而喪失了票據的占有。

[票據喪失的補救方式]

對于票據的喪失有三種補救方式:

(1)掛失止付。掛失止付是指喪失票據的人將票據喪失的事實通知票據的付款人,并且要求付款人停止支付票據款項的一種票據喪失的補救辦法。

(2)公示催告。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根據喪失票據的人的申請,以公告的方法,告知并且催告利害關系人在指定的期限內,向人民法院申報票據權利,如果不申報權利,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宣告票據無效的判決。

(3)訴訟方式。喪失票據的人在喪失票據以后,以付款人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同時喪失票據的人應該提供證據證明自己是票據權利的享有者,證明票據的記載內容和喪失票據的事實,并向票據上應該負責的任何當事人請求補償,法院可以要求原告提供相應的擔保,防止被告因為票據上的其他人主張權利而受到不利益。

鏈接 《民事訴訟法》第195-200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4-39條;《票據管理實施辦法》第19-21條;《支付結算辦法》第48-51、71、113條

第十六條【行使或保全票據權利的場所和時間】持票人對票據債務人行使票據權利,或者保全票據權利,應當在票據當事人的營業場所和營業時間內進行,票據當事人無營業場所的,應當在其住所進行。

注釋 行使或者保全票據權利的時間應該在票據當事人的營業時間內。該營業時間是指作為付款人的金融機構的對外的營業時間。如果是其他情況,可以依據《民法通則》中有關時間的規定進行處理。

行使或者保全票據權利的場所應該在票據當事人的營業場所,如果沒有營業場所,則應該在當事人的住所進行。此處當事人的營業場所,具體指付款人的營業場所。對于付款人的營業場所及其住所的確定,應該參照《民法通則》中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第十七條【票據時效】票據權利在下列期限內不行使而消滅:

(一)持票人對票據的出票人和承兌人的權利,自票據到期日起二年。見票即付的匯票、本票,自出票日起二年;

(二)持票人對支票出票人的權利,自出票日起六個月;

(三)持票人對前手的追索權,自被拒絕承兌或者被拒絕付款之日起六個月;

(四)持票人對前手的再追索權,自清償日或者被提起訴訟之日起三個月。

票據的出票日、到期日由票據當事人依法確定。

注釋 此條規定的是票據權利時效,這與《民法通則》中規定的訴訟時效有所不同。訴訟時效經過后,當事人喪失勝訴的權利,失去了法律強制執行的效力,但是當事人的實體權利并沒有喪失;而在票據權利時效中,當事人喪失的是實體權利,即當事人從根本上喪失了該項權利,無法再請求任何保護。

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3、16、18、20條;《支付結算辦法》第255條

案例 何某與伍某等涉外票據追索權糾紛上訴案(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04〕粵高法民四終字第226號)

案件適用要點:持票人對支票出票人的權利,自出票日起六個月不行使而消滅,超過票據權利時效后,持票人喪失對出票人的權利。

第十八條【票據利益的返還請求權】持票人因超過票據權利時效或者因票據記載事項欠缺而喪失票據權利的,仍享有民事權利,可以請求出票人或者承兌人返還其與未支付的票據金額相當的利益。

注釋 [利益返還請求權]

所謂利益返還請求權,是指持票人因為超過票據權利時效或者因為票據記載事項欠缺而喪失票據權利,仍然享有民事權利,可以依法請求出票人或者承兌人返還其未支付的票據金額的利益。此處利益返還請求權并不是票據權利,而是票據法上的權利。票據權利是指持票人向票據債務人請求支付票據金額的權利,包括了付款請求權和追索權。票據法上的權利不是票據權利,而是根據《票據法》的規定所產生的具體的權利。因為在當事人由于票據權利超過時效或者記載事項欠缺而無法得到票據金額時,僅僅依靠民法上的救濟并不能夠很好地保護其利益,因此在《票據法》上規定了利益返還請求權,使得當事人的利益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

[行使利益返還請求權的要件]

行使利益返還請求權的要件為:請求權人是持票人;票據上的權利是合法的權利;持票人無法實現票據利益是因為行使票據權利超過了時效或者是票據上的記載事項欠缺;由于持票人無法行使票據權利使得出票人或者承兌人得到了額外的利益。

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6條

案例 江蘇某有限公司與中國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某支行票據利益返還請求權糾紛上訴案(浙江省衢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09〕浙衢商終字第323號)

案件適用要點:持票人因超過票據權利時效或者因票據記載事項欠缺而喪失票據權利的,仍享有民事權利,可以請求出票人或者承兌人返還其與未支付的票據金額相當的利益。持票人因自身原因未及時行使上述票據權利,導致票據權利的喪失,但持票人可以請求出票人或承兌人返還與票據金額相當的利益。

第二章 匯票

第一節 出票

第十九條【匯票的定義和種類】匯票是出票人簽發的,委托付款人在見票時或者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

匯票分為銀行匯票和商業匯票。

注釋 在匯票法律制度中,基本當事人有三方,包括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此外,匯票在流通過程中還可以有其他的非基本當事人,如背書人、承兌人等。

匯票的種類可以有銀行匯票和商業匯票。銀行匯票是指出票銀行簽發的,由其在見票時按照實際結算金額無條件支付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在我國,根據銀行匯票的用途,又分為現金銀行匯票和轉賬銀行匯票。現金銀行匯票在出票金額前填寫“現金”字樣,并且只有在申請人和收款人都為個人時才能夠使用。轉賬銀行匯票只能夠用于轉賬方式付款。商業匯票是指銀行以外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等簽發的匯票。根據商業匯票的承兌人不同,商業匯票又可以分為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兩種。我國對于商業匯票的管理比較嚴格,只有在銀行開立存款賬戶的法人及其他組織之間才能夠使用商業匯票,個人是不能夠使用商業匯票的。

鏈接 《支付結算辦法》第53-54、72-74條

第二十條【出票的定義】出票是指出票人簽發票據并將其交付給收款人的票據行為。

注釋 本條規定了出票的定義,其包括簽發票據和交付票據兩個行為。簽發票據是指記載法定內容并且簽章的行為;交付票據是指基于出票人自己的意思將票據轉移為他人占有的事實。如果在票據簽發完畢,交付之前非出于當事人自己的意思轉移了票據的占有,此時并不認為出票行為已經完成。

鏈接 《支付結算辦法》第55、75條

第二十一條【出票行為的有效條件】匯票的出票人必須與付款人具有真實的委托付款關系,并且具有支付匯票金額的可靠資金來源。

不得簽發無對價的匯票用以騙取銀行或者其他票據當事人的資金。

注釋 [票據的資金關系]

票據的資金關系是指發生于出票人和付款人之間、出票人和承兌人之間的一種基礎關系。在出票人和付款人之間應該有資金關系,一方面付款人應該存有出票人足量的資金;另一方面,付款人可以對該資金憑借票據進行處分。

本條第2款規定的目的在于防止出現出票人和收款人在沒有真實的基礎關系和相互的資金關系的前提下,惡意串通騙取銀行的資金,使銀行遭受損失的情形,或者防止借票據騙取其他人的信用,使票據的信用度下降,危害整個票據法律制度的情形。

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4條

第二十二條【匯票的絕對必要記載事項】匯票必須記載下列事項:

(一)表明“匯票”的字樣;

(二)無條件支付的委托;

(三)確定的金額;

(四)付款人名稱;

(五)收款人名稱;

(六)出票日期;

(七)出票人簽章。

匯票上未記載前款規定事項之一的,匯票無效。

注釋 [匯票上記載事項的種類]

匯票上記載的事項分為絕對必要記載事項、相對必要記載事項、任意記載事項、不發生票據法上效力的記載事項和不得記載事項。本條第1款中記載的七項內容都是屬于匯票的絕對必要記載事項。

[絕對必要記載事項]

所謂絕對必要記載事項,是指在法律上應該記載的事項,如果在出票時沒有相應的記載,則該票據就無條件地歸于無效。絕對必要記載事項分述如下:(1)表明“匯票”的字樣。本法規定于匯票的本身上方印有“匯票”的字樣,將其作為標題,而不能印制在粘單上。(2)無條件支付的委托。無條件支付是指付款人在見票后進行無條件的支付。而且這種無條件支付是一次性支付,不能分期支付。在票據上,一般是使用“憑票付款”或者“請于到期日無條件支付”的字樣來表示。(3)確定的金額。票據上的金額必須確定,如果不確定,則票據無效;同時,在票據上記載金額的大小寫數字也應該一致,如果大小寫的數字不一致,則該票據也是無效。(4)付款人名稱。付款人是票據出票人委托支付票據金額的人。(5)收款人名稱。收款人的姓名是必須記載的事項。我國不允許無記名的匯票。(6)出票日期。出票日期是指匯票簽發的日期。簽發的日期和匯票轉移交付的日期之間不一致的,應該以匯票簽發的日期為準。(7)出票人簽章。根據本法第7條的規定,簽章可以是簽名、蓋章或者是簽名加蓋章。在票據上簽章的人通常情況下是一個人,但是在數人簽章的情況下,應該由此數人對票據上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6條;《票據管理實施辦法》第17條;《支付結算辦法》第25、56、78條

