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作為十一中隊的“主心骨”,牛幸娃在部隊去留的問題上,秉承一貫服從命令的想法。他和中隊多數干部戰士想法不一樣,總是忘記不了那一次“罐籠事件”犧牲的11個戰友,雖然自己僥幸躲過一劫,但他總認為自己在他們中間,和他們是同生共死。因為自己從小是孤兒,家鄉也沒有什么親人,老家那里沒有什么牽掛。他現在唯一牽掛的就是在鏡鐵山施工中犧牲的那些兄弟,尤其是本中隊的那11個戰友。每到過年過節,都要帶煙酒到這些烈士墓前,點上煙,灑上酒,陪戰友們說說話,叨咕叨咕中隊里那些事。接到中隊即將遷移的命令后,他來看烈士們的次數更多了。一次又來到這里,在墓前遇到楊全來大隊長也來看望戰友,他感傷地對楊大隊長說:“我們這一走千里萬里的,以后誰來看望他們?誰來陪伴這些寂寞的戰友?”楊大隊長把采來的一束野花放在烈士墓前,眼中也閃現著晶瑩的淚光。
楊大隊長是牛幸娃成長的領路人,牛幸娃一個放牛娃能有今天,有楊大隊長悉心栽培之功。這是牛幸娃在成長道路上,又一次受到的命運之神的眷顧。
楊全來大隊長認識牛幸娃,還是在牛幸娃入伍的新兵連。那時楊全來任新兵團副團長,下新兵連去檢查訓練情況,看見了下面一幕:連里伙房的臟水桶里漂著一個饅頭,為此新兵連進行緊急集合,連長站在隊列前,指著臟水桶里已經泡漲了的饅頭,板著臉嚴肅地問:“這是誰干的?給我站出來!”
新兵們沒人應聲,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這時牛幸娃走出隊列舉手說:“是我干的。”
連長火了:“你一個放牛娃,當了兵,就忘了本,把白花花的饅頭扔掉了,要做出深刻檢討!”
被訓得眼淚巴巴的牛幸娃,動手要撈出來吃掉這個已經在臟水桶中泡了一夜的饅頭,被看到這一幕的楊全來攔住了。
楊全來問:“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牛幸娃。”
“你為什么站出來承認是自己干的?”
“做人要誠實!”
“為什么扔掉饅頭?”
“因為高原反應,實在咽不下去,饅頭又掉在地下弄臟了。首長,我錯了!”
楊全來面向所有新兵說:“牛幸娃扔掉饅頭是錯誤的,應當嚴肅批評,但他勇于承認是自己干的這件事,值得充分肯定,做人就是要誠實,誠實是做人最為重要的品格,這一點,我號召大家向牛幸娃同志學習。”
就是因為這件事,楊全來對牛幸娃留下了深刻印象。當牛幸娃在第十一大隊勇于排啞炮的事跡報到大隊部后,楊全來全面了解了牛幸娃在中隊的表現,提議他越過王永學當了排長。而提拔牛幸娃當代理中隊長,是因楊全來在巷道掘進中看到了另一幕:一次,楊全來去鏡鐵山正在掘進中的井巷視察施工情況,正趕上牛幸娃在2940水平面施工。牛幸娃親自領釬,指揮打槽探眼。就在機頭轟鳴、打眼正酣的時候,他被冒頂的石塊砸中頭部,幸虧安全帽起了重要作用,不然后果不堪設想。盡管如此,那塊比雞蛋大的石塊還是砸透了他的安全帽,頭皮也被砸出了一道大口子,頓時鮮血直流。一位戰士大聲疾呼:“牛排長受傷了!”大家立刻停止作業,有的為他擦臉上的鮮血,有的提出要送他去衛生隊包扎。他推開眾人,鎮靜地說:“沒事兒,大家繼續施工,別為我這一點兒小傷耽誤了進度。”就在他與戰士們說話間,頭上的鮮血很快就流到了臉上、脖子上。“排長,你看你,血都流到臉上、脖子上了,還說‘沒事兒’,快去衛生隊包扎一下吧!”戰士們心疼地埋怨他,有的欲上前扶他去衛生隊,他卻生氣地說:“我說沒事兒就沒事兒,大家繼續干吧,啊!”說完,只見他用手擦了一把臉上的鮮血,手一甩,血水抖落一地,可他全然不顧,撿起地上的安全帽往頭上一扣,操起鑿巖機又干了起來。在暗處看見這一幕的楊全來沒有走上前來,他選擇了悄悄離開。分明血流如注,滿臉鮮血,卻再三說“沒事兒”,這牛幸娃真是一個“要鐵不要命”的主兒啊,在這樣的連隊干部面前,有什么連隊帶不好呢?十一中隊段中隊長在“罐籠事件”中犧牲后,楊全來力薦牛幸娃做了代理中隊長。
