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灼了兩天的文玉歌,終于沒辦法,準備向武館這邊認識的人借錢了,考慮了一圈。
陳亞宗不行,兩人這關系,牽扯到銀錢不太好,張不開口。
彤彤和晁木子也不行,這倆人兜比臉干凈,發了月錢一天都要先花一半,剩下的緊緊巴巴過十日,最后半月要么吃家里,要么吃家里…
峰哥和趙雪,雖然幾人天天一起出去,但是覺得關系還是沒那么到位。
還有誰呢…
文玉歌坐在武館,煩躁的扣著指甲。
“文玉歌,你這不整理館員資料,也不出去宣傳拉人,在這發呆干啥呢?”新祺過來問道。
哈!新祺!對啊,怎么沒想起來新祺呢?兩人平日里關系還可以,新祺每月月錢也多!
“新祺呀,跟你商量個事唄?”
“干什么?”新祺白白凈凈的長了個瞇瞇眼,走路也不直念,平日里都微微駝著背。
看到文玉歌這樣,表現的一臉警惕的樣子。
讓文玉歌又想笑又想打他。
“正經點!”
“說說說!”
“借我兩千文錢!”
“啥?你干啥呢,要兩千文?”
“你別管了,我分兩個月還你,下個月發月錢給你一千,再下個月再給一千,你看行不。”
“你要這么多干啥?陳亞宗對你始亂終棄,你要去,嗯,咳咳,那啥…?”
“那你都不能想我點兒好!”文玉歌朝著新祺拍了一巴掌!“非要文文姐打你!”
“好好好,文文姐我錯了我錯了!你先說你干啥呢?別是去入印子錢或者去賭了吧?”
“你看我像這樣的人嗎?”
“那不能像,我一直覺得你是不能干這事的,所以這不是問問你,怕你被騙嗎?”
“唉,放心,不是這事,是我一個好朋友,遇到難處了,我給她湊點錢,但是我這自己的不夠,只能先借點!”
“不是騙你的吧?”
“不會,這錢也不急的她還,就當這么多年朋友幫她的,不過你放心,”文玉歌拍拍新祺的肩膀。
“你借我的,我按月還你!我給你打借條!”
“這不用,我相信你的人品!只要你別被騙了就行!”
“好嘞!放心!”
“我明日給你拿來兩千文!”
“好嘞!謝謝啦!”
真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沒想到新祺這么人物!真是幫了大忙了!
第二日上工,新祺給文玉歌拿了兩千文錢,也沒讓她打借條,文玉歌下午下工,趕緊去陳雅珍給她的銀號票號匯上錢。
票號是陳雅珍表姐的,可以通過朝廷渠道,把銀錢給陳雅珍送去。
匯過錢,文玉歌又去把給陳雅珍的信寄了出去。
雅珍,見字安好。
三千文錢,我已按照你給的表姐的票號匯了過去,估計很快也能到你那里。
你在那邊要注意身體,銀錢不夠了再給我來信,這些銀錢有孟莉莉的六百文,我的不夠了,借了咱們同窗我的朋友們一圈,只她爽快的拿了六百文出來。
我們兩個的銀錢,你不用急著還,什么時候寬裕了再說,在那邊畢竟背井離鄉的,若銀錢不趁手,會很麻煩。
另外說個氣人的事,我找田雅萍借錢,平日里她給我吹得她家多有錢,買個這五百文,添置個那一千文的,這次竟然一文都沒有!
沒有就沒有,不想借就不想借,這都無所謂,但是她竟然一邊跟我說著和你相交莫逆,一邊又說知道你沒錢,但是她也沒辦法,讓我先找人借錢,以后她和我一起還!
我次奧!!!
生氣!
什么人這是?!我都借來錢了,我用她跟我還?呸!
文玉歌氣氣憤憤洋洋灑灑的寫了幾大張紙。
之后,這事就如過眼云煙般,從文玉歌心中剔除了。
嗯…也是心大……
文玉歌借錢這事,也沒再和別人說,武館眾人也都不知道,新祺的嘴很嚴。
月末發月錢時,文玉歌先還了新祺一千五百文,當日借的本來也多,這月武館生意好,文玉歌掙得也多,發了兩千多文。
還過錢,文玉歌覺得自己手中也還有不少,家中也不知她現在一個月能有多少月錢,她交了五百文,剩下的也完全夠她花了,這個月再把剩下的一千文還了,就沒事啦!
借錢的事,就這樣過去了,文玉歌也通過這件事,把自己的朋友圈子整理了一遍,有很多該疏遠的疏遠,有一些也就保持面兒上的關系,有幾個能深交。
這日下午,陳亞宗與文玉歌下工,送她回家,走到陳亞宗租住房子的路口。
“你等我一下,我忘拿個東西。”
“什么東西?忘武館了?”
“不是,忘我住的地方了,我拿一下,”陳亞宗說道“一會兒要用的,你跟我一起去?正好你還沒去過,看看我租的地方?”
“行啊。”
拐彎進入小胡同,穿過去走到另一條路,然后再拐進一個小胡同,走不遠就到了。
房子是一個小小的民宅,與文玉歌家差不多,都是之前朝廷規劃建造,用于安置遷調的百姓的。
只這個宅子要比文玉歌家還要小很多,進去只有一個廳堂,旁邊有廚房,然后廳堂連接著一間臥房,臥房旁又隔出個盥洗室,麻雀雖小,也五臟俱全了!
要說現在大梁朝發展的越來越好了,尤其污水處理和排放,去留洋海外歸來的很多官員,學習了外族很多的建造。
只要是朝廷新規劃建造的居住宅子,不論大小,里面都有盥洗室和廚房,再也不用像以前的老宅,大戶人家在臥房內自己還能隔出個盥洗室,放個恭桶,普通人家只能在床下放個夜壺,大清早的出去倒掉。
只這普通民宅的布局很是一般,有些錢財的就看不上了,被遷調到這些安置地方之后,又買了新宅子,把這不想住的租出去。
兩人進屋,文玉歌打量著這幾乎一眼就能看到底的小宅子。
廳堂只一張書桌,一把椅子,書桌和椅子上,以及圍著墻角的一圈,雜亂的放著各種各樣的東西,大包小包的,讓本就不大的屋子,基本就剩了通往各個屋子的一條路。
走去臥房,大了很多,放著一張被子疊的整整齊齊的寬床,一個柜門單側有些歪斜的雙門衣柜,一張干凈的矮餐桌,一個矮榻,琉璃窗子采光挺好,讓不怎么雜亂的屋子更亮堂了些。
彼時汴梁城的建造風格,就是這樣,廳堂小小的一點,感覺都不是讓人待客用的,只是一個大些的過道,通往各個臥房和廚房盥洗室。
而臥房卻很大,來了客人,都是直接領到臥房,上炕的上炕,坐矮凳的坐矮凳,圍坐一圈,嗑瓜子,講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