第二十三條【匯票的相對必要記載事項】匯票上記載付款日期、付款地、出票地等事項的,應當清楚、明確。

匯票上未記載付款日期的,為見票即付。

匯票上未記載付款地的,付款人的營業場所、住所或者經常居住地為付款地。

匯票上未記載出票地的,出票人的營業場所、住所或者經常居住地為出票地。

注釋 [相對必要記載事項]

本條規定的是相對必要記載事項,即一般情況下,當事人應當記載該事項,而且應當記載清楚、明確;在當事人出票時沒有對上述事項進行記載時,應該依照法律的規定進行補充,使其清楚、明確。本條第2至4款就是對其進行補充的規定。

[付款日期]

付款日期是指匯票上記載的應當支付匯票金額的日期,也就是到期日。如果在匯票上沒有付款日期的記載,則持票人可以隨時要求付款,付款人見到票據應當立即付款。

[付款地]

付款地是指匯票上記載的支付匯票票據金額的地點。如果匯票上沒有付款地的記載,則付款人的營業場所、住所、經常居住地為付款地。

[出票地]

出票地是指匯票上記載的出票行為的地點。同付款地點相同,如果匯票上沒有記載出票地點,則出票人的營業場所、住所、經常居住地為出票地。

上述補充規定的付款地和出票地的確定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進行。

[票據付款地]

票據付款地就是《民事訴訟法》中的票據支付地。《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6條第2款分別對匯票、本票和支票的“支付地”作出了明確的解釋;第7條對適用“票據支付地”確定管轄的情況作了限制性解釋,即因非票據權利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排除了“票據支付地”人民法院對因非票據權利糾紛提起的訴訟的管轄權,以增強管轄的確定性,減少或者避免票據糾紛案件的管轄爭議。

鏈接 《支付結算辦法》第52條

第二十四條【不具票據上效力的記載事項】匯票上可以記載本法規定事項以外的其他出票事項,但是該記載事項不具有匯票上的效力。

注釋 本條規定的是所作記載不發生票據法上效力的事項。該記載事項雖然不發生票據法上的效力,但其可能發生其他的法律上的效力,如產生民法上的效力,以此記載作為證明合同存在的依據等。

鏈接 《支付結算辦法》第25條

第二十五條【付款日期的記載形式】付款日期可以按照下列形式之一記載:

(一)見票即付;

(二)定日付款;

(三)出票后定期付款;

(四)見票后定期付款。

前款規定的付款日期為匯票到期日。

注釋 [付款日期的方式]

付款日期就是指票據上記載的付款人應當履行其義務的日期,也就是在匯票上記載的應當付款的日期。

對于匯票的付款日期,本條規定了以下四種不同的方式:

(1)見票即付。見票即付是指付款人在見到匯票時應當立即付款的一種方式。這種匯票通常稱為即期匯票。

(2)定日付款。定日付款是指付款人應當按照匯票上記載的指定日期向持票人付款。

(3)出票后定期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是指在出票時確定一定的期間,在該期間經過以后,最后一天就是票據的到期日。

(4)見票后定期付款。見票后定期付款是指在見到匯票以后的確定的一定期限內付款。該一定期限是在出票時就確定了的,而不是在見到匯票以后再確定的。

還需注意的是,本法第23條對付款日期作了補充規定,即如果匯票上沒有記載付款日期,應當視為見票即付的匯票。

第二十六條【出票的效力】出票人簽發匯票后,即承擔保證該匯票承兌和付款的責任。出票人在匯票得不到承兌或者付款時,應當向持票人清償本法第七十條、第七十一條規定的金額和費用。

注釋 出票人在進行了出票行為以后,應該承擔保證匯票能夠得到承兌和付款的責任。擔保承兌是指匯票在到期日前未獲得承兌時,持票人可以在作成拒絕承兌證書以后,向出票人行使追索權,請求償還票據款項。擔保付款是指在票據到期不能得到付款時,出票人應負償還責任。

鏈接 《支付結算辦法》第210條

第二節 背書

第二十七條【匯票權利轉讓】持票人可以將匯票權利轉讓給他人或者將一定的匯票權利授予他人行使。

出票人在匯票上記載“不得轉讓”字樣的,匯票不得轉讓。

持票人行使第一款規定的權利時,應當背書并交付匯票。

背書是指在票據背面或者粘單上記載有關事項并簽章的票據行為。

注釋 [背書]

背書是指在票據背面或者粘單上記載有關事項并且簽章的票據行為。通過背書可以將票據上記載的權利轉讓給他人行使,或者將一定的票據權利授予他人行使。背書的主要特點是:背書是一種附屬票據行為,是持票人所為的一種要式法律行為,背書的主要目的在于轉讓票據上的權利。

在匯票持有人背書轉讓匯票權利時,按照本條第3款的規定,應當按照法律的規定進行有關的記載,并且將該匯票進行交付。如果背書人不愿意將此匯票繼續背書流通下去,可以在匯票的背面記載“不得轉讓”的字樣,此匯票就屬于不能夠背書轉讓的匯票。此種匯票在一般情況下是不能夠繼續轉讓的,如果被背書人繼續轉讓此匯票,則原背書人對在記載“不得轉讓”的字樣以后取得票據的權利人不承擔義務,以此限制票據的流通性,保護當事人的利益。

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48、49、53條;《票據管理實施辦法》第24條;《支付結算辦法》第18條

上海某有限公司與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某分行票據追索權糾紛上訴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07〕滬高民二(商)終字第51號)

案件適用要點:《支付結算辦法》第30條明確了出票人的記載應是:“票據出票人在票據正面記載‘不得轉讓’字樣的,票據不得轉讓。”由此可見,票據的正面是出票人記載法定事項和簽章處,票據背面背書人欄是背書人背書簽章和依法記載法定事項處,并非出票人記載法定事項處。出票人在匯票背書欄內表明“不得轉讓”事項的記載,只具有背書人記載的效力,對出票人而言無相應的票據記載意義,不具有記載效力。

第二十八條【粘單】票據憑證不能滿足背書人記載事項的需要,可以加附粘單,粘附于票據憑證上。

粘單上的第一記載人,應當在匯票和粘單的粘接處簽章。

注釋 一般情況下,背書應該記載在匯票的背面。但是由于背書欄過小,在匯票上無法記載所有的事項,所以應該允許背書人在背書時另外增加紙張,即粘單。但是由于票據是嚴格的文義性的有價證券,所以對票據的形式和記載的事項有嚴格的要求,不能夠隨便增加。

本條第2款就規定在增加粘單時,粘單上第一個記載的人應該在匯票和粘單之間的連接處簽章,以此證明粘單的有效性。

鏈接 《支付結算辦法》第34條

第二十九條【背書的記載事項】背書由背書人簽章并記載背書日期。

背書未記載日期的,視為在匯票到期日前背書。

注釋 本法上的票據行為是要式法律行為,應該嚴格依照法律規定的形式進行。所以在背書時,背書人的簽章是絕對必要記載的事項,如果缺少,則會導致該背書行為無效。本法第30條也有類似的規定。

背書日期是相對必要記載事項,在一般情況下,應該進行記載。如果背書人沒有進行記載,并不發生背書無效的法律效果,而是根據法律進行推定。依照本條第2款的規定,在背書時沒有記載日期的,可以推定為在到期日前背書,從而保護了背書的有效性和流通性。另外,通過推定背書的日期有效,可以判斷背書的連續性,以此證明持票人是正當的權利人。

第三十條【記名背書】匯票以背書轉讓或者以背書將一定的匯票權利授予他人行使時,必須記載被背書人名稱。

第三十一條【背書的連續】以背書轉讓的匯票,背書應當連續。持票人以背書的連續,證明其匯票權利;非經背書轉讓,而以其他合法方式取得匯票的,依法舉證,證明其匯票權利。

前款所稱背書連續,是指在票據轉讓中,轉讓匯票的背書人與受讓匯票的被背書人在匯票上的簽章依次前后銜接。

注釋 連續背書的效力指持票人以背書的連續,證明其票據權利。“依次前后銜接”是指前一次背書轉讓的被背書人是后一次背書轉讓的背書人。所以如果持票人所持的票據是連續背書的,則推定其為票據的正當權利人;付款人在接到付款提示時,只要票據是連續背書的,則票據的付款人可以不再要求其提供其他證據證明其是正當的權利人。如果票據持票人不是票據的真正的權利人,但是只要其連續背書,在付款人沒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情況下,付款人可以不承擔責任。

