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奇給陸海的技術資料也不算少,但這些東西只有一些參考價值,真正有用的東西,都得靠陸海自己推斷出來。
亞奇的這些技術資料給陸海最大的作用其實就是一個指路的作用。有些東西,單靠現在有的知識,很難想象出來,而這些技術的存在的意義就是指出這些東西的存在和一定的制取方法。
但這些資料沒有用的最大原因就是這些資料不是藍星的技術,也不是魘族的技術,魘族只有那個生命克隆技術,另外的就是自身飛船的維護技術。而這些,都是針對魘族本身的特性來使用的。
在漫長的歷史進化過程中,不適合魘族的東西早就是被淘汰了。而其他的技術則是魘族控制其他生命時,覺得有一定意思才保留下來的東西,對他們本身來說,沒有多大的用處,更多的只是一種收集愛好。或者是當前控制體可以用到的技術。
而這些技術大多是其他文明的語言表述的,即使是已經轉換成了通用語,再從通用語轉換到藍星語言的時候,描述起來也很奇怪。大多是類似:未知物一與未知物二反應,產生未知變化一,未知物三與未知物四反應產生未知變化二,當未知情況時,再通過未知物五的催化作用,產生目標物質。
當然,資料中的未知物是有名字的,但名字只是一種代號,沒有對應的藍星語與之匹配,所以叫成未知也是一樣的。更慘的是,這些技術資料很多是單獨收錄的,只是為了收錄該技術而已,所以對一些未知物的描述少得可憐。
在這種情況下,對未知物描述越多的技術,復現的可能性就越大。就像之前的膨化材料,幾十種未知物,各有各的作用,而描述也極為簡單,陸海只能從反應過程中的一些現象分析出來是哪種類似的物質。而這種物質可能還不是最佳的,但通過試驗還是有機會實現的東西。
就像是生病吃藥一下,最好的處方是對癥的藥,但如果處方上的藥被換成類似效果的藥,有時候也是可以的,只是效果就沒有那么好了。
陸海很想多實現一些外星技術,畢竟這些能被收錄起來的技術,肯定有獨到的地方。
除了膨化材料,另外一種材料的描述也是讓陸海極為心動。這是一種光電轉化材料,按照描述,這種光電轉化材料的轉化率非常高,幾乎接近完美,而且最關鍵的是,他對光的波長范圍要求也是極廣。可見光只是它的一個極小的范圍。可以說,如果這種材料可以研制出來,能源問題將不再是問題了。
對這份技術資料的再三研究,陸海覺得關鍵點就在于其原理。這種東西最關鍵的地方就是把幾種物質組合起來,形成一個特殊的結構。在這種結構中,原子大量地共用電子,而在這其中,有幾個極為活躍的電子云。一旦光子進來,電子極易吸收這些光子,然后就躍遷逃逸出去,而關鍵的是,失去電子的結構中,原子的位置就會發生變化,又再次共用了電子。
這樣,對于逃逸出去的電子來說,電流已經產生了,而原來的結構雖然整體是帶正電,但因為結構變化,所有的原子仍然滿足自身的穩定性。在這種情況下,另一個原子也再一次復現類似的情況,還可以再次出現電子逃逸。
而如果這個結構捕捉到電子,結構又會調整回來。這樣一來,電流就很容易產生。只要把對應的結構通過另一種材料束縛起來,使電子逃逸的方向相對穩定,就可以實現極為高效的光電轉化了。
這個技術資料提到的東西,陸海是十分感興趣的,如果可以解決,那么在宇宙飛船上,只要裝幾個光能轉換設備,組成一個光電帆,那飛船在太空中,就可以解決大部分的能源消耗問題了。
但這個技術資料和之前的膨化材料不一樣,膨化材料因為是化學反應,很多反應都有詳細的介紹,因此,陸海從一些反應過程和結果上就有機會分析出未知物是哪一種了。
這個光電技術大多是物理方面的介紹,而這個資料就差很多了,畢竟大多數原子和電子的性質都很接近。
這只是其中的一種難度,另一種則是電子接收設備,它是一個極為精細的電磁加速設備,電子通過之后,產生電流,然而這套設備并沒有接收電子,而是讓它在一個中空的系統中運動,通過電子移動產生的磁化現象,使電能被電路接收,而電子在中空系統之中繞了一圈之后,又被發射回原來的結構上,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回路。
這個技術最大的特點就是精細度要求非常高,如果沒有陸小邪,陸海是絕對不會考慮來復現這個技術的。
吸引陸海復現這個技術的另一個重要的東西就是這個東西是制造飛船光學護盾的一個重要技術。
在陸海自己造出蓄能激光武器之后,他一直在擔心的一個問題是,激光怎么防護。現有藍星技術上,大多數的材料都有一定的光能轉化能力,但轉化率越低,就會使接收到的光能集中在一處,而這種情況下,大量的能量被充能進來,就會使整個結構中的原子分子動能大大增加,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了激光傷害的主要方式,目標位置被熱熔解了。
所以防衛激光的主要材料,可以是隔熱材料,也可以是護盾材料。而隔熱材料,其實表層還是會受到影響,長時間的話,熱能一直累加,最終還是會被穿透。但護盾材料不一樣,它把光能轉化了,能量被轉移走了,熱能無法累加。而且這種能量轉移后還能被自己利用起來,比如用來激活另一個激光武器。
不過,相對的,護盾材料在強度上就差很多,很容易被物理手段擊毀。但這份資料上也有幾種的應對方式,一種是把護盾系統做成小型護盾無人機,這種無人機可以通吸收光波來充能,如果沒有敵方的,自己也可以發射激光充能,這種無人機可以組成一個陣列,抵擋激光武器。同時,它還可以靈活規避物質武器。
不過,物質武器通常來說速度比較慢,一般會在護盾前就被攔截了下來。
雖然這與陸海想像中的護盾差很多,他想象中的護盾是通過特殊的發生器,產生一個電離層,而這種電離層可以通過能量的消耗,對沖掉激光的能量。這就很像科幻片里的技術了,護盾需要大量的能量消耗來維持。
但顯然這種護盾材料更為實用,能耗小,還可以用來產能。
所以陸海完成膨化材料研究之后,就一直在研究這個技術對應的材料。通過虛擬創界,他很快就找到對應的幾種材料。但最大的難度就是在制取上,形成特定的結構以及組建特定的電子回路。陸海嘗試了很久,成功率也極低,最后是通過制取大塊的材料,然后由陸小邪切割掉不符合的條件位置,然后再把這些小塊的材料拼接起來,花了幾天的功夫,才制成了一小塊材料,消耗的道能卻非常多。
總的來說,性價比非常低,但最大的好處就是這個東西的光電轉化率是真的高,把這東西用作一些室外設備的充能裝置,基本上是能量充足的,而且占位極小。
東西還是有用的,所以陸海也沒準備放棄,他準備慢慢制取,用上一年時間,飛船的光電設備材料就夠了,還可以考慮做一個小型的護盾系統呢。
他把資料整理了一份,發給了吳老,不過這東西吳老也只能看看,他們可沒有辦法制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