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之所成。若老無所養,使之空守孤巢;幼無所待,使之獨居無愛之所;或兩者隔代而居,共享老無所助,幼無所愛,則此這,非吾之所愿也,吾寧可拋之,棄之千里之外,且終生永不悔矣!
有德者,當不以追逐名利之事,而使自身失德,有違倫常,而不近天道之數。天道者,順自然之數,有父則養,有子則教,若為高堂明鏡,而舍糟糠之家,居遠地,而廢親情,則難為人子,亦不可為他人之父也!
若舍祖地,而遷富有之所,成他鄉之豪,亦非吾之所愿。丈夫者,當立于天地之間,守一家之老小,護鄰里之周全。以自身為根基,合鄉民之數眾,創一鎮之繁華,興家鄉于萬年。豈可學那背井離鄉之徒,他富我貧,則我舉家而遷之,與其相融,使自身亦富,而致家鄉于不顧。況,老人素有戀鄉之情,汝怎忍動其固守之心,而僅以自身私利記。
是以老人常以自身無謂而言,而勸子女放手一搏,然父母之心,汝何曉得?無外乎不愿拖兒女之后呼,汝又何自欺欺人,而致父母生死與不顧。年三十而回,初七而去,雖中途亦有返省之數,然不足數日,聚少離多,常成思念之苦!終為心疾,而父母子女共有之。
綜上所述,吾之所愿,清晰而出,蓋以自身之能,綜他人之用,立家鄉及周邊之地,以我之長,共造家鄉之美,使自身有用之時,亦不棄家鄉父老,亦不負父母教養,兄友弟恭,合闔鄰里,共享辛福美滿之家,共創文明和諧之鄉。此我所愿,僅此而已,吾不求達官于顯貴,出世于名門,僅以此愿,貫穿始終,以為天命!
2022年3月26號作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