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8章 殿試作答:皇權與紳權

“你們倆立即給他道歉,并去后面排著,否則便取締你們二人的應試資格!”

禮部尚書褚遂良恰巧這時候路過,看見了這一幕,并因此喝斥起崔維等推馬周的士子來。

崔維頗為惱怒,看著褚遂良道:“敢問褚禮部是想讓鄉梓皆知你自甘下賤、為卑劣丑惡之輩伸張,而寧辱世交貴門嗎?!”

褚遂良因此看著崔維,問道:“你這是何意?”

崔維意氣洋洋地道:“我什么意思,褚禮部難道還不清楚?我雖是清河崔氏子弟,然家居錢塘,與你同鄉,如果公今日真欲為這下賤寒士而辱我等世家子,我等必回鄉里,傳你貪墨枉法、欺壓良善、卑劣無恥,讓你名聲在鄉里變臭,到時候只怕河南褚氏一族也容不下你!”

褚遂良不由得怒目圓睜,看著崔維:“你!”

崔維冷笑。

馬周見自己被罵為下賤寒士,雖心里憤懣不已,但也因當下世風如此,皆看重門第,故而也有些自卑,為不連累褚遂良,也就出列道:“晚輩自去后面排隊。”

說著,馬周就要轉身離開。

但這時候,褚遂良握住了他的手腕:“你且回來!本官為國選士,豈能為懼流言而坐視他人平白受辱!”

說著,褚遂良就看著崔維等士子:“致歉!”

“姓褚的,你!”

崔維咬緊了牙,指著褚遂良,喊了一聲,最終還是憤然一揮衣袖,來到馬周面前,很是無奈地拱手道:“得罪!”

因為現在朝廷已不再行九品中正制選官,要入仕,只能通過禮部負責的科舉考試。

另一名推馬周的士子曹振也只得致歉去了后面。

馬周因此忙對褚遂良致謝道:“多謝褚公!”

褚遂良道:“不必,今日若不幫你,只怕我那學生會埋怨我!至于老夫在鄉梓的名聲,就算他們不亂傳,因老夫提倡亡國與亡天下論,只怕也好不了!這世道還是需要很多秉公持正,敢為天下言的真正士大夫的,可如今多為止重門第而輕道義的倨傲驕縱之輩,馬周,你得記住我今日之言,以后做一個大公無私之人!”

“在下謹記!”

馬周很是凝重地拱手回道。

褚遂良因此道:“進去考試吧。”

“是!”

……

“太清上初日,春水送孤舟。”

“山遠疑無樹,潮平似不流。”

“岸花開且落,江鳥沒還浮。”

“羈望傷千里,長歌遣四愁。”

馬周接下來參加考試后倒也發揮的不錯,因要求五言,他也就把自己昔日所想的一首五言詩在心中潤色后寫了上去。

而考官之一的唐儉看到這首詩后也不禁贊嘆起來,并對褚遂良道:“褚公,你且看看如何。”

褚遂良因馬周是自己學生的學生,不好下言,只遞給長孫無忌:“長孫公且說說。”

長孫無忌看后站了起來:“此詩當為第一!一個送字,可謂點睛之筆,后面更是不凡!”

王珪則在這時候道:“可這作者馬周非高門。”

長孫無忌聽后猶豫了起來:“這個……”

“大唐選才還得看門第?若看門第,何必科舉!直接向以門蔭取士便可。”

房玄齡回道。

“還是再看看他自陳時政的文章吧,若文章也好,就錄取,至于是否為狀元,聽憑天子決斷。”

長孫無忌說道。

“……今百姓承喪亂之后,比于隋時才十分之一,而供官徭役,道路相繼,兄去弟還,首尾不絕,遠者往來至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無休時……”

唐儉便因此讀起了馬周的文章,道:“文采斐然,句句鞭辟入里!有道是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諸公且看看。”

褚遂良看了起來,心里有些后悔,腹誹道:“早知道該搶在自己學生面前收了這馬周為弟子!”

長孫無忌看了后無言,最后才道:“是好文章!且很敢言!”

房玄齡也笑道:“寫的好,你們看這句‘陛下每有恩詔,令其減省,而有司作既不廢,自然須人,徒行文書,役之如故。’我們都被他罵了!”

“狂徒一個,毫無大家之氣,若是陛下看了,若是龍顏大怒,怎么辦,不如暫黜掉,將來吏部選為不入流之官吏便是。”

王珪說著就建議道。

褚遂良聽后冷笑起來:“王公此言,想必還是嫌棄他門第不好吧?”

“褚公此言誤會,在下也是擔心他將來若列入朝堂,因其口無遮攔,而恐招禍事。”

王珪回道。

“我們只負責選其才,至于能否用,自有陛下圣斷!”

房玄齡回了一句。

“對的,為何要因此斷人前程。”

唐儉回道。

一直沒說話的左仆射杜如晦道:“直接錄取!就憑這詩、這文章,已能留名于世,豈能因其敢言而不錄!”

最后,馬周因此被錄取,且在射御方面也成功通過。

等到殿試階段。

蘇定方和馬周皆應各自參加的考試被錄取,而來了宮內御前應考。

殿試的這一天,坐在御座上的大唐皇帝李世民,就得以看見文武兩班的進士,且因此心情大好,自覺已將天下人才盡收于囊中。

當然,李世民感到很高興的是,作為帝王的他,將可以在殿試時,用自己的想法來考試大唐的士子。

要知道,在這之前,封德彝等大臣不惜以辭官為要挾阻止他擁有這個權力。

人都喜歡考察別人。

就如同人都喜歡當別人老師一樣。

李世民也不例外。

“賜題!”

李世民這時候吩咐了一聲,侍中高士廉便將題目告知給了文武兩班進士。

李世民對文武兩班進士的要求不同,故而所出的題目不同。

文進士的殿試題目是:朕屢下恩詔,著地方愛護百姓,不得隨意攤牌,為何總有擾民之事發生,地方為何總視朝廷之令為無物,而對朝廷政令貫愛陽奉陰違?

武進士的殿試題目是:朕雖修德勸農,以示民眾安寧,國家富足,然外夷屢屢侵犯,擾民索財,當如何制之?

對于這兩題目,文武進士各自開始答了起來。

馬周家境貧寒,在地方上接觸了許多底層人物,如今又跟著李崇學習了很多時間,也就對李世民所問的事有所看法,而答道:“以臣之見,陛下所問,皆因地方非皇權統轄之地,而是紳權統轄之地,長安城中,是世家之紳權讓位于皇權,而在長安城外,是皇權不下鄉,讓位于紳權!故朝廷之令,一到地方便多有所變更,以臣之見,欲使政通人和,首先當防地方老吏奸猾、豪族干政!”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东县| 卓尼县| 盐源县| 蓝田县| 隆尧县| 定陶县| 台安县| 黄大仙区| 连城县| 凭祥市| 互助| 宝应县| 灵武市| 得荣县| 额尔古纳市| 肃北| 鹤岗市| 交口县| 开平市| 张家港市| 湾仔区| 涿州市| 财经| 望奎县| 阿瓦提县| 三台县| 建湖县| 句容市| 花莲县| 波密县| 和田市| 茂名市| 瑞昌市| 白城市| 河北省| 池州市| 广丰县| 遂溪县| 邯郸市| 诏安县| 寻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