本條還規定了對于不是通過背書轉讓方式取得票據的情況的證明事項。如果不是通過背書轉讓的方式取得票據的,則應該提供其他合法的證據證明持票人是合法的票據權利人。在此處,不是通過背書轉讓的方式取得票據的情況一般可以有:通過繼承、公司合并、贈與等方式。在此種情況下,一般是無法通過連續背書的方式證明持票人是正當的權利人,必須通過其他方式來證明。此種方法和民法上的一般的權利證明的方法是一樣的。

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50條;《支付結算辦法》第33條

杭州某有限公司訴蕪湖市某有限公司等票據權利案(安徽省巢湖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06〕巢民二終字第74號)

案件適用要點:持票人是以背書連續,證明自己享有票據權利,無需提供其他證據,票據債務人也不得要求持票人另外舉證,除非有惡意或者重大過失存在的場合。

第三十二條【后手及其責任】以背書轉讓的匯票,后手應當對其直接前手背書的真實性負責。

后手是指在票據簽章人之后簽章的其他票據債務人。

注釋 [前手與后手]

本條第2款對后手的概念作了規定。與其相對應,在《票據法》上,前手是指在票據簽章人或者持票人之前簽章的其他票據債務人。前手和后手在票據關系中是相對而言的,在同一票據的流通過程中,一個票據關系人可以同時具有票據的前手和后手兩個身份。

本條第1款規定了票據的后手應該對其直接前手背書的真實性負責。所謂背書的真實性,是指背書人應當依法為背書行為,不得對票據進行偽造和變造。

[后手未盡到審查義務的責任]

后手在本條規定的責任中,應當審查其直接前手的簽名是不是偽造的或者有變造的行為。如果直接后手對于其前手的簽章沒有盡到審查義務,或者是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導致其取得票據,則直接后手就應該承擔責任,不得享有票據權利。

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某支行與溫州市某工程建設指揮部等票據損害賠償糾紛上訴案(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06〕浙民二終字第254號)

案件適用要點:根據《票據法》第32條的規定,以背書轉讓的匯票,后手應當對其直接前手背書的真實性負責。若前手的印章、公司都是虛假,但后手在其能力范圍內應該能審查的,但沒有審查出來,存在一定過錯。在發現前手虛假行為后,也未及時報案,給持票人造成損失的,后手也應承擔相應賠償責任。

第三十三條【附條件背書、部分背書、分別背書的效力】背書不得附有條件。背書時附有條件的,所附條件不具有匯票上的效力。

將匯票金額的一部分轉讓的背書或者將匯票金額分別轉讓給二人以上的背書無效。

注釋 本條第1款規定了背書轉讓票據時,不能夠附條件。如果在背書中附有條件,被背書人可以取得票據權利,只是所附的條件不發生匯票上的效力,即所記載的條件視為沒有記載。

第2款規定匯票金額不能夠分為幾部分轉讓或者轉讓給不同的數人,否則該票據行為無效,被背書人當然無法取得票據權利。這與本條第1款規定的附條件背書的效力是不同的。

第三十四條【背書人的禁止行為】背書人在匯票上記載“不得轉讓”字樣,其后手再背書轉讓的,原背書人對后手的被背書人不承擔保證責任。

注釋 在背書中當事人可以記載相應的事項,如果當事人不想讓此匯票繼續流通轉讓,則背書人可以在背書中記載“不得轉讓”的字樣,禁止轉讓。但此后該票據還是可以依法背書轉讓的,只是背書人對于禁止背書轉讓以后再取得票據的人不承擔保證責任。也就是說背書人只是對其直接的被背書人承擔保證責任,而對于其他在其以后以背書方式取得票據的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

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48、53、54條;《支付結算辦法》第30條

第三十五條【委托收款背書和質押背書及其效力】背書記載“委托收款”字樣的,被背書人有權代背書人行使被委托的匯票權利。但是,被背書人不得再以背書轉讓匯票權利。

匯票可以設定質押;質押時應當以背書記載“質押”字樣。被背書人依法實現其質權時,可以行使匯票權利。

注釋 [委托收款背書]

委托收款背書,簡稱委托背書,是指持票人以委托收款為目的所作的一種背書。委托背書時一定要在匯票中記載相應的“委托收款”的字樣。在記載了“委托收款”字樣后,被背書人就無法轉讓此票據權利,而只能夠根據背書人的委托和授權,代替背書人行使被委托的票據權利。

[設質背書]

設質背書是指背書人以票據權利設定質權為目的所作的背書。在進行設質背書時,應該在票據上記載“質押”的字樣。一旦在票據上設定質權,則被背書人因為設質背書而取得了質權,作為債權的擔保。此時擔保的效力和《擔保法》中質權的效力是一致的。

[轉讓背書和非轉讓背書]

背書可以分為轉讓背書和非轉讓背書。前者是以轉讓票據權利為目的;后者不以轉讓票據權利為目的,而以將票據權利授予他人行使為目的。通常的背書為轉讓背書,比如為買賣、贈與、還債、貼現等目的將票據背書轉讓他人。由于票據行為具有無因性,轉讓背書的目的通常在票據上無需記載。根據本條的規定,非轉讓背書是指“委托收款背書”和“質押背書”。“委托收款背書”又稱“托收背書”,常見于轉賬票據的持票人對其開戶銀行的委托。當然這并不排除委托收款背書在其他場合的存在,比如持票人委托精通票據業務的單位或個人代其行使票據上的權利時,也需要按照《票據法》的規定作“委托收款背書”。在以票據進行質押的場合,質押權人必須占有票據,以確保當主債權債務到期,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質押權人可以就該票據實現其質押權。票據質押在擔保制度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質押權人取得票據的方式不能是簡單的“交付”,而應當通過“背書”(主要指記名票據的質押),這就要求質押人應在票據上作“質押背書”。由于非轉讓背書有其特殊的目的,法律要求應在票據上明確記載“委托收款”字樣或者“質押”字樣,以與“轉讓背書”相區別。

鏈接 《物權法》第223-225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54、55條;《擔保法》第75-77、80條

第三十六條【不得背書轉讓的情形】匯票被拒絕承兌、被拒絕付款或者超過付款提示期限的,不得背書轉讓;背書轉讓的,背書人應當承擔匯票責任。

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3、58條;《支付結算辦法》第31條

第三十七條【背書人的責任】背書人以背書轉讓匯票后,即承擔保證其后手所持匯票承兌和付款的責任。背書人在匯票得不到承兌或者付款時,應當向持票人清償本法第七十條、第七十一條規定的金額和費用。

注釋 本條規定的是背書的權利擔保效力。在背書人背書轉讓匯票以后,即承擔保證其后手所持有的匯票能夠得到承兌和付款的責任。如果在后手所持有的匯票沒有得到承兌或者付款時,持票人可以向背書人行使追索權。但是應該注意的是背書人的保證責任只是針對其后手承擔的且其保證責任可以因為在背書時記載了“不得轉讓”的字樣而免除。對于背書人后手行使追索權的范圍,根據本法第70、71條的規定辦理。

鏈接 《支付結算辦法》第211條

第三節 承兌

第三十八條【承兌的定義】承兌是指匯票付款人承諾在匯票到期日支付匯票金額的票據行為。

注釋 承兌是匯票特有的行為。因為在本票中,付款人就是出票人,所以無需承兌;在支票中,銀行或者其他法定的金融機構是付款人,且支票是見票即付的票據,所以也無需承兌。

第三十九條【定日付款或出票后定期付款的匯票的提示承兌】定日付款或者出票后定期付款的匯票,持票人應當在匯票到期日前向付款人提示承兌。

提示承兌是指持票人向付款人出示匯票,并要求付款人承諾付款的行為。

第四十條【見票后定期付款匯票的提示承兌】見票后定期付款的匯票,持票人應當自出票日起一個月內向付款人提示承兌。

匯票未按照規定期限提示承兌的,持票人喪失對其前手的追索權。

見票即付的匯票無需提示承兌。

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9條;《支付結算辦法》第80條

第四十一條【付款人的承兌期間】付款人對向其提示承兌的匯票,應當自收到提示承兌的匯票之日起三日內承兌或者拒絕承兌。

付款人收到持票人提示承兌的匯票時,應當向持票人簽發收到匯票的回單。回單上應當記明匯票提示承兌日期并簽章。

注釋 本條規定了承兌的時間和必要的手續。本條第1款中明確的規定了承兌的時間是:付款人收到提示承兌的匯票之日起3日內。匯票承兌的時間,是指持票人向付款人提示承兌以后,付款人決定是否承兌的考慮時間。本條第 2款規定了承兌的必要的手續———付款人需要簽發收到匯票的回單。回單制作的時間是付款人收到持票人提示承兌的匯票時;回單簽發的對象是持票人;回單上記載的事項是匯票提示承兌的日期和承兌人簽章。匯票回單的制作,證明持票人是真正的權利人,而付款人只是臨時占有匯票的人。

