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樣姑娘:養孩子是一場修行
- 季美君
- 1456字
- 2021-09-03 16:37:39
女兒的心事
植樹回來的那天晚上(3月28日)與女兒聊天談心時,出乎意料的是,女兒竟然正兒八經地說起她的心事:“我對班中的一位K同學特別好,是毫無理由地忍不住要對她好。每天晚上睡覺前,我都會想起她,而她只是在有事情有麻煩時才來找我,有好事的時候,她就找別人去了。”
我就問:“你為什么要對她這么好?”
“我也搞不清楚,只因她是我上小學后的第一個好朋友,剛開始時她是我的同桌。”
“那時,她對你是不是也挺好的?”
“那時候是的,后來她對我不好了,我還是對她像以前那樣好。”
“那她是不是讀書好?”
“不是。”
“跳舞好?”
“也不是,她好像沒有學過跳舞。”
“長得漂亮?”
“算不上。”
“活動能力、組織能力強?”
“也不強。”
“既然這樣,那你還對她好?”
“就是呀!”
問到這兒,我已經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她的性格就像我的翻版,在認同一個人后就會情不自禁地待她好,時時刻刻地關心她、想著她,但讓人遺憾的是,時過境遷之后,對方已經不是原來的她了,我還是一如既往地待她好。直到不惑之年了,我還是這個樣子,看來女兒在性格上也是像絕了我。
女兒問我怎么辦?我就說:“你是把她當成你第一位的朋友,對不對?”“那就想辦法找她談談心,讓她也把你列入她的好朋友范圍。”女兒又發愁地說:“她不是談心的朋友,整天瘋瘋癲癲的,根本靜不下心來說話,我們也找不到地方聊天。”“那你知道她家的電話嗎?”“電話是知道的。”“那明天媽媽幫你約一下,看能否一起出游,讓你們有機會好好聊聊天。”女兒一聽,似乎高興起來了,此時又終于想起自己為什么會一直喜歡她,說:“她很講衛生,很愛干凈。”這一點說得沒錯,要是一個人邋里邋遢的話,我是絕對不會喜歡的,看來女兒也遺傳了這一點。又說:“她笑起來很漂亮。”然后,她又說:“我特別討厭同學的笑臉,而同學的哭臉倒還湊合,但我只喜歡平臉。”真不知她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現在的小孩真是心思復雜呀!
女兒對K同學好,典型的一件事是:K同學幾個星期前把校服弄丟了。女兒為了幫她找回校服,每天一下課就跑到別的班級挨個兒問,甚至被老師訓斥趕出來也不在乎。去了好多回,不好意思了,女兒就出主意讓其他兩位同學去找,自己和K同學都不出面。結果,老師見到陌生面孔就比較客氣,最后總算把校服找回來。聽女兒說,K同學的媽媽一聽說校服搞丟了,焦急得不得了。K同學媽媽對K挺不錯的,比方說要帶的鉛筆盒落家了,她媽媽就會送到學校去,女兒問我會不會這樣做,我說:“不會,因為我覺得沒有必要,送去了還影響教學秩序。不送,你沒得用,以后就長記性了。”
接著,我就給她解釋每個人的個性都是不同的,做朋友,只要取其所長就可以。我還打了比方,給她講解她所熟悉的我的朋友們是怎么回事。比方說:有一個朋友,永遠是我幫她,讓我感覺自己很能干;還有一個同學是平時很少交往,但一旦有事或碰見了,就好得不得了,基本上是她幫我的忙;還有一位是她的女兒比你大兩歲,可以與她聊聊教育女兒的問題,學學她的經驗。這幾位都是我的好朋友,每個朋友各有所長吧。女兒一聽,似乎開竅了,說:“媽媽真厲害,我明白了。”女兒最讓我欣慰的一點是,說什么或教她什么,從小就一學就會一點就透。
另外,女兒似乎急需一個知心朋友可以聊聊天、說說心里話。她老說班級中沒有一個同學可以安安靜靜地聊天,我就告訴她,即便是性格活潑外向的人,只要她能傾聽別人說話、有責任心和同情心,就可以成為聊天的朋友,不一定非要文靜的人不可。在女兒沒有遇到合適的知心朋友前,我應該多花點時間與女兒聊聊天談談心,她就不會把心事悶在肚子里犯愁不開心了。
隨記于2008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