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簡陋的封君大典
- 撿個山寨當皇帝
- 舜君
- 2161字
- 2021-09-28 17:33:56
呂彥得知趙穆即將封君,于是便快馬加鞭的趕來。
趙穆,王佐,使者都各司其職,趙穆和呂彥等人在召開軍事會議,然后部署作戰(zhàn)計劃。
王佐和陶信在為趙穆在準備明天的封君大典,而使者則是在驛館里齋戒沐浴。而且派人去準備祚肉。
軍事計劃很快便制定了出來,趙穆為主將,林興,吳桐為副將率領三千精騎前往陳留救駕。而呂彥,李由,楊浦各率兵兩千,攻打龍溪,古陽,黎城。
趙穆給他們的目標很明確,因為給他們的兵力不是很多,如果可以打下來的話就打,但是如果打不下來,就以襲擾為主,唯一的目的就是切斷義軍的糧道補給線,為趙穆的騎兵救駕贏得時間。
而且趙穆還告知了他們一種新的戰(zhàn)法,這就是步弓陣地戰(zhàn)法。
在官道還有平坦的地方,設置障礙物,挖戰(zhàn)壕,修筑防御工事。而前面防御的工事用土石堆砌成半人高。身手矯健的士兵們一步就能邁過去那種程度。而下面的戰(zhàn)壕挖一人多高。此時步弓手們就站在戰(zhàn)壕后面拋射,等敵軍快到的時候,步弓手撤退,敵軍便會一步踏過障礙物掩體,然后一腳踩空跌入他們事先挖好的戰(zhàn)壕陷阱當中。
然后在戰(zhàn)壕之后的居高臨下的我方步兵就負責把爬上來,剛剛露頭的敵人殺掉就可以了。
而且那種高度,不用兩只手是爬不上來的,這個時候的敵人幾乎是沒有任何抵抗能力的。
而如果掉下去的士兵不及時爬上來的話,會被后掉入坑中的士兵踩死。
而且既然是撤退的話,那么這批人便是潰兵,組織性必然大打折扣,前方有陷阱的,后軍也很難及時停下腳步,停下的前軍或者被踩死,或者被后面的友軍的兵器刺死。
而且這么打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不用專門挖坑埋他們了。等打完仗,直接填土就可以了。死沒死的一起埋了就行了。
而且如果有時間的話,還可以多梯次作戰(zhàn),設置兩三個一人多高的戰(zhàn)壕陷阱。然后在戰(zhàn)壕上鋪上木板,方便我軍撤退。等我軍撤退之后,把木板撤去,又是一個阻隔的陷阱。
雖然封君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趙穆的心中還是說不出的欣喜,他一個現(xiàn)代的996社畜,竟然在這個古代時空里稱王稱霸了。
現(xiàn)在他激動地心情難以言表,簡直比他當初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還要高興。
今天晚上同樣高興地人太多了。
比如趙太公,陶信等人。雖然縣令死了,他們的計劃破產(chǎn)了,但傍上了趙穆的大腿,結果是一樣的。他們依然得到了他們想要的。
趙氏一族成為了外戚,陶信雖然目前還沒有得到趙穆正式冊封的官職,但至少沒人看不起他這個商人了。
王佐,呂彥,楊浦等人,以及手下的一批都尉,百夫長人也很高興。
趙穆封君了,接下來就是封賞他們了。他們很快就能成為這個小國家的三公九卿。身份從士人躋身為貴族。
使者也很高興,因為以最低的代價換來了趙穆的援兵,進城的時候,他也看到了趙穆軍隊的風貌,要比廣安府的軍隊精神抖擻的多,這次天子有救了。
這一天仿佛是最為喜悅的一天,整座城的所有人都很高興。
第二天的封君大典,在已經(jīng)搭建好半年之久的封禪臺上舉行,雖然沒有周圍各國的使者國君觀禮,但新安三縣的世家族長,還有有名望的鄉(xiāng)紳都悉數(shù)到場。
使者首先獻上祚肉,然后焚香祭拜天地祖先,之后拿出之前他寫的冊封詔書,當眾念給百姓們聽。之后恭敬地和祚肉一起放在了供桌上。
之后在隆隆的鼓樂聲中,身穿黑色龍紋朝服的趙穆在兩名侍從的攙扶下,緩緩地走上了封禪臺。
趙穆對著祚肉,還有詔書三跪九叩之后,使者親自為趙穆帶上五旒冕冠。然后將印璽交給了趙穆。
之后使者大聲說道:“封君大典禮成!跪!”
說罷,封禪臺之下的百姓,還有王佐等人悉數(shù)下跪叩首。
之后趙穆便手捧印璽,頭戴冕冠一步一步的走下封禪臺,兩名侍從將祚肉和天子詔書恭敬地請到托盤之中,之后跟在使者的身后。
紅毯一直從封禪臺,鋪到之前縣令私造的宮殿當中。趙穆在君位上正襟危坐,將印璽和詔書放于書案上。祚肉供入臨時籌備的祖堂當中。
隨著王佐等群臣的叩拜,封君大典算是正式結束。
按照封君大典的流程,封君大典結束之后,便是對群臣的冊封,只不過時間不是很富裕,因此正式的冊封沒有。
只是冊封了兩個職位,趙穆封王佐為丞相掌管新安國政務,呂彥為大司馬掌管新安國軍事。
至于其余人的職位封賞,等打完仗再說。
在封君大典結束之后,趙穆便脫下了自己朝服。換上了盔甲。
做了簡單地戰(zhàn)前宣講之后,便與林興,吳桐一起率領三千精騎前往陳留救駕。使者也是緊隨其后。
剛剛成立的新安國的一切軍政要務,趙穆都委托給了丞相和大司馬。
新安方面暫且不提,且說趙穆這邊,趙穆這邊率兵星夜趕往,雖然比廣安侯杜冒晚出發(fā)幾日,但趙穆麾下都是騎兵,后方輜重也是用戰(zhàn)車運送。因此很快便追上了。
見到后面追來了一隊騎兵,杜冒的軍隊馬上列陣戒備了起來。見到對面的部隊擺開陣勢,趙穆對吳桐說道:“傳令三軍停止前進!”
吳桐馬上傳趙穆的命令,雖然騎兵速度極快,但趙穆的軍隊久經(jīng)訓練,很快就停住了,而且還擺開了趙穆的三三制作戰(zhàn)方陣。
杜冒麾下指揮盾陣防御的偏將對趙穆等人大喊道:“你們是什么人?再向前一步放箭了!”說罷盾陣之后步卒便拉緊了弓弦。
趙穆麾下騎兵也不示弱,紛紛舉起了懸掛在戰(zhàn)馬一側的強弩。趙穆的輕騎兵,兵器很簡單,身上挎著的是趙穆改良過的現(xiàn)代化馬刀,而一側是強弩箭筒,另一側則是強弩。
雖然強弩一般是步弓手用的,在馬上的機動性和速度不如長弓,但凡是個合格的騎兵指揮官都不會給騎兵配強弩。不過這也僅限于這個時代指揮官的眼界。
給騎兵裝備強弩,趙穆有自己的想法,況且弩的準確度要比弓箭要準確得多,威力也強過弓箭。而且這也是在為未來訓練新式騎兵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