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十二年級下 第十五周
- 和上高中的兒子一起成長
- 境由心轉88zp
- 2473字
- 2025-06-04 17:14:39
2025.5.26
今天周一,昨天晚上兒子回來了,帶著滿臉的倦容。
回來之前四十分鐘發消息告訴老媽,要吃晚飯,讓熱披薩。
老媽就熱了一個大的,還自己炒披薩醬做了個小的,讓兒子嘗試一下,如果可以,以后老媽就可以自己炒披薩醬了。
吃飯的時候,老媽沒有站在旁邊,想著給他空間喘氣。
這小子,一邊吃著披薩,一邊還在看手機,回消息,看視頻。
好吧,老媽也不管了,反正老媽去和他聊天,必定會給他增加壓力和負擔。
所以老媽告訴他,想讓他休息,所以老媽就沒坐在那里,兒子倒也認可,他忙著自己的。
這些新新人類,確實很多都是老媽這個年齡的人所不能理解的。
不理解就不理解吧,人和人本來就有差異,再加上時代的差異,那就是很多的不同。
不理解可以,空間要給到。
所以,老媽想要給這小子足夠的空間。
就像這次出去做志愿者吧,臨近項目演講還有一周。
兒子的伙伴們,即使原來每周末的都借住同學這里,要準備項目演講。
而兒子呢,早就安排好去做志愿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或者他的演講已經很有把握了,或者好不好就這么著了,再或者其他……
想到很久以前,他老爸曾經說過,就擔心這小子明天要高考了,今天還要出去玩。
還想到多年前,他外婆說他姨媽讀書的時候,一周之后期末考試,要去看電影,他外婆就讓他姨媽去了,看的是《天下第一劍》。想想還真是的,他外婆那是少有的放行,甭管是不是他姨媽本來是比較犟的脾氣,他外婆也搞不定,還是別的原因,反正放行了,挺好。(突然想到,難怪他姨媽發展得比老媽好,當然嘍,她的個性有機會展現,不像老媽,注定要被規范得死死的。)
反正現在老媽給兒子最大的空間了,反正老爸不在跟前,兒子更自由。
今天早上,起床后兒子照例是要洗頭吹頭的。
老媽聽到兒子的浴室里傳來了哼歌的聲音,這就是狀態好的表現。
雖然昨晚老媽還聽到兒子有點咳嗽,想著這次志愿者還真是累壞了,往常沒有這樣呢。
現在老媽很多都能放下了,不焦慮了。如果生病,也就是接受罷了,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自己負責,不是嗎?
好吧,祝愿兒子最后一周準備順利!
大概這一周每天都會很晚回家的吧,老媽以為,看著瞧!
--------------------------------------------------------------------------------------------
下午,兒子發消息來,說晚上要點外賣,因為壓力太大,想點點好吃的。
老媽回復說,想點點唄,好,我付錢,支持你!
接著老媽告知兒子老爸今天到家的消息,從兒子回復的口氣老媽立刻感受到了爸爸來他可能更加有壓力。
于是老媽直接問,會給你壓力不?
兒子立馬回答“會”。
老媽想著,要不讓老爸到他侄子家住兩天,再過來也行。
于是老媽在寫消息,準備詢問兒子的想法,還沒有寫完,兒子一條消息發來了。
“沒事你們在家別出聲就行。”
老媽立刻回復:好的,你有啥需求盡管說,我們盡量支持。(后面跟著三個“合一”的手掌圖案)
兒子回復“ok”。
接著,老媽把兒子和老媽的對話截屏給老爸,然后說“兒子這周壓力特別大,你回家來最好不要接電話,聲音大會影響他,我們也不在他在家的時候說話,盡量給他支持吧!辛苦你啦!”(緊跟三個擁抱的圖案)
這里說明一下,家里很小,隔音不好,平時兒子狀態好的時候,說話聲音大了兒子也會覺得有些吵,所以兒子在家,老媽也是注意說話小聲點的。
而老爸的聲音也很大,通常是要接好多好多生意的電話,所以老媽需要提前和老爸溝通一下,看看他可不可以到平臺上去接。其實也就是晚上的時候,白天就沒有關系,我們可以正常說話,正常打電話。
主要是兒子這段時期比較特殊嘛,支持一下他唄!
