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還好,一聽說敖烈曾神出鬼沒地殺掉了豢龍氏董法和御龍氏劉術(shù),而悟空竟然還要去南海,三藏不安地道:“菩薩是要請,但也不必急這一時。悟空,仙龍善于隱介藏形,還是等八戒、沙僧回來了,你再去吧。”
凡人要親眼見著,才能安心,而群仙只在暗中保護(hù)。隱藏于空中的金頭揭諦主動請纓道:“孫天王,你不必親自去請,小仙可以替你去跑一趟。”
悟空聽了,感激地說:“有勞你了,有勞你了!那快去吧,快去吧!”
金頭揭諦道聲告辭,急縱云頭,直奔南海而去。
悟空讓日值功曹去打點(diǎn)水來,吩咐山神、土地陪著三藏,自己則在河邊四處轉(zhuǎn)悠,萬一白龍出來了,也好找機(jī)會逮住他。
金頭揭諦駕著云,沒花太長的時間,便到了普陀山。按落祥云,揭諦走到紫竹林前,向惠岸行者和六名輪值鱗甲護(hù)法天將表明來意后,得以參見觀音菩薩。
觀音坐在蓮臺上,和氣地問:“揭諦,你來我這里,有什么事嗎?”
金頭揭諦:“唐僧在強(qiáng)伽河邊丟了坐騎,孫天王進(jìn)退兩難。據(jù)當(dāng)?shù)氐纳缴窈屯恋卣f,是菩薩安排在那里的白龍吃掉的。天王就讓小仙來普陀圣境,請菩薩去降伏白龍,好還他的紅馬。”
觀音:“那白龍是西海龍王敖閏的兒子,因?yàn)槌涯軞⒘嘶魁埵虾陀埵蟽勺宓男∠桑凰竿跤?xùn)斥,一時沖動失火燒毀了佛陀舍利。雖然世尊大發(fā)慈悲,免他一死,但處罰漫長無期,是我親自去向玉帝求情,讓他給唐僧做個腳力,爭取立些功勞,他怎么反倒先把唐僧的坐騎給吃掉了?這樣說來,我還真得親自去走一趟才行。”
說完,觀音菩薩走下蓮臺,出了紫竹林,和金頭揭諦駕起祥云,跨過南海,飛向強(qiáng)伽河,真是:
佛說蜜多三藏經(jīng),菩薩揚(yáng)善滿長城。
摩訶妙語通天地,般若真言救鬼靈。
致使金蟬重脫殼,故令玄奘再修行。
只因暫阻東歸路,龍子歸真化馬形。
觀音菩薩帶著金頭揭諦風(fēng)馳電掣來到強(qiáng)伽河上,在半空中停住祥云,低頭一看,只見孫悟空正在河邊巡繞叫罵著。觀音不想搞出太大的動靜,吩咐金頭揭諦去把悟空叫上祥云來。
金頭揭諦落下云頭,沒有驚動三藏他們,獨(dú)自來到河邊,一指頭上祥云,對悟空說:“孫天王,菩薩有請!”
悟空聞言,縱云跳到空中,來到觀音面前,抱怨道:“菩薩啊,你怎么把條有罪的孽龍,安排到這里來成精,叫他吃了我?guī)煾档募t馬呢?你這是縱放歹徒作惡,太難為我老孫了!”
敖烈惹下大禍,差點(diǎn)沒坑死悟空,觀音知道潑猴這是在借題發(fā)揮,睿智地說:“那條白龍,我安排在這里,是想讓他給你師傅做個腳力的。你也不想想,那東土來的凡馬,怎么可能跋山涉水,承受得了這千辛萬苦呢?必須有一匹超群出眾的龍馬,才能幫你們把真經(jīng)取回東土去。”
悟空:“可如今他已經(jīng)怕了老孫,龜縮在孔竅里,就是不肯出來,怎么辦?”
