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士書寫星空與地圖的奇幻之旅(套裝共2冊)作者名: (英)愛德華·布魯克-海欽本章字數: 1259字更新時間: 2021-09-01 18:29:50
2.瓦克瓦克島:人形果實樹生長之地
38°45'N,133°19'E
在東方文化的歷史中,神話島嶼的數量和西方一樣多。例如,中國人認為,在渤海之東坐落著一座叫蓬萊的島嶼,在日本神話中亦稱為蓬萊,此外,還有四座島嶼和它出現在一起:方丈、瀛洲、岱輿和員嶠。根據傳說,那里的植物蘊藏著神奇的法力,有永葆青春、起死回生之效。這些島嶼極受尊崇,而尋找這些海外仙山的探險據說從公元前219年就已經開始了,派遣探險隊的正是秦始皇。
土耳其、阿拉伯和印度的古老傳說,都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瓦克瓦克島的故事;9世紀,波斯的各種地理著作也提到了這座島嶼,并認為它位于朝鮮和中國以東的某個位置。在文學作品中提到過它的最著名的篇章也許是《一千零一夜》中生活在巴士拉的哈桑的故事。在與哈桑結婚生子后,哈桑的妻子逃往她父親統治的瓦克瓦克島,她父親手下有一支由兩萬五千名女子組成的令人生畏的軍隊,她們都是手持利劍、揮舞長矛的武士。島上的重要景觀是瓦克山和長在山頂的一棵樹,這棵樹結出的果實形狀就像一個個尖叫的人。《一千零一夜》中提道,當太陽升起,陽光照射在它們上面,“這些人全部都會叫喊起來:‘瓦克!瓦克!光榮屬于創造之王,埃爾卡拉克!’當聽見這樣的叫喊,我們就知道太陽已經升起來了。同樣地,每到日落的時候,這些人也會齊聲叫喊: ‘瓦克!瓦克!光榮屬于埃爾卡拉克!’于是,我們就知道太陽已經落下了。”
在約1000年的阿拉伯著作《印度奇觀》中,它的作者布祖格·伊本·沙赫里亞爾是這樣描述這棵樹的:
穆罕默德·伊本·巴比沙德對我說,他從曾經在瓦克瓦克島登陸的人那里了解到,那里有一種巨大的樹木,它的樹葉是圓形的,不過有時呈橢圓形;它的果實像葫蘆,外形更大,而且外表看起來像人。當這棵樹被風吹動的時候,就會發出一種聲音……

神話中的瓦克瓦克樹和它的人形果實。
12世紀,最受人尊敬的地圖繪制員之一穆罕默德·伊德里西(1100— 1166),將瓦克瓦克描繪成數座島嶼。他摒棄了所有奇幻的元素(“……阿拉伯地理學家馬蘇第曾經講述過關于一棵樹的難以置信的故事,而這些故事根本不值一提”),描述了這樣一片土地:人們以魚類、貝類和烏龜為食物,那里沒有黃金,也沒有船只。那里的女人全身赤裸,只有頭上佩戴著裝飾有珍珠的象牙梳子。

在《若格瑞納地圖》(1154)上,伊德里西畫出了瓦克瓦克群島。
擁有如此異國情調,難怪這個故事流傳甚廣,并得到了意大利人的關注:14世紀,波代諾內的鄂多立克修士離開意大利,進行了一次聲勢浩大的東方之旅。他在游記中提到,自己聽說了瓦克瓦克樹的傳言:
我在這里聽到一種說法,有一種樹上結的果實,形狀就像人類的男子和女子。這些果實長約一腕尺1,通過肚臍處與樹相連。空氣流動時它們都是新鮮的,但是當空氣靜止時,它們就變得十分干癟。我沒有親眼見到這幅景象,是見過的人這么告訴我的。
瓦克瓦克到底是純粹的想象,還是一個有現實基礎的神秘之地,這個問題從未得到解決,但是關于它仍然存在很多說法。婆羅洲曾被認為是可能的候選對象,候選名單上還有巽他群島、蘇門答臘、馬達加斯加、新幾內亞,甚至還有澳大利亞;還有人認為日本是最有可能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