鏈接 《支付結算辦法》第81、83條

第四十二條【承兌的記載】付款人承兌匯票的,應當在匯票正面記載“承兌”字樣和承兌日期并簽章;見票后定期付款的匯票,應當在承兌時記載付款日期。

匯票上未記載承兌日期的,以前條第一款規定期限的最后一日為承兌日期。

鏈接 《支付結算辦法》第84條

第四十三條【承兌不得附有條件】付款人承兌匯票,不得附有條件;承兌附有條件的,視為拒絕承兌。

注釋 在我國承兌是無條件的。如果在承兌時附加了條件,則該承兌視為拒絕承兌。所謂附條件,就是以將來不確定發生的事件作為確定法律行為是否生效的條件,可以有停止條件和解除條件之分。如果在承兌時附加了條件,則承兌的效力是不確定的,還取決于將來的條件是否發生這個因素,這種不確定性和承兌需要確定票據權利人的權利的目的是不一致的,所以承兌是不能夠附加條件的。

鏈接 《支付結算辦法》第85條

第四十四條【付款人承兌后的責任】付款人承兌匯票后,應當承擔到期付款的責任。

第四節 保證

第四十五條【匯票保證】匯票的債務可以由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

保證人由匯票債務人以外的他人擔當。

注釋 所謂票據保證,就是票據債務人以外的人,為擔保票據債務的履行,以負擔同一內容的票據債務為目的,在票據上記載有關事項并且簽章,然后將票據交給請求保證之人的一種附屬票據行為。在本法中規定了匯票和本票的保證制度,對于支票,由于其是以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為付款人的票據,而且在我國,銀行和金融機構的信用是足夠的,所以一般不使用保證制度。對于保證人的擔任,本條明確規定是由匯票債務人以外的第三人擔任,所以在票據上簽章的背書人和出票人等票據債務人是不能夠進行保證的。除此以外,保證還有以下特點:保證是一種附屬票據行為;保證是以擔保票據債務履行為目的的票據行為;保證必須在票據上記載,如果在匯票以外進行記載,則不發生票據法上保證的效力,而僅僅發生民法上保證的效力。

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60-62條;《票據管理實施辦法》第12條;《支付結算辦法》第35條

第四十六條【匯票保證的記載事項】保證人必須在匯票或者粘單上記載下列事項:

(一)表明“保證”的字樣;

(二)保證人名稱和住所;

(三)被保證人的名稱;

(四)保證日期;

(五)保證人簽章。

注釋 根據本條的規定,匯票的保證應該記載在匯票或者粘單上面,一般來講,如果是對于出票人、承兌人的保證,則應該記載在匯票的正面;如果是對于背書人的保證,則應該記載在匯票的背面。

鏈接 《票據管理實施辦法》第23條;《支付結算辦法》第35條

第四十七條【未記載事項的處理】保證人在匯票或者粘單上未記載前條第(三)項的,已承兌的匯票,承兌人為被保證人;未承兌的匯票,出票人為被保證人。

保證人在匯票或者粘單上未記載前條第(四)項的,出票日期為保證日期。

注釋 本條是對前一條規定中第3、4兩項內容的補充規定。根據本法第46條第3項中的規定,在票據的保證中應該記載被保證人的名稱,但是根據本條第1款的規定來看,在票據保證中被保證人的名稱不是票據保證中的絕對必要記載事項,而是相對必要記載事項。根據本條的規定,如果在票據上記載了票據保證的相關內容,但是沒有記載有關的被保證人,如果該票據是已經承兌過的,則承兌人是票據上的第一債務人,所以票據保證的效力自然直接指向票據承兌人;如果票據還沒有進行承兌,則出票人是票據的最終的債務人,則票據保證中的被保證人應該是該票據的出票人。

根據本條第2款的規定來看,本法第46條第4項同樣也不是票據保證中的絕對必要記載事項,因為在本款中規定,如果在票據保證中沒有記載相應的保證日期,則出票日期視為保證日期。作出這樣的規定,可以使得票據保證日期盡量向前提,以便使更多的債務人受益,同時也使票據債權人能夠得到及時的保證。

第四十八條【票據保證不得附有條件】保證不得附有條件;附有條件的,不影響對匯票的保證責任。

第四十九條【票據保證人的責任】保證人對合法取得匯票的持票人所享有的匯票權利,承擔保證責任。但是,被保證人的債務因匯票記載事項欠缺而無效的除外。

注釋 票據保證責任具有從屬性和獨立性。票據保證的從屬性表現在:保證人的保證責任從屬于或者決定于被保證人的責任。如果被保證人是承兌人,則保證人同樣承擔承兌的責任;如果被保證人是出票人或者背書人,則保證人就應該承擔票據擔保承兌和付款的責任。票據保證人的獨立性表現在:如果票據債務人的債務在實質上由于種種的原因導致無效,但保證人在票據上進行了相關的票據保證的記載,即使在民事上的基礎的關系無效,票據保證人仍然應該承擔保證責任。

根據本條的規定,被保證人如果在票據應當記載的事項沒有記載完畢時,所持有的票據是無效的票據,因此被保證人的保證責任也就不再具體地承擔。

第五十條【保證人和被保證人的連帶責任】被保證的匯票,保證人應當與被保證人對持票人承擔連帶責任。匯票到期后得不到付款的,持票人有權向保證人請求付款,保證人應當足額付款。

注釋 根據本條的規定,保證人承擔的是和被保證人一樣的責任,而且保證人和被保證人承擔的是連帶責任。具體講就是:(1)保證人和被保證人承擔的責任,在債務的種類、數量、性質上是一致的,沒有什么具體的區別。(2)保證人不享有先訴抗辯權。如果票據債務人不能夠及時地履行自己的債務,票據債權人可以向票據債務人直接請求票據權利,或者是直接向票據保證人要求其承擔票據保證的責任,而不必要求票據權利人必須首先向票據債務人請求以后才能夠向票據保證人請求承擔保證責任。票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的具體方式是根據票據上的記載,對票據債權人進行足額的付款。

《支付結算辦法》第212條

案例 上海某有限公司與上海銀行某支行等票據追索權糾紛上訴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04〕滬高民二(商)終字第229號)

案件適用要點:因匯票到期被拒絕付款,持票人有權向背書人行使追償權,擔保人為背書人提供票據擔保的,應當與背書人對持票人的損失承擔連帶責任。

第五十一條【共同保證人的連帶責任】保證人為二人以上的,保證人之間承擔連帶責任。

第五十二條【保證人的追索權】保證人清償匯票債務后,可以行使持票人對被保證人及其前手的追索權。

注釋 票據保證人的追索權和民法上保證人的請求權是一致的,雖然兩者之間還是有區別的,不過仍然可以借助民法上的概念來理解票據法上的保證人的追索權。在票據法上,如果持票人向保證人要求承擔保證責任,保證人支付了所有的票據金額,取得了匯票以后,保證人就是當時的票據的持有者。在此情況下,保證的債務已經消滅,但是保證人為消滅票據債務而支付了相當于票據金額的資金,應該向被保證人要求償還。同時,由于票據行為的原因,在保證人所保證的被保證人之前簽章的背書人、出票人、保證人等等都應當對其后手承擔票據被付款或者承兌的責任,所以此時保證人可以向被保證人前手行使追索權。

第五節 付款

第五十三條【提示付款的期限】持票人應當按照下列期限提示付款:

(一)見票即付的匯票,自出票日起一個月內向付款人提示付款;

(二)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或者見票后定期付款的匯票,自到期日起十日內向承兌人提示付款。

持票人未按照前款規定期限提示付款的,在作出說明后,承兌人或者付款人仍應當繼續對持票人承擔付款責任。

通過委托收款銀行或者通過票據交換系統向付款人提示付款的,視同持票人提示付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59條;《票據管理實施辦法》第26條;《支付結算辦法》第36-37、57條