觀音轉(zhuǎn)過臉去,對金頭揭諦說:“你去河邊叫一聲‘西海龍宮三王子,快點(diǎn)出來,南海菩薩在這里’,他就會出來的。”
金頭揭諦領(lǐng)命來到河邊,高聲叫了兩遍。
果不其然,須垂白玉線的敖烈聽到叫聲,隨即翻波逐浪,跳出水面,化身人形,駕起云頭,來到空中向觀音禮拜道:“感謝菩薩的解脫之恩!只是我在這里等了很久,也沒有聽到一點(diǎn)取經(jīng)人的消息。”
觀音一指悟空,微笑著說:“這不就是取經(jīng)人的大徒弟嘛。”
敖烈大驚道:“菩薩,這可是我的仇家!中午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來了個白白凈凈的和尚,感覺很不尋常,正好肚子餓了,想找點(diǎn)什么來吃。哪知這潑猴有些本事,我只是吃了他的馬,就被他揍了兩頓。雖然他一直在這里亂叫亂罵的,可根本就沒有說出半個‘取經(jīng)’的字來呀!”
悟空看著這個坑慘了自己和諦真的家伙,沒好氣地說:“你又沒問我姓甚名誰,我怎么說呢?”
敖烈委屈地道:“菩薩,蒼天作證,我明明問了他:‘你是哪里來的潑猴?’他卻兇惡地說:‘你別管我是從哪里來的,只要還了我的馬,我就饒你一命!’這家伙,不會是個無賴吧?”
悟空一聽,臉頓時就紅了。
觀音見狀,搖頭嘆道:“你這潑猴啊,就知道逞強(qiáng)!”
說完,觀音吩咐敖烈現(xiàn)出本相,上前摘了白龍脖子下面的明珠,用楊柳枝蘸出些甘露,往他身上灑了幾灑,然后一口仙氣吹過去,叫了聲“變”。白龍應(yīng)聲去角退鱗,變成了一匹無與倫比的白色駿馬。
見白龍完成了轉(zhuǎn)變,觀音語重心長地囑咐道:“敖烈,沒認(rèn)出玄奘法師不打緊,但千萬別忘了,你父親還禁錮在靈山擎天華表柱上,要用心償還業(yè)障呀!功成之后,超越凡龍,我還你一個金身正果。”
敖烈聞言,痛心不已,口銜嚼環(huán),嘶鳴著應(yīng)承下來。見狀,悟空頓時就心軟了。
觀音讓悟空牽著白龍馬,去見三藏,慈聲道別說:“我回南海去了。”
想到三藏與自己觀念迥異,行者上前攔住菩薩不放,憂心忡忡地道:“菩薩,放過我,行嗎?回東土的路,無比艱辛險惡,保著這樣一介凡僧,什么時候能到頭呀?”
觀音正色地說:“當(dāng)年你在南瞻部洲縱橫決蕩的時候,群胡虎視,朝不保夕,那么艱難,你都沒有放棄。如今你已經(jīng)得道成仙了,怎么反倒懶惰起來了?”
悟空激動地道:“我在南瞻部洲浴血奮戰(zhàn)的時候,成千上萬的將士把生命交到我手里,什么時候有過一絲一毫的懷疑?”
觀音冷靜地說:“在我們還沒有證悟成佛之前,只允許一個聲音存在,那是很危險的。”
悟空坦率地道:“越是危險艱難,便越是需要通力合作。這一路必然多磨多難,像唐僧這樣拖累下去的話,我自己的性命,恐怕都不一定能保得住,又怎么可能成得了正果呢?菩薩,我真的不想陪他再走下去了。”
觀音鄭重地說:“悟空,我們佛門以寂滅為樂,你要堅(jiān)信自己能修成正果。這樣吧,如果你們真到了岌岌可危的時候,我答應(yīng)你叫天天應(yīng)、叫地地靈;萬一出現(xiàn)了瀕臨絕境的情況,我保證會不遺余力的親自去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