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紅妹
讀何香久的長篇小說《焦裕祿》,如同接受了一場靈魂的洗禮。主旋律的文藝作品如處理不當很容易流于說教和呆板而讓人心生抵觸,但這部主流意識形態色彩如此鮮明的小說卻真真切切地讓人動心、動情。這在漠然已成為精神痼疾的當下,無疑是難能可貴的;對一部小說而言,無疑也是成功的。究其原因,既來自傳主焦裕祿本身的事跡,也離不開何香久對題材的駕馭能力和開掘能力。這部感動人心的小說促使我們思考文學創作的...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全書完
付紅妹
讀何香久的長篇小說《焦裕祿》,如同接受了一場靈魂的洗禮。主旋律的文藝作品如處理不當很容易流于說教和呆板而讓人心生抵觸,但這部主流意識形態色彩如此鮮明的小說卻真真切切地讓人動心、動情。這在漠然已成為精神痼疾的當下,無疑是難能可貴的;對一部小說而言,無疑也是成功的。究其原因,既來自傳主焦裕祿本身的事跡,也離不開何香久對題材的駕馭能力和開掘能力。這部感動人心的小說促使我們思考文學創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