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司法考試高頻考點隨身讀
- 飛躍司考輔導中心
- 2101字
- 2021-09-10 17:22:48
8.共同犯罪
第二十五條 共同犯罪是指2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2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
【11年/試卷二/55多選 10年/試卷二/6單選、93不定項 09年/試卷二/7單選 09年/試卷二/51、56、63多選 09年/試卷二/93不定項 09年/試卷四/二案例 08年/試卷二/94不定項 08年/試卷四/二案例 07年/試卷二/53多選 07年/試卷四/案例二 06年/試卷二/96-99不定項 04年/試卷二/87不定項 04年/試卷二/18單選 03年/試卷四/一問答 02年/試卷二/32多選 02年/試卷二/35多選 02年/試卷二/38多選 02年/試卷二/46多選 02年/試卷二/84不定項 02年/試卷二/85不定項】
【關鍵解讀】
1.下列情形不成立共同犯罪:①共同過失犯罪不成立共同犯罪。②故意犯罪行為與過失犯罪行為不成立共同犯罪。故意(過失)行為與無罪過行為,更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③同時犯不成立共同犯罪。同時犯是指二人以上同時以各自行為侵害同一對象,但彼此之間無意思聯絡的情況。④先后故意實施的相關犯罪行為,彼此沒有主觀聯系的,不成立共同犯罪。⑤超出共同故意之外的犯罪,不是共同犯罪。⑥事前無通謀的窩藏、包庇、窩贓、銷贓行為,不構成共同犯罪。但如果事前有通謀的,則成立共同犯罪。
2.共同犯罪人一致自動放棄犯罪的,自然是犯罪中止。那么部分自動放棄犯罪,部分執意要將犯罪進行到底的是否成立犯罪中止,關鍵是理解有效性。共同犯罪的中止要求在放棄本人的犯罪行為時,還必須有效地制止其他共同犯罪人的犯罪行為,防止犯罪行為的發生。單個的共同犯罪人,僅是消極地自動放棄個人的實行行為,但沒有積極阻止其他共同犯罪人的犯罪行為,并有效地防止共同犯罪結果的發生,不成立犯罪中止。可以根據正犯與幫助犯、教唆犯、脅從犯來確定不同情況下的犯罪中止。要注意的是,共同犯罪中各犯罪人的犯罪形態可能不同,即有的是中止,有的是未遂。
3.聚眾犯罪要求參加犯罪的人數必須為三人以上,屬于必要的共犯。但是至于聚眾犯罪的參與人是否都構成犯罪則要根據分則條文的具體規定來確定。
真題例解
①甲、乙共謀行搶。甲在偏僻巷道的出口望風,乙將路人丙的書包(內有現金一萬元)一把奪下轉身奔逃,丙隨后追趕,欲奪回書包。甲在丙跑過巷道口時突然伸腿將丙絆倒,丙倒地后摔成輕傷,甲、乙乘機逃脫。甲、乙的行為構成何罪?()(09年/試卷二/7單選)
A.甲、乙均構成搶奪罪
B.甲、乙均構成搶劫罪
C.甲構成搶劫罪,乙構成搶奪罪
D.甲構成故意傷害罪,乙構成搶奪罪
【答案詳解】C。根據《刑法》第269條的規定,犯盜竊、詐騙、搶奪罪,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依照搶劫罪處罰。理論界稱之為轉化型搶劫罪。構成轉化型搶劫罪需要同時滿足以下條件:(1)行為人必須首先實施了盜竊、詐騙、搶奪行為,這是適用《刑法》第269條的前提條件;(2)行為人必須是當場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這是適用《刑法》第269條的時間和手段條件;(3)行為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脅的目的是為了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這是適用《刑法》第269條的目的條件。其中的“抗拒抓捕”,是指抗拒公安機關、失主或者其他公民的抓捕或者扭送。本案中乙實施了搶奪行為,甲主觀上有抗避丙抓捕自己和乙的意圖,客觀上在丙跑過巷道口時突然伸腿將丙絆倒,致其輕傷。考慮到甲實施這一行為的突然性和丙抓捕乙時較快的速度,從一般人的角度可以將其認定為“暴力”。另外,根據共同犯罪的相關理論,只有兩個以上行為人,主觀上有共同犯罪故意,客觀上有共同犯罪行為,才應當適用部分實行全部責任的原則。而所謂實行過限行為,是指在共同犯罪中,其中一個共同犯罪人所實施的犯罪行為,超出其他共同犯罪人的故意而造成其它犯罪結果的情形。對于個別共同犯罪人的實行過限行為,其他共同犯罪人無需承擔刑事責任。而共同犯罪中某人的行為是否屬于過限行為,就取決于某人實施的犯罪行為是否超出其他共同犯罪人的共同故意。本案中,甲、乙兩人雖然共謀搶奪他人財物,乙客觀上也利用了丙被絆倒的狀態得以順利逃跑,但乙對于抓捕自己的丙未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脅,其行為自始至終都只符合搶奪罪的犯罪構成要件,根據罪責自負的原則,乙自然不應對甲的臨時起意行為負責,甲絆倒丙的行為屬于共同犯罪中的實行過限,乙無需對這一行為承擔刑事責任。因此甲成立轉化型搶劫罪,乙成立搶奪罪。故答案為C。
②甲、乙共謀殺害在博物館工作的丙,兩人潛入博物館同時向丙各開一槍,甲擊中丙身邊的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文物,造成文物毀損的嚴重后果;乙未擊中任何對象。關于甲、乙的行為,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04年/試卷二/18)
A.甲成立故意毀損文物罪,因為毀損文物的結果是甲故意開槍的行為造成的
B.甲、乙成立故意殺人罪的共犯
C.對甲應以故意殺人罪和過失損毀文物罪實行數罪并罰
D.甲的行為屬于一行為觸犯數罪名,成立牽連犯
【答案詳解】B。甲、乙共謀殺害丙,而且同時向丙各開一槍,成立故意殺人罪的共同犯罪。甲擊中丙身邊的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文物,造成文物毀損的嚴重后果應認定為一行為觸犯數罪名的想象競合犯。根據想象競合犯“擇一重罪處罰”的處斷原則,故意殺人罪相對于過失損毀文物罪是重罪,所以,應認定為故意殺人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