老爸回了個“好”,老媽又發了個“謝謝支持!”(緊跟三個紅心)
突然老媽想,我多么有禮貌啊,多么給老爸鼓勵啊,可老爸從來連一個“謝”字都不說的人。
突然老媽又想,剛剛還說人和人都不一樣,都互相寬容唄,盡管現在我沒有得到寬容,先寬容別人吧,把老爸當作其他任何人一樣的對待吧,本來都一樣,不要因為他是你先生就要依賴他,他也是個凡人呢!(再提醒自己,敬畏和慈悲!)
--------------------------------------------------------------------------------------------
2025.5.28
昨晚兒子回家吃飯,老媽照例做了兒子原來很愛吃的咖喱土豆洋蔥胡蘿卜牛肉。
結果兒子抱怨說,本來沒有壓力,常規的飯還可以,現在有壓力,就得吃點好吃的。這些飯就好像只是為了不死而吃的。
老媽說,你想點啥外賣,就點唄!
老爸吃了說,這飯挺好吃的。
呵呵,壓力之下,焉有常規的感受體驗呢?
然后,兒子抱怨說,家里太小。
老媽聽了沒說什么,然后表示說,爸爸媽媽還有什么地方可以支持他的?
兒子依然說,他說家里太小,而且用的語言也很不客氣。
老媽說,是的,是很小。
呵呵,壓力之下,焉有平常寬容的心態呢?
想到第一天,兒子叫了外賣,是烤串,老媽在屋里聽到兒子在外面吃的聲音很大,因為是烤的,還挺難嚼的,老媽想,想必兒子也吃不出平時覺得的烤串的香味,就是個心理作用。
好吧,除了這個方式,他目前也想不出什么方法來緩解,即使不消化,想吃就吃吧。
有一天,老媽剛好看到消息,是斯坦福神經科學家推薦的15分鐘非睡眠深度放松方式的視頻,老媽就轉給了兒子,說你有壓力的時候可以做,你在中午休息的時候可以做。
兒子回復“OK”。
今天,老媽已經開始做飯了,嘗試做叉燒。
剛才想到就給兒子發了個消息“兒子,做了常規的飯,還有啥需求?”
兒子答,“做我那天發給你那個吧”。
老媽問,“是哪個?是火雞面,還是肥牛?”
兒子答,“我想想吧。”接著另一消息,“等會再說,沒說就先不做。”
老媽答,“好的。”
就得多問,多了解,否則做了,白做,浪費心情,浪費食材,浪費時間。
兒子需要,老媽才做,否則就是無用功。
--------------------------------------------------------------------------------------------
今天早上上學前收到兒子消息,讓老媽協助西裝和襯衫,要洗,說他已經放在床上了。
接著,提出要求,要一根好點的皮帶,要七匹狼的,說要用。
讓媽媽幫忙洗的理由是”我有點來不及,周末演講可能用。”
老媽說“沒問題”,緊跟一個“ok”的手勢。
隨后,老媽一看,西服西褲襯衫就全部塞在一個小袋子里,那拿出來還不皺巴巴的。
于是老媽就開始洗,還準備熨燙一下,還得找其他家長借,因為家里沒有。
老媽想,是啊,讓男孩子自己能把自己的內務搞好不容易。
這次能預先放在床上,有進步。
這次能預先想到西裝,有進步。
這次能提前三天就想到衣服需要準備,有進步。
如果兒子自己能提前把西裝疊好放好,今天拿出來就能用,好像這也不是通常男孩子的作風。
好吧,老媽不是老說要支持兒子的項目嗎?這也是很重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