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即使騰蘭走了很遠,她仍然能聽到樓下老太太們嘰嘰咕咕的議論聲,但那又有何妨?
我們總是擔心別人的眼光和眾人的言談,那仿佛是一把利刃,懸在頭頂。你說我在外地,找了男朋友,還可以,他們說,他倆都住到一起了,真不像話;你說我是送外賣的,可以賺些零花錢,他們說,聽說她是在外面賣的,真傷風敗俗;你說我要發憤圖強好好學習,他們說,還不是找不到工作,自己給自己找臺階。
其實,離你越近的,越不希望你好。真正祝福你的人,都是些無關緊要的陌生人,因為他們犯不上嫉妒。
嫉妒,真的是毒藥啊!騰蘭曾經和一個朋友說過,想找男朋友,然后結婚,生子。
那個朋友對她說:“我對同事們說,我最好的朋友想要找個男朋友,她想結婚了。結果,我同事們說,像她那樣的幼稚低俗的女人,是配不上我們這種優質男人的。”
聽到這里,騰蘭愣住了,嘴里的蛋糕差點噎在喉嚨,要知道,那朋友的同事們,她一個都沒有見過,那么,這原話具體是誰說的,就有待商榷了。
“你哪位同事這樣講我?我見過他嗎?ta是男是女?”說完,騰蘭就望著眼前這個她一直以為的朋友。
那人呆了很久,就又把話題岔開了,那天的下午茶,騰蘭不知說了什么,不知自己吃了什么,但是,她清楚地意識到:那個朋友,可能不會再是她的朋友了。
那是個從小玩到大,無所不說,無所不能,就像是親姐妹一樣的存在啊!騰蘭在哭,但是,她不愿意真的哭出來,她只是在心里哭,不過心確實沒在滴血,畢竟不是什么親屬關系,但她確實是為這段死掉的友誼恍惚了很久的。
青春啊!我們曾經一起度過的美好,一起聊過的小說,一起眼巴巴望著的籃球少年,一起分享的美麗的貼紙,一起唱過,跳過,笑過,一起看男同學寫來的情書……都過去了,那青春,也隨著這本該美好的記憶逝去了。
失望嗎?失落嗎?痛心嗎?或許,這就是成長吧?女娃,到女孩,到女人,總要有個過程。那些曾經陪伴我們的人或事,終有一天要離開,或者是生離,或者死別,都要經歷,都要承受,可我們,別無選擇,只能默默接受,勇敢地面對。
因為,無論狂風暴雨,還是雨雪風霜,總會有過去的一天,總會有峰回路轉,撥開云霧見明月的那一朝。
所以,為什么不好好面對這一切呢?端起一捧熱茶,觀察這暴風驟雨的來臨,勇敢地接受這樣的洗禮。
我們這一世,或許就是來承受,來接受,來見見世面,見世間美好,感人間溫暖,講溫柔話語,嘗世界美味,何嘗不呢?
春有嫩葉;夏有繁花;秋有金葉;冬有白雪。《聊齋志異》里那些妖魔鬼怪,無一不向往人間的美好,而且,他們都心存善念,都是救人,愛人的。
而真正害人的,其實是那些披著人皮的東西,人心隔肚皮,但有的人心卻是黑的。
他們甜言蜜語,打情罵俏,說得好聽,卻當面一套,背后一套,明里是朋友,背后捅刀子。
罷了罷了,就隨她去吧!沒有人能陪自己一輩子,即使是父母,子女,夫妻,都一樣,所以,為什么要奢求朋友會相守一生呢?
每個人從出生就是奔著死亡去的。我們選擇每天郁郁寡歡,還是快樂幸福,其實是取決于自己的內心的。
有人將家庭視為自己的生命,誓死捍衛,但他有可能遇到的就是視家庭為糞土的浪蕩人;有人將孩子看得珍重,悉心培養,耐心教育,但有可能孩子長大第一個要逃避的,就是那個曾經用心呵護他的人;有人講友誼視作珍寶,但那個他曾經以為的友誼,在別人眼里,不如一個名牌包包更重要。
我們的世界,其實是我們眼中的世界,每個人看待事物的方法都不盡相同。當我們離世,我們的世界將隨我們而去,這世界就會崩塌。我們的世界,我們自己才是主角,其他人全部都是配角,所以,自己的生活到底是幸福還是不幸,主要是隨著你的想法改變而改變。
不要再罵愛人了,多看看ta是否勤勞善良,工作踏實;不要再罵孩子了,看ta是否認真學習,努力生活;不要再罵領導了,他們也是為了工作,讓大家都有個好的績效;不要再罵員工了,他們也是人,也上有老下有小,大家都不容易,何必呢?
如果真的能做到這一切,這是真的放下了,放下苛責與嗔怪,看透一切,這蕓蕓眾生在你眼中,都是萬千世界的繁華美好,而不再是之前的討厭與煩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