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研究內容與主要貢獻
1.3.1 研究目標
本書的研究目標是探索基于協同原理的項目群構建標準和實施模式,保證項目群管理組織、管理流程、資源管理和進度控制的持續優化;通過評價項目群協同管理效果,為組織實施項目群管理提供依據。具體目標包括:
1)提出基于協同度的項目群構建標準。以項目群配置為研究對象,設計了項目群配置多階段過渡耦合度度量模型,構建了基于階段耦合的項目群配置戰略貼近度模型,為項目群配置多階段耦合管理提供決策依據;分析項目組件協同關系,以支配原理為理論指導,通過項目群選擇子系統序參量及子系統有序度的確定,計算項目群選擇復合系統協同度,并以此為依據提出項目群構建標準。
2)提出基于協同效應的項目群實施模式。從項目群協同經濟效應、協同創新效應和協同進化效應3個方面分析項目群實施模式,為項目群動態優化過程奠定基礎,為決策人員優化項目群管理提供理論依據。
3)構建基于協同原理的項目群動態優化模型。深入分析項目群協同度和協同效應,從組織架構、管理流程、資源配置和進度控制4個方面設計動態優化模型,為實現企業戰略目標提供支撐。
4)實現基于成熟度的項目群協同管理效果評價。在項目管理協會(PMI)提出的項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基礎上,建立項目群管理成熟度評估模型,評價項目群優化管理效果,提出項目群協同管理能力提升策略。
1.3.2 研究內容
如何依據協同度指導項目群的科學構建,如何基于協同效應設計項目群實施模式,如何基于協同原理實現項目群動態優化,如何針對優化結果評價項目群協同管理效果是本書研究的核心內容。
1.基于協同度的項目群構建
此部分內容是本書的基礎,在研究、分析、總結協同度具體內涵和應用領域的基礎上,將協同度概念引入項目群管理,以解決多約束、多目標、多關聯的項目群協同管理問題。同時,本部分內容將在分析項目群子系統序參量、有序度的基礎上,構建能夠精確度量協同度值的項目群協同函數,并通過論證協同度在項目群構建問題中的適用性與優越性,探究基于協同度的項目群構建標準,為項目群的科學構建提供依據。
2.基于協同效應的項目群實施
此部分內容是本書的關鍵,雖然協同度值的精確度量為項目群構建提供了標準,但是要在協同視角下對項目群實施高效管理、最大限度地實現項目群的整體目標效益,還需要借助協同效應的效用分析。本部分內容將在分析協同效應形成機理的基礎上,探究協同效應在項目群管理領域的應用模式和方法,設計協同效應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從協同經濟、協同創新和協同進化3個方面構建基于協同效應的項目群實施模式,實現項目群管理的超值收益。
3.基于協同原理的項目群動態優化
此部分內容是本書的核心,具體包括:基于協同效應構建縱向貫穿、橫向鏈接和基于信息化縱橫向協同的項目群管理組織結構,設計基于戰略貼近度的項目群組織流程,實現項目群管理組織及流程的動態優化;分析項目群組件、優先級、組織資源能力及項目群內外協同效應,構建項目群資源配置優化模型,實現項目群資源配置的動態優化;引入自適應權重算法、調整信息素系數和混沌擾動變量等概念,探究基于戰略導向的項目群進度控制及優化模型,確保項目群進度控制的動態優化。
4.基于成熟度的項目群協同管理效果評價
基于項目管理協會(PMI)提出的項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構建項目群管理成熟度模型,對項目群協同管理效果進行評價;結合項目群發展現狀及問題,從項目群組件選擇、過程控制及效果評價3個方面提出項目群協同管理能力提升策略,保證企業可持續發展。
1.3.3 研究方法與思路
通過問卷調查、專家訪談法對項目群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將協同度概念引入項目群管理中,對項目組件的協同關系進行解析;在明確項目組件協同關系的基礎上,利用模糊物元等方法對項目群協同度模型進行構建并求解,實現基于協同度的項目群構建;充分描述項目群協同經濟、協同進化以及協同創新效應,以此為基礎構建基于協同效應的項目群實施模式;深入分析項目群協同度和協同效應,利用遺傳算法和蟻群算法對協同度、協同效應進行仿真求解,為持續優化項目群提供理論支撐;構建項目群管理成熟度模型,以評估項目群協同管理實施效果,幫助組織不斷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主要研究思路如圖1-1所示。
本書用到的主要方法簡介如下:
1)問卷調查。是為了達到調查目的和收集必要的數據而設計出的由一系列問題、備選答案及說明等組成的向被調查者收集資料的工具。
2)專家訪談法。是搜集經驗豐富的專家的意見和想法,要求專家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能準確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且具有代表性。
3)模糊物元。是將模糊數學和物元分析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獲得解決這類模糊不相容問題的新方法[68]。在模糊物元分析中,假定事物M具有特征C和對應的模糊量值x,則描述該事物的基本元為有序三元組R=(M,C,x)或R=(M,C,C(M))。其中,C和x構成的二元組(C,x)稱為事物M的特征元。
4)遺傳算法。是模擬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的自然選擇和遺傳學機理的生物進化過程的計算模型,是一種通過模擬自然進化過程搜索最優解的方法[69]。
5)蟻群算法。是一種新的模擬生物進化的算法,以蟻群尋食原理為基礎,在求解離散優化問題上表現出很強的搜索和尋優能力[70]。
6)項目群管理成熟度模型。項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是基于組織項目管理最佳實踐設計的幫助組織衡量項目管理能力的標準[71]。項目群管理成熟度模型是在此基礎上的改進,實現項目群協同管理效果評價,可以幫助組織測度項目群管理能力及幫助企業制定相關政策提升項目群管理能力。以上主要方法及對應作用見表1-1。
圖1-1 主要研究思路圖
表1-1 主要方法及對應作用表
1.3.4 研究貢獻
1)目前,項目群管理研究主要集中于項目群管理的某一階段,較少從整體角度系統研究項目群管理流程,未能從全局的高度以動態聯系的視角進行項目群管理。本書以協同度為標準構建項目群,以協同效應指導項目群實施,實現了項目群管理持續優化,豐富了項目群構建和實施階段研究內容,研究視角獨特、科學。
2)突破單項目研究邊界,基于協同視角提出項目群構建標準、實施模式和動態優化方法,能夠指導組織應對項目群管理困境,創造出確保組織整體目標實現的協同效益價值,從而為組織優化項目群資源配置、提高管理效率提供理論支撐,具有明顯的理論創新性。
3)基于項目群復合系統協同度的計算,提出項目群的構建標準,分析項目群協同效應,為指導項目群管理提供科學的方法。本書通過分析項目組件協同關系,確定項目群選擇子系統序參量及子系統有序度,計算項目群選擇復合系統協同度;從協同經濟、協同創新和協同進化3個方面分析項目群協同效應,提出基于協同效應的項目群實施模式,為管理者實施項目群管理提供理論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