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木禽星滿意地收下犀牛角,歡歡喜喜地駕起彩云,辭別斗戰(zhàn)天王,回天庭向玉帝繳旨去了。
大乘之神光臨,除害惠民,府縣官員們激動不已,留住唐僧師徒,大擺素宴,遍請大德、鄉(xiāng)紳作陪。
太守老爺恭敬地在通關(guān)文牒上蓋好寶印后,一邊召喚屠夫,命他剝解犀精,將犀牛肉賞賜給各級官員,把犀牛皮硝熟熏干,用來制造鎧甲;一邊頒布新令,曉諭闔府軍民,從今以后不許點設(shè)金燈,不再另行征收燈油大戶供佛的稅賦;又從庫房里調(diào)撥部分錢糧,收買民間空地,起建四星降妖廟;并為唐僧師徒建造生祠,塑像刻碑,流傳千古,以報答他們?yōu)槊癯Φ墓Φ隆?
建廟造祠,既能揚四木禽星之功,又能為佛正名,唐僧師徒?jīng)]理由反對,索性寬懷領(lǐng)受。
對于唐僧師徒,那二百四十家燈油大戶更是感恩戴德,今天這家齋供,明天那家宴請,輪流做東,殷勤備至。
八戒見悟空不平白受人恩惠,便把從玄英洞里搜來的細軟寶貝,每次都帶上一點籠在袖子里面,遂心滿意地受用之后,便將寶貝贈送給做東的人家,以示感謝。這樣一來,金平府的天竺人對唐僧師徒更是敬仰了。
轉(zhuǎn)眼個把月過去,來慈云寺里相請的人依舊絡(luò)繹不絕,唐僧發(fā)愁地道:“徒弟們,瞞著那些大戶人家,天不亮就走吧?再這么逸樂下去,真經(jīng)什么時候才到得了大唐?一旦寬了禪性,惹得佛祖動怒,只怕又會生出災(zāi)厄來,到時后悔可就晚了!”
八戒嬉皮笑臉地說:“師傅,您不能厚此薄彼吧?細軟寶貝還才用了一點點呢。”
唐僧:“我們在慈云寺打擾了這么久,余剩的寶物,就當(dāng)作酬禮,贈送給他們好了。”
沙僧趕緊提醒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師傅,您忘了寇員外家的教訓(xùn)了嗎?”
唐僧:“那就散發(fā)給低種姓的窮苦百姓吧。”
悟空:“意外之財,來得急,去得也快。師傅,剩余的這些寶物,可以幫慈云寺買下不少的田地,再雇傭一些旃陀羅來幫他們耕種的話,不就一舉兩得了嗎?”
唐僧欣喜地說:“行,就按悟空說的辦!”
悟空:“八戒、沙師弟,這事交給你倆了。買好地后,再買些糧食、果蔬種子,記得給我也留一點點。”
八戒呵呵笑道:“師兄,你那花果山好東西不少了,別這么貪心。”
“要你管我啊,多事!”悟空得閑的時候,很喜歡憧憬未來……
數(shù)日之后,事情全部辦妥。次日,唐僧一大早起來,便叫八戒起床去備馬。
八戒過了段自在的日子,睡得正香,迷迷糊糊地道:“黑咕隆咚的,備馬干什么?”
悟空搖搖頭說:“呆子,快五更了,師傅讓趕路呢。”
八戒抹抹臉,抱怨道:“師傅真是缺根筋,二百四十家燈油大戶都請,這才吃了三十幾天的飽齋,急什么急,還怕路上沒有西北風(fēng)喝?”
唐僧聽了,很是不爽地說:“快點給我起來!你這吃糠的蠢貨,一大早就開始瞎扯,要不叫悟空拿金箍棒打碎你的牙,看你還敢不敢犟嘴?”
八戒見唐僧發(fā)火了,有些心慌地道:“師傅,出家人以慈悲為懷,您不會真的這么狠心吧?”