第五十四條【付款人當日足額付款】持票人依照前條規定提示付款的,付款人必須在當日足額付款。

第五十五條【匯票簽收】持票人獲得付款的,應當在匯票上簽收,并將匯票交給付款人。持票人委托銀行收款的,受委托的銀行將代收的匯票金額轉賬收入持票人賬戶,視同簽收。

注釋 [持票人收款]

持票人在收到了票據金額之后,應當承擔相應的義務:首先應該在票據上進行簽收,然后將票據交給付款人。具體而言:持票人在取得付款以后,應該在票據上記載收到票據金額的內容,表明其收到了全部的票據金額。同時,交回票據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義務,因為如果不交回票據,當持票人將票據丟失或者再次惡意使用匯票時,付款人難免再次承擔責任,對于付款人極為不利。

[委托銀行收款]

本條規定通過委托銀行收款的,接受委托的銀行將代收的匯票金額轉賬收入持票人的賬戶時,視為簽收。具體的講就是持票人委托銀行向付款人提示付款,付款人付款以后,受委托的銀行將代持票人收取的匯票票款收入持票人的賬戶后,實質上就是相當于受委托的銀行代替持票人在匯票上簽章了。這樣的規定是為了方便持票人,不用親自前往付款人所在地點進行簽收。

鏈接 《票據管理實施辦法》第25條

第五十六條【收款銀行和受托付款銀行的責任】持票人委托的收款銀行的責任,限于按照匯票上記載事項將匯票金額轉入持票人賬戶。

付款人委托的付款銀行的責任,限于按照匯票上記載事項從付款人賬戶支付匯票金額。

鏈接 《支付結算辦法》第240條

第五十七條【付款人的審查義務】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付款時,應當審查匯票背書的連續,并審查提示付款人的合法身份證明或者有效證件。

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以惡意或者有重大過失付款的,應當自行承擔責任。

注釋 [形式性的審查]

在付款審查時,對于匯票背書的連續性應當作形式性的審查,如果匯票上的背書人與被背書人之間的簽章是前后連續的,付款人應當向持票人付款。如果在背書的連續性上發生問題的,付款人可以拒絕付款。對于背書的連續性的實質上的情況,付款人沒有義務進行審查,因為票據僅僅以背書的連續性的形式來證明持票人是正當的權利人。在對提示付款人的合法身份證件或者是有效證件的審查上,應該進行嚴格的審查,防止假冒。

[票據付款人的責任]

本條第2款中規定了如果票據付款人沒有盡到此義務時,應該承擔的責任。一種是付款人有故意的情形,另一種是付款人有重大過失的情形。在這兩種情況下,當付款人進行了付款時,應當自行承擔責任。也就是盡管付款人已經進行了付款,但是其不能夠因為此次付款的行為而免除了其票據的責任。

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69、70條;《票據管理實施辦法》第18條;《支付結算辦法》第17條

案例 某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某支行與歐某等票據損害賠償糾紛再審案(江西省宜春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07〕宜中民再終字第7號)

案件適用要點:銀行匯票的代理付款人對持票人為個人的,對個人身份證件的審驗是代理付款人必須履行且應充分注意的義務。付款人或者代理付款人未能識別出偽造、變造的票據或者身份證件而錯誤付款,屬于《票據法》第57條規定的“重大過失”,給持票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第五十八條【提前付款的責任承擔】對定日付款、出票后定期付款或者見票后定期付款的匯票,付款人在到期日前付款的,由付款人自行承擔所產生的責任。

注釋 本條規定了除見票即付的匯票以外的匯票付款人在匯票到期日之前付款的責任。在遠期匯票到期日之前,付款人沒有進行付款的義務,如果持票人要求付款,付款人可以拒絕付款。但是如果付款人進行了付款,則其應該承擔相應的不利后果。具體來講,如果此時的持票人不是真正的票據的權利人,則當正當權利人要求票據權利時,付款人不能以已經支付了票據金額為由進行抗辯,付款人的付款責任沒有被免除。

第五十九條【付款的幣種】匯票金額為外幣的,按照付款日的市場匯價,以人民幣支付。

匯票當事人對匯票支付的貨幣種類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第六十條【付款的效力】付款人依法足額付款后,全體匯票債務人的責任解除。

第六節 追索權

第六十一條【行使追索權的情形】匯票到期被拒絕付款的,持票人可以對背書人、出票人以及匯票的其他債務人行使追索權。

匯票到期日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持票人也可以行使追索權:

(一)匯票被拒絕承兌的;

(二)承兌人或者付款人死亡、逃匿的;

(三)承兌人或者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產的或者因違法被責令終止業務活動的。

注釋 所謂追索權,是指在匯票到期被拒絕付款或者在匯票到期日之前有法定的情況出現,持票人在依法行使或者保全票據權利以后,享有的可以向匯票的背書人、持票人或者其他債務人請求償還匯票金額、利息以及取得有關拒絕證明和發出通知書的費用的權利。

本條規定了在到期日之后的追索權的行使和在到期日之前行使追索權的兩種情況:(1)在到期日之后,匯票的持票人可以行使追索權。行使追索權的要件是:匯票到期;匯票被拒絕付款。在此條件下,行使追索權的主體是匯票的持票人。追索權的義務主體是負有支付匯票金額義務的匯票債務人,包括了出票人、背書人、承兌人、保證人或者其他匯票的債務人。追索權涉及的范圍是匯票金額、利息以及取得有關拒絕證明和發出通知書的費用。(2)在匯票到期日來臨之前,持票人行使追索權應當依照法律規定的條件。本條第2款中規定了三種不同的情況:匯票被拒絕承兌、承兌人或者付款人死亡或者逃匿的、承兌人或者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產或者因為違法而被責令終止業務活動的。總的來說,如果出現了可能影響到持票人實現票據權利的事項發生的情況,即使在付款日之前也可以行使追索權。

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4、5條;《支付結算辦法》第40、45條

第六十二條【追索權的行使】持票人行使追索權時,應當提供被拒絕承兌或者被拒絕付款的有關證明。

持票人提示承兌或者提示付款被拒絕的,承兌人或者付款人必須出具拒絕證明,或者出具退票理由書。未出具拒絕證明或者退票理由書的,應當承擔由此產生的民事責任。

第六十三條【不能取得拒絕證明的處理】持票人因承兌人或者付款人死亡、逃匿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取得拒絕證明的,可以依法取得其他有關證明。

第六十四條【法院司法文書、行政處罰決定具有拒絕證明的效力】承兌人或者付款人被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破產的,人民法院的有關司法文書具有拒絕證明的效力。

承兌人或者付款人因違法被責令終止業務活動的,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處罰決定具有拒絕證明的效力。

注釋 本條第1款規定了承兌人或者付款人被人民法院宣告破產的情況下的拒絕承兌或者付款的證明材料問題。在承兌人或者付款人被人民法院依法宣告破產的情況下,承兌人或者付款人必須依法組成清算組進行清算。在清算期間,承兌人或者付款人無法再進行營業,也不能夠動用其自身的財產,所以持票人就無法得到承兌或者付款了。同時清算組可以進行有關的債權登記,但是在此條件下,一般進行債權登記的都是普通債權,而且在承兌人或者付款人因為不能清償條件下被宣告破產時,往往都是資不抵債的,如果持票人參加破產債權的話,勢必不能夠收到全部票據金額的清償,所以票據持票人肯定會向其前手行使追索權,此時承兌人或者付款人的拒絕證書就甚為必要了。或者人民法院已經宣告承兌人或者付款人破產,承兌人或者付款人喪失了償債能力,在此情況下,人民法院的有關司法文書具有拒絕證明的效力。

本條第2款規定了承兌人或者付款人因為被責令停止營業而無法承兌或者付款的情況下的證明材料的問題。在承兌人或者付款人被依法責令停止營業時,承兌人或者付款人不能夠進行營業,持票人就無法得到及時的承兌或者付款,所以應當允許持票人使用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處罰決定作為被拒絕承兌或者付款的證明。

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1、17條

第六十五條【追索權的喪失】持票人不能出示拒絕證明、退票理由書或者未按照規定期限提供其他合法證明的,喪失對其前手的追索權。但是,承兌人或者付款人仍應當對持票人承擔責任。

注釋 本條規定了持票人不能夠出示拒絕證明時的法律責任。在本法第62、63、64條中規定了種種補救方法,目的就是為了讓持票人取得有關的拒絕證明。但是在此條件下,持票人仍然不能夠取得有關證明的,法律可以規定其承擔一定的不利后果。

在本條中規定的是持票人不能夠取得拒絕證明或者退票理由書時應當承擔的后果,但是在規定了不能提供其他合法證明的情況下,還有一個相應的條件就是按照規定期限。規定期限在本法中沒有相應的規定,應該進行細化,在實踐中可以認為是當事人取得此種證明的一個合理的期限。此處的其他合法證明包括了第63、64條中規定的承兌人或者付款人死亡、逃匿或者其他原因的證明、人民法院出具有關當事人破產的證明、有關行政主管機關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