這次在部隊即將撤離鏡鐵山礦時,地方上因為二期工程上馬的需要,請求第十一大隊留下一個中隊支援礦山建設。在請示支隊得到批準后,大隊首長就留下哪個中隊進行了認真研究。楊全來提出留下十一中隊,因為十一中隊技術力量強,打各種井巷經驗豐富。也有的團領導不同意,說十一中隊目前領導班子不健全,中隊長還是代理的,指導員又長期空缺,遠離大部隊單獨執行任務怕是頂不起來。楊全來說:“活是干出來的,干部是使用出來的。毛主席教導過我們,只要我們思想解放,大批干部就站出來了。你覺得‘代理’中隊長不合適,把‘代理’兩字去掉就是了;你提出空缺指導員,給配上就是了。”既然大隊長楊全來支持,其他領導也都同意。政委董大民提出,此事上會前,先讓楊全來跟牛幸娃談一談,私下征求一下他個人的意見,如果他個人同意,再上會決定。
楊全來認為還得認真做點說服工作,沒承想,牛幸娃爽快地答應了。他“嘿嘿”笑著說:“大隊長,我正想睡覺哩,你就給我遞過來了枕頭。說真心話,我不想離開鏡鐵山,我離不開段中隊長和那些犧牲的戰友。你們走吧!我一邊組織施工,一邊守著那些犧牲的戰友,讓他們不感到寂寞。”說著,眼圈還紅了。
楊全來說:“我知道你舍不得離開段老虎他們,但這可不是感情用事的事。把你們留下,你可得把施工任務給我完成好,不要壞了咱十一大隊在鏡鐵山創下的一世英名!”
“大隊長你放心,我牛幸娃說到做到,指哪打哪,無往不勝!我笨嘴拙腮,不會說太多的話,以后在行動上見吧!”
看到牛幸娃態度如此堅決,楊全來給他交了底。一是大隊會在十一中隊原有人員裝備基礎上,進一步充實施工力量,兵員將增加一倍,增添多個輔助工種,變成一個加強中隊的規模;二是對中隊領導班子要調整充實。末了強調說:“你可要不辜負組織信任,經受得住組織上的考驗。”礙于組織紀律,楊全來只是點到為止,沒有說去掉“代理”二字,而是留了充分余地。他問牛幸娃:“假如說任命你當中隊長,帶這個中隊,你對指導員的配備有什么意見?”牛幸娃想了一想說:“施工任務這么重,連隊思想政治工作確實需要加強,從外面調一個指導員來也好。”
楊全來說:“知道了。”
天下萬事萬物都在變化中。天上的云彩在變化,地上的河流在變化,田野中的花朵在變化,河里的魚在變化,人的思想也在變化。牛幸娃剛開完傳達大隊留十一中隊在鏡鐵山施工決定的干部會,他的思想就發生了變化。他匆忙而又緊湊地做了會議總結,要求把精神傳達下去,同時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交代王永學副指導員籌備骨干座談會。他對大家說,他自己要立即趕到大隊部,向大隊領導匯報各位在會上提出的意見,以使領導決策更加周全。其實,他心中十分著急的是另一件事。
見了楊全來大隊長,牛幸娃把大家提出的意見做了簡要匯報,緊接著說:“大隊長,上次說到指導員人選的事,我的意見是從我們中隊產生,王永學就是一個非常合格的指導員,我推薦由他擔任。”
楊全來笑了:“你想明白了?你小子又進步了,學會全面看人看事了。這下把你們十一中隊留在鏡鐵山,我就更加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