唐僧不想鬧出太大的動靜,沒有接茬。悟空伸手撓耳,裝模作樣地說:“師傅不想因為你貪吃而誤了行程,趕緊起來收拾行李、備馬的話,可以免打!”
八戒還以為悟空是要按師傅的吩咐,動真格的了,立馬彈起身來,一邊穿著衣服,一邊推搡著沙僧道:“沙師弟,快、快點起來,師兄要拿棒子招呼我們了!”
沙僧一聽大師兄要動粗了,睡意頓時全消,瞬間清醒過來。師徒四個很快收拾完了行李,準(zhǔn)備好了鞍馬。
唐僧叮囑道:“徒弟們,動作輕點,不要驚動了寺里的僧人。”
悟空開了寺門,唐僧手持錫杖,八戒牽著白龍馬,沙僧挑著擔(dān)子,師徒四個躡手躡腳地走出慈云寺,朝東行去。唐僧駐馬回首,不禁心生感慨:暗放玉籠飛彩鳳,私開金鎖走蛟龍。
慈云寺里的僧人們早上起來后,不見了唐僧師徒,無不遺憾地說:“不曾留得,不曾別得,不曾求告得,不經(jīng)意讓個活菩薩就這么走了!”
正嘆息不已的時候,旻天縣有幾家燈油大戶前來相請,執(zhí)事阇耶毱多感念唐僧師徒的大德,合掌道:“各位檀越,敝寺昨晚沒有留意,今早才發(fā)現(xiàn),圣僧師徒已經(jīng)駕云東歸了。”
燈油大戶們聞言,只好望空拜謝。
圣僧師徒東歸的消息迅速傳開,滿城官員、百姓很快便全部都知道了,為了表達對他們的感激之情,紛紛治辦五牲花果,前往生祠拜獻酬恩。
光陰飛逝,唐僧師徒不顧風(fēng)吹雨打,越山渡河,登危履險,向東不斷挺進,不知不覺又到了春末夏初時節(jié),但見:
清和天氣爽,池沼芰荷生。
梅逐雨余熟,稻隨風(fēng)里成。
草香花落處,鶯老柳枝輕。
江燕攜雛習(xí),山雞哺子鳴。
斗南當(dāng)日永,萬物顯光明。
這樣的時節(jié),道路兩旁的禾苗像野草一般的瘋長,綠油油的迎風(fēng)起伏,十分養(yǎng)眼喜人。
又走了一大段路后,唐僧高坐馬上,遠遠望見前方影影綽綽的似乎有座城垣,不禁舉鞭遙指,欣喜地道:“悟空你看,那應(yīng)該是座城池吧,知道是什么地方嗎?”
悟空雖然早就看見城里有一座二百多尺高的佛塔,但也不清楚究竟是哪,只得坦率地說:“師傅,我們都沒有到過這里,怎么會知道呢?等到了前面,找個人問問就是了。”
前邊的下坡路要穿過一小片波羅奢樹林,唐僧一馬當(dāng)先奔了進去,哪知突然有一位手持竹杖、身著輕衣、腰束一條扁帶、足踏一對棕鞋的銀須老翁準(zhǔn)備穿路而過。
唐僧勒馬避開后,立即滾鞍下馬,走上前去,關(guān)切地問:“老施主,沒有嚇到您吧?”
銀須老翁定下神來,擺了擺手,滿臉歉意地說:“都怪老朽抄近道,走路沒有留神,讓法師擔(dān)心了!”
唐僧:“老人家行走不便,能少走幾步路,也是好的。”
年輕僧人彬彬有禮,善解人意,本地后生難得有這么好的修養(yǎng),銀須老翁好奇地問:“法師是從哪里來的呢?”
唐僧合掌道:“貧僧來自東土大唐。”
銀須老翁不由羨慕地說:“原來是中華上邦人物,失敬了!失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