在本條中還規定了持票人因為不能夠出示拒絕證明時喪失了對前手的追索權的情況下,承兌人或者付款人仍然應當對持票人承擔責任。也就是說在持票人喪失了對前手的追索權時,承兌人或者付款人在其因此所受的利益的范圍內對持票人承擔責任。

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9條;《支付結算辦法》第218條

某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與吳某票據追索權糾紛上訴案(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05〕穗中法民二終字第501號)

案件適用要點:持票人在支票出票后至該支票法定到期日前未向銀行提示付款的,根據《票據法》第65條的規定,持票人喪失了對其前手的追索權。此外,由于持票人在法定的支票票據時效期間未行使票據權利,持票人的票據權利隨之消滅。

第六十六條【拒絕事由的通知】持票人應當自收到被拒絕承兌或者被拒絕付款的有關證明之日起三日內,將被拒絕事由書面通知其前手;其前手應當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日內書面通知其再前手。持票人也可以同時向各匯票債務人發出書面通知。

未按照前款規定期限通知的,持票人仍可以行使追索權。因延期通知給其前手或者出票人造成損失的,由沒有按照規定期限通知的匯票當事人,承擔對該損失的賠償責任,但是所賠償的金額以匯票金額為限。

在規定期限內將通知按照法定地址或者約定的地址郵寄的,視為已經發出通知。

注釋 本條第1款規定了持票人向其前手出示被拒絕事由書面通知的時間———自收到有關被拒絕承兌或者拒絕付款通知的證明之日起3日內。同樣的道理,前手也應當對其前手在3日內出示被拒絕的證明。持票人也可以分別通知票據各債務人,以減少環節。關于通知的方式,在本條中具體規定為書面的形式。至于使用信件、電報、傳真或者其他方式,法律沒有再進行詳細的規定。

本條第2款中規定了如果沒有按照規定的期限通知被拒絕的有關事由的法律后果。持票人仍然可以行使追索權,但是由此造成的損失應當由持票人來承擔。這種沒有及時通知的法律后果和沒有及時取得票據被拒絕的有關證明材料的法律后果是截然不同的,一個是仍然能夠行使追索權,一個是喪失了追索權。但是在此情況下,持票人雖然不喪失追索權,仍應該承擔相應的不利的后果——承擔因為沒有及時通知給其他匯票當事人造成的損失,但是這種損失依照法律的規定是不能夠超過匯票金額的。

本條第3款中規定了視為通知的情形,即在規定的期限內將通知按照規定的地址或者約定的地址郵寄。因為本法中僅僅規定了要求書面的形式,并沒有規定其他的詳細的形式,所以采用郵寄的方式也是可以的。

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1條;《支付結算辦法》第44、220條

第六十七條【拒絕事由通知的記載】依照前條第一款所作的書面通知,應當記明匯票的主要記載事項,并說明該匯票已被退票。

第六十八條【連帶債務人追索權的行使】匯票的出票人、背書人、承兌人和保證人對持票人承擔連帶責任。

持票人可以不按照匯票債務人的先后順序,對其中任何一人、數人或者全體行使追索權。

持票人對匯票債務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已經進行追索的,對其他匯票債務人仍可以行使追索權。被追索人清償債務后,與持票人享有同一權利。

注釋 [連帶責任]

根據本條第1款的規定,票據上的債務人對于票據債務承擔連帶責任,這就是票據追索權對于被追索人的效力。本款具體規定了被追索人的種類,具體來講就是:(1)票據的出票人。因為出票人是票據的主要債務人之一,所以應當由其承擔被追索的義務;(2)背書人。因為背書人在背書的過程中,只要沒有記載票據不得轉讓的有關記載,則背書人應當承擔票據被承兌付款的責任。此時如果票據沒有被承兌或者付款,則背書人應該承擔被追索的義務;(3)承兌人。承兌人是在票據承兌以后的票據債務的主要負責人,如果票據被拒絕付款以后,則承兌人應當對其所作的承兌負責,因此承兌人也是被追索人之一;(4)保證人。在承擔票據保證責任以后,保證人和票據債務人承擔的是同樣的責任,而且保證人和票據債務人負連帶責任,所以如果持票人可以向票據債務人行使追索權,自然也可以向保證人行使追索權。

[選擇追索權]

本條第2款規定了選擇追索權的問題。也就是說,如果持票人要求行使追索權,則追索權行使對象可以是票據債務人的任何人或者其中的數個人。同時,持票人行使票據追索權時,可以不按照票據債務人的先后順序,直接指向其中的任何一個票據債務人,向其要求行使票據追索權。

[變更追索權和代位追索權]

本條第3款規定了變更追索權和代位追索權的問題。變更追索權,又稱為轉向追索權,是指持票人對匯票債務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已經行使過了票據追索權,還可以向其他的票據債務人行使票據追索權。這樣的規定可以使持票人獲得更多的追索權的機會,使其權利能夠得到最充分的保證。代位追索權,又稱為再追索權,是指被追索人已經依法支付匯票和其他費用以后,與持票人享有同樣的權利,可以向其他匯票債務人行使選擇追索權和變更追索權。但是,這種追索權的行使只能夠向被追索人的前手行使,而不能夠向其后手行使,因為被追索人的后手也就是票據現在持票人的權利人,在其出票或者背書轉讓時,后手對于前手沒有承擔承兌或者付款的保證義務。

鏈接 《支付結算辦法》第45條

第六十九條【追索權的限制】持票人為出票人的,對其前手無追索權。持票人為背書人的,對其后手無追索權。

第七十條【追索金額和費用】持票人行使追索權,可以請求被追索人支付下列金額和費用:

(一)被拒絕付款的匯票金額;

(二)匯票金額自到期日或者提示付款日起至清償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利率計算的利息;

(三)取得有關拒絕證明和發出通知書的費用。

被追索人清償債務時,持票人應當交出匯票和有關拒絕證明,并出具所收到利息和費用的收據。

注釋 本條規定了追索權的客體以及持票人在被追索人清償債務時應當履行的手續。追索權的客體是指追索權人(持票人)可以請求被追索人支付的匯票金額和有關費用。根據本條的規定,追索權的客體主要有:(1)被拒絕付款的匯票金額。此金額的數額應該是在票據上記載的票據金額;(2)匯票金額的利息。這主要是指自從匯票的到期日或者匯票的提示付款日起,到匯票的清償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利率計算的利息;(3)有關的費用。這主要是指持票人依法取得相關證明的支出的有關費用,此種費用的支出應該由被追索人來承擔。

本條第2款中規定了被追索人清償債務情況下,持票人應該履行的義務:(1)交付票據;(2)提交有關的拒絕證明文件;(3)提交收到利息和有關費用的收據。這些都是為了證明被追索人履行了有關的清償義務,為被追索人行使再追索權提供了方便。

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2條;《票據管理實施辦法》第29條;《支付結算辦法》第46條

案例 東營市甲有限責任公司與東營市乙有限責任公司票據追索權糾紛上訴案(山東省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06〕東民三終字第9號)

案件適用要點:轉賬支票具有合法的要件,屬有效票據,持票人作為合法的票據持有人依法享有該轉賬支票票據權利。持票人提示付款遭退票的,依法享有相應的追索權。持票人行使追索權的,可以請求被追索人按照《票據法》第70條的規定支付匯票金額和有關費用。

第七十一條【再追索權及再追索金額】被追索人依照前條規定清償后,可以向其他匯票債務人行使再追索權,請求其他匯票債務人支付下列金額和費用:

(一)已清償的全部金額;

(二)前項金額自清償日起至再追索清償日止,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利率計算的利息;

(三)發出通知書的費用。

行使再追索權的被追索人獲得清償時,應當交出匯票和有關拒絕證明,并出具所收到利息和費用的收據。

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2條

第七十二條【被追索人清償債務的效力】被追索人依照前二條規定清償債務后,其責任解除。

第三章 本票

第七十三條【本票的定義】本票是出票人簽發的,承諾自己在見票時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

本法所稱本票,是指銀行本票。

注釋 本條第2款中規定了本法所稱的本票,是指銀行本票。銀行本票是和商業本票相對應的一種本票,是指由銀行簽發的本票。而商業本票是指由銀行以外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社會團體等組織簽發的本票。我國法律只允許銀行本票的使用,而排除了商業本票的使用。

鏈接 《支付結算辦法》第97-99條

第七十四條【出票人資格】本票的出票人必須具有支付本票金額的可靠資金來源,并保證支付。

第七十五條【本票絕對記載事項】本票必須記載下列事項:

