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王浩當了鄉(xiāng)里的縣令以來,都比較清閑,鄉(xiāng)里的大多都是比較淳樸的,很少犯事,有的甚至大黑夜院子門開著也沒事,不用擔心有盜賊進來。
就算進衙門告狀,也不過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比如村婦吵架,這是最平常的事情了。
所以,大多時候,王浩打著哈欠上衙門,打著哈欠出了衙門。
只有見到萱萱,才容光煥發(fā)。
終于有一天,等到了一個相對來說大案,有人偷牛了。
這個人還是個外鄉(xiāng)逃難的人。
小偷是偷牛的時候,被主人當場抓住了。主人見有人偷自己心愛的牛,就拉著小偷進衙門,想讓他坐牢。
可這個小偷也不是吃素的,他說:“憑什么說牛是你的?這是我的牛呀,是我牽著牛來到這里的。”
主人氣壞了:“那你這個無賴,這牛明明是我的,怎么成你了?”
“你有證據(jù)嗎?你拿什么證明是你的?”小偷不依不饒。
“我們鄉(xiāng)里鄰舍都知道。”
“牛和牛有區(qū)別嗎?說是你的,說不定你自己的牛掙脫了繩子跑了,就把我的牛當成你的牛了?”
爭吵了半天,看熱鬧的鄰居們就提議去衙門讓王浩縣令判斷。
到了衙門,他們依舊爭鬧不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算是大案子了,所以衙門口擠了很多的鄉(xiāng)里相親的人,看熱鬧,大多想見識一下縣令的智慧。
“大家別吵了,我了解一下情況。”王浩終于發(fā)話了。
“你說你是逃難來到,對嗎。”
“是的,大人。”
“既然是逃難,你為什么要牽一只牛來?”
臺下的人此時議論紛紛。
“這牛,是我祖上留下的唯一的財產(chǎn),我必須帶著。”
“好了,我知道的。”
“你說你的牛被偷了,有親眼見到嗎?”
“大人明見,我親眼看到他把牛牽走了。”
“在哪里看到的?什么時候看到的?”
“我家門口。”
“也就是說,在家門口,而不是在牛棚?”
“是。”
“你是不是認錯牛了?”
“大人,我自己的牛知道,千真萬確是我的牛。”
“大人,牛和人一樣長得不一樣嗎?”外鄉(xiāng)人辯解道。
沉默了片刻。
“好吧,既然你們都說牛都是自己的,也沒有確鑿的證據(jù)說牛是自己的。我只能讓神明決定。”
臺下人一聽,忍不住笑了起來。
“大家知道,我們鄉(xiāng)里有一口大鐘,在不遠處的廟里。大家一起去看看。
如果是真的偷牛賊,一模鐘就會響起來。”
于是王浩對著手下說了些話,并讓他先去了廟里了。
大伙簇擁著去了廟里。
只見廟里的打鐘被一塊大的深色的布罩著。
“來吧,你們兩個人都拉開布,用手摸一下鐘。”
他們兩個人都打開布,進了鐘里。
“咦?怎么都不響呀?”正當大家疑惑不已時。
王浩發(fā)話了。
“你們都出來。”他們都出來了。
接著說:“把手都伸出來。”
兩個人都伸出了手,見那個外鄉(xiāng)人的手是白白凈凈的,而真正的牛的主人手確是黑的。
此時王浩怒斥偷牛賊:“大膽盜賊,你可知罪?”
“大人饒命!”那個偷牛賊立刻心虛且顫顫巍巍地跪了下來。
此時大伙兒才恍然大悟,紛紛夸贊王浩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