(一)表明“本票”的字樣;

(二)無條件支付的承諾;

(三)確定的金額;

(四)收款人名稱;

(五)出票日期;

(六)出票人簽章。

本票上未記載前款規定事項之一的,本票無效。

注釋 本條第1款中規定了本票絕對必要記載事項:

(1)表明“本票”的字樣。這是表明票據性質的字樣,如果沒有記載則票據無效。這條規定是和匯票、支票的規定相一致的。

(2)無條件支付的承諾。因為本法第73條規定的本票是出票人簽發的,承諾自己在見票時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所以無條件支付票據金額的承諾就是本票中的絕對必要記載事項之一。

(3)確定的金額。票據金額是各國票據法中規定的絕對必要記載事項之一,如果缺少就會導致票據的無效。本票也是如此。本法第8條中還規定了票據金額大小寫不一致的,票據也會無效。

(4)收款人名稱。本法規定了收款人名稱是本票的絕對必要記載事項之一,就表明票據法不允許簽發無記名的本票。這樣的立法意圖主要是為了嚴格控制本票的出票行為,維護金融秩序的穩定。

(5)出票日期。出票日涉及到本票的付款日的確定,因此是十分重要的。在我國規定本票的付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2個月,因此,出票日期對于付款日期的確定就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了。

(6)出票人簽章。因為出票人應當按照本票上的記載承擔相應的票據責任,所以出票人的簽章是十分重要的,是其承擔票據責任的依據。

本條第2款規定了沒有記載絕對必要記載事項的法律后果——導致本票的無效。這是和票據的文義性、要式性相符合的,因為本票在很多情況下只是憑借著記載進行流通的,應該具有嚴格的形式,保證持票人或者票據債權人的權利。

鏈接 《支付結算辦法》第101條

第七十六條【本票相對記載事項】本票上記載付款地、出票地等事項的,應當清楚、明確。

本票上未記載付款地的,出票人的營業場所為付款地。

本票上未記載出票地的,出票人的營業場所為出票地。

第七十七條【提示見票的效力】本票的出票人在持票人提示見票時,必須承擔付款的責任。

鏈接 《支付結算辦法》108-109條

第七十八條【付款期限】本票自出票日起,付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二個月。

鏈接 《支付結算辦法》第103條

第七十九條【逾期提示見票的法律后果】本票的持票人未按照規定期限提示見票的,喪失對出票人以外的前手的追索權。

第八十條【匯票有關規定對本票的適用】本票的背書、保證、付款行為和追索權的行使,除本章規定外,適用本法第二章有關匯票的規定。

本票的出票行為,除本章規定外,適用本法第二十四條關于匯票的規定。

第四章 支票

第八十一條【支票的定義】支票是出票人簽發的,委托辦理支票存款業務的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在見票時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

第八十二條【支票存款賬戶的開立】開立支票存款賬戶,申請人必須使用其本名,并提交證明其身份的合法證件。

開立支票存款賬戶和領用支票,應當有可靠的資信,并存入一定的資金。

開立支票存款賬戶,申請人應當預留其本名的簽名式樣和印鑒。

鏈接 《票據管理實施辦法》第22條;《支付結算辦法》第129條

第八十三條【現金支票與轉賬支票】支票可以支取現金,也可以轉賬,用于轉賬時,應當在支票正面注明。

支票中專門用于支取現金的,可以另行制作現金支票,現金支票只能用于支取現金。

支票中專門用于轉賬的,可以另行制作轉賬支票,轉賬支票只能用于轉賬,不得支取現金。

鏈接 《支付結算辦法》第115、121條

第八十四條【支票絕對記載事項】支票必須記載下列事項:

(一)表明“支票”的字樣;

(二)無條件支付的委托;

(三)確定的金額;

(四)付款人名稱;

(五)出票日期;

(六)出票人簽章。

支票上未記載前款規定事項之一的,支票無效。

第八十五條【支票金額的授權補記】支票上的金額可以由出票人授權補記,未補記前的支票,不得使用。

鏈接 根據本法第84條的規定,如果在支票上沒有記載支票金額,則支票是無效的。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由于客觀的需要,出票人在出票時往往無法知道某些必須記載的事項但是又必須要交出支票,所以法律就規定了空白票據。空白票據,就是指出票人只在票據上簽名,將票據上其他應該記載事項中的全部或者部分事項授權持票人完成的票據。我國《票據法》中只規定了空白支票,且對于空白支票的使用有嚴格規定。

支票金額的補記,應滿足以下條件:出票人在支票上簽章并且交付了支票;在支票上沒有記載支票金額的事項;出票人授權持票人在取得票據以后進行補充記載。值得注意的是:(1)補充記載應該在出票人的授權范圍內進行記載;(2)在沒有進行補充記載之前,支票不能使用。

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45條

第八十六條【支票相對記載事項】支票上未記載收款人名稱的,經出票人授權,可以補記。

支票上未記載付款地的,付款人的營業場所為付款地。

支票上未記載出票地的,出票人的營業場所、住所或者經常居住地為出票地。

出票人可以在支票上記載自己為收款人。

案例 廣州市某有限公司與唐某票據利益返還請求權糾紛上訴案(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06〕穗中法民二終字第1520號)

案件適用要點:《票據法》第86條第1款規定:“支票上未記載收款人名稱的,經出票人授權,可以補記。”因此,出票人開出沒有記載收款人姓名的支票并無違反法律規定,該支票應當是有效的。持票人通過合法途徑取得上述支票后,在收款人處進行補記,自然可以享有相應的票據權利。

第八十七條【支票金額與空頭支票的禁止】支票的出票人所簽發的支票金額不得超過其付款時在付款人處實有的存款金額。

出票人簽發的支票金額超過其付款時在付款人處實有的存款金額的,為空頭支票。禁止簽發空頭支票。

鏈接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73條;《票據管理實施辦法》第31條;《支付結算辦法》第122、125條

第八十八條【支票的簽章與預留簽名印鑒一致】支票的出票人不得簽發與其預留本名的簽名式樣或者印鑒不符的支票。

第八十九條【支票出票的效力】出票人必須按照簽發的支票金額承擔保證向該持票人付款的責任。

出票人在付款人處的存款足以支付支票金額時,付款人應當在當日足額付款。

鏈接 《支付結算辦法》第210條

第九十條【支票見票即付】支票限于見票即付,不得另行記載付款日期。另行記載付款日期的,該記載無效。

注釋 根據本條的規定,支票僅僅限于見票即付,不允許存在遠期付款的情況,所以在支票上記載付款日期,屬于視為沒有記載的事項,不發生效力。

同時,支票上的出票日期是計算支票提示付款期限的第一天。如果出現實際的出票日期和支票上記載的出票日期不一致的情況,則應該以支票上記載的出票日期為準,這是和票據嚴格的形式相聯系的。如果實際出票日在記載的出票日之后,則應該以記載的出票日為準;如果實際的出票日在記載的出票日之前,沒有超過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的,則可以以記載的出票日期為準,此時,持票人喪失了幾天提示付款的時間,但損失不是很大;如果記載的出票日期在實際出票日期之前,并且已經超過了支票提示付款期限的,收款人可以拒絕接受。

第九十一條【提示付款期限】支票的持票人應當自出票日起十日內提示付款;異地使用的支票,其提示付款的期限由中國人民銀行另行規定。

超過提示付款期限的,付款人可以不予付款;付款人不予付款的,出票人仍應當對持票人承擔票據責任。

注釋 根據本條第1款的規定,支票提示付款的期限是在出票日起的10天內。但異地使用支票的期限由中國人民銀行另行規定。這種規定方式和國際上其他國家的規定方式基本相同,只是各國在支票提示期限的具體日期上有所不同。

本條第2款規定了超過提示付款期限的法律后果。如果持票人沒有在規定的期限內進行提示付款,則根據本條的規定,付款人可以不予付款。根據《支付結算辦法》第126條規定,超過提示付款期限提示付款的,持票人開戶銀行不予受理,付款人不予付款。在此情況下,根據本條規定,出票人仍然對持票人承擔票據責任,所以持票人可以基于票據基礎關系,向出票人要求返還其沒有支付支票金額所獲得的利益。在此應該注意的是如果超過提示付款期限,付款人是可以而不是應當不付款,是否付款還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調整。如果出票人沒有撤銷付款的委托,同時出票人在付款人處有足夠的資金,付款人仍然可以支付支票金額,但是不能夠惡意損害出票人的利益。

票據的文義性要求票據債務人按照票據上記載的金額付款,但并未禁止票據權利人僅就票據上記載金額的部分款項主張票據權利。因此,當票據的正當持票人只主張票據記載的部分款項時,應當予以支持。

鏈接 《支付結算辦法》第36、126條

第九十二條【支票付款的效力】付款人依法支付支票金額的,對出票人不再承擔受委托付款的責任,對持票人不再承擔付款的責任。但是,付款人以惡意或者有重大過失付款的除外。

注釋 根據本條的規定,如果付款人支付了支票金額的,則可以免除對出票人的接受委托付款的責任,同時對持票人不再承擔付款的責任。

支票的資金關系主要是通過支票合同或者透支合同來體現的。由于支票的付款人和出票人之間存在著真實的資金關系,這是法律所要求的,付款人將支票資金支付給持票人,則付款人和出票人之間的關系就解除了,付款人的責任就解除了。

本條還規定了付款人如果以惡意或者重大過失付款的,則不能夠解除付款人的責任,付款人還應該承擔對于出票人的委托付款的責任,以及對持票人的付款的責任。應該注意的是承擔此種責任的條件是付款人應該具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情形。所謂故意,可以是付款人明知道持票人所持的支票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形式的,仍然付款等情形;所謂重大過失,可以是在支票上應該記載的事項沒有進行記載的,付款人仍然進行付款的情形等等,在此種情況下,付款人仍然應該對真正的持票人承擔支付支票金額的責任。

鏈接 《支付結算辦法》第215條

第九十三條【匯票有關規定對支票的適用】支票的背書、付款行為和追索權的行使,除本章規定外,適用本法第二章有關匯票的規定。

支票的出票行為,除本章規定外,適用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六條關于匯票的規定。

第五章 涉外票據的法律適用

第九十四條【涉外票據及其法律適用】涉外票據的法律適用,依照本章的規定確定。

前款所稱涉外票據,是指出票、背書、承兌、保證、付款等行為中,既有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又有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票據。

案例 韓國某銀行與威海某有限責任公司等票據付款請求權糾紛上訴案(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2009〕魯民四終字第74號)

案件適用要點:涉外票據糾紛中,若當事人各方事先未就解決爭議適用法律達成一致,則根據最密切聯系原則確定適用的準據法。

第九十五條【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同本法有不同規定的,適用國際條約的規定。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

本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國際慣例。

第九十六條【票據行為能力的準據法】票據債務人的民事行為能力,適用其本國法律。

票據債務人的民事行為能力,依照其本國法律為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而依照行為地法律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適用行為地法律。

第九十七條【票據形式的準據法】匯票、本票出票時的記載事項,適用出票地法律。

支票出票時的記載事項,適用出票地法律,經當事人協議,也可以適用付款地法律。

注釋 所謂出票地,就是進行出票行為所在的地點。這種確定法律適用的連接點是根據行為地法律來確定的。由本法的規定可以看出一般情況下應該是匯票、本票和支票的出票記載事項都適用出票地的法律。

但是根據本條第2款的規定,如果當事人協商同意,則對于支票出票時記載的事項,可以適用付款地的法律。

第九十八條【票據行為的準據法】票據的背書、承兌、付款和保證行為,適用行為地法律。

第九十九條【票據追索權行使期限的準據法】票據追索權的行使期限,適用出票地法律。

第一百條【票據提示期限的準據法】票據的提示期限、有關拒絕證明的方式、出具拒絕證明的期限,適用付款地法律。

第一百零一條【票據權利保全的準據法】票據喪失時,失票人請求保全票據權利的程序,適用付款地法律。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一百零二條【票據欺詐行為的刑事責任】有下列票據欺詐行為之一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偽造、變造票據的;

(二)故意使用偽造、變造的票據的;

(三)簽發空頭支票或者故意簽發與其預留的本名簽名式樣或者印鑒不符的支票,騙取財物的;

(四)簽發無可靠資金來源的匯票、本票,騙取資金的;

(五)匯票、本票的出票人在出票時作虛假記載,騙取財物的;

(六)冒用他人的票據,或者故意使用過期或者作廢的票據,騙取財物的;

(七)付款人同出票人、持票人惡意串通,實施前六項所列行為之一的。

注釋 本條規定了七種票據欺詐行為的刑事責任。(1)偽造、變造票據的行為。對于偽造、變造票據的行為的定義,本法第14條已經進行了解釋,票據的偽造是指假冒他人的名義,以行使票據上的權利為目的的行為。票據的變造是指依法沒有更改權的人,在有效的票據上,變更票據上除簽章以外的其他記載事項,從而使得票據上的權利義務內容發生變更的行為。(2)故意使用偽造變造的票據的行為。《刑法》中規定的金融詐騙罪等罪名,就是針對犯罪分子利用偽造或者變造的票據進行詐騙活動的,該罪的主觀狀態僅能夠由故意構成。(3)簽發空頭支票或者故意簽發與其預留的本名簽名式樣或者印鑒不符的支票,騙取財物的行為。在本法第88、89條中禁止了簽發空頭支票或者與其預留簽名不符的支票等行為。本條規定了對于違反上述法條的刑事責任。同時本條中行為的目的是為了騙取財物,這也應該注意。(4)簽發無可靠資金來源的匯票本票,騙取資金的。這是對于本法第21條中規定的簽發匯票需要有可靠的資金來源、第74條規定的本票的出票人必須有可靠的資金來源規定的一種保障。(5)匯票本票的出票人在出票時作虛假記載,騙取財物的行為。這主要是針對匯票本票的出票人利用出票騙取他人財物的行為而規定的。(6)冒用他人的票據或者故意使用過期或者作廢的票據騙取財物的。冒用他人的票據,是指占有票據的人不是票據的所有人,冒用真正的持票人的名義行使票據權利的行為;故意使用過期或者作廢的票據,是指明知道票據已經超過法定的權利行使期限或者是無效的廢票而故意使用的。(7)付款人和出票人、持票人惡意串通,實施前6項規定的行為的。這是規定了付款人和他人(主要是出票人或者是持票人)惡意串通的情形。

上述規定的七項票據欺詐行為,在《刑法》的規定中都有反映,可以比照《刑法》的條文,明確某行為所應該承擔的刑事責任。

鏈接 《刑法》第194條

第一百零三條【票據欺詐行為的行政責任】有前條所列行為之一,情節輕微,不構成犯罪的,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罰。

第一百零四條【票據業務中玩忽職守的法律責任】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在票據業務中玩忽職守,對違反本法規定的票據予以承兌、付款或者保證的,給予處分;造成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由于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因前款行為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的,由該金融機構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一百零五條【付款人故意壓票的法律責任】票據的付款人對見票即付或者到期的票據,故意壓票,拖延支付的,由金融行政管理部門處以罰款,對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

票據的付款人故意壓票,拖延支付,給持票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一百零六條【其他違法行為的民事責任】依照本法規定承擔賠償責任以外的其他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第七章 附則

第一百零七條【期限計算】本法規定的各項期限的計算,適用民法通則關于計算期間的規定。

按月計算期限的,按到期月的對日計算;無對日的,月末日為到期日。

注釋 本條明確規定了適用《民法通則》關于計算期間的規定,故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的規定計算票據的期間。也就是說在一般情況下,票據的期間應該依照公歷的年月日進行計算,從開始計算日期的第二天起算,最后一天是周六、日或者其他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的次日為期間的最后一天。

鏈接 《民法通則》第154條

第一百零八條【票據的格式與印制】匯票、本票、支票的格式應當統一。

票據憑證的格式和印制管理辦法,由中國人民銀行規定。

某有限公司等與林某票據糾紛上訴案(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06〕穗中法民二終字第658號)

案件適用要點:票據是有價證券,也是要式證券,票據的制作,必須依本法規定的方式進行。由于票據具有“要式性”,本法對票據行為的形式要件作了嚴格的規定。票據當事人應當使用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統一格式的票據,未使用按中國人民銀行統一規定印制的票據,票據無效。

第一百零九條【實施辦法的制定】票據管理的具體實施辦法,由中國人民銀行依照本法制定,報國務院批準后施行。

第一百一十條【施行日期】本法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公市| 奎屯市| 余干县| 林周县| 怀化市| 崇仁县| 紫金县| 会昌县| 来安县| 姜堰市| 五常市| 兴隆县| 桐梓县| 疏勒县| 合水县| 蓬溪县| 惠来县| 衡南县| 尤溪县| 精河县| 萝北县| 平凉市| 古田县| 留坝县| 阳原县| 阿坝县| 西峡县| 兰坪| 遂宁市| 西丰县| 雅安市| 富蕴县| 牡丹江市| 沙田区| 珲春市| 金乡县| 丘北县| 山东| 涞水县| 乐业县| 丹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