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文武科舉
- 大唐:不裝了,你爹我是李世民
- 越檐
- 2048字
- 2021-08-16 16:26:50
“承蒙兩位先生謬贊,小生實在是慚愧,不如這樣,兩位先生所教的,我都學,都認真的學,至于將來能有什么造化,就看天了。”
李靖和褚遂良見李崇開了口,都安靜了下來,而李崇也就在這時候說了一句。
但褚遂良依舊意欲又要說幾句。
而李靖也想反駁一下褚遂良說什么殺人如麻的將軍沒有大道理。
不過,在這時候,李世民來了。
“這樣倒是可以,兩公皆是朝廷重臣,名聲顯赫,都如此看重犬子,愿為犬子之師,下官實在是不勝感激?!?
李世民這時候走了過來,拱手說了一句。
李靖和褚遂良見皇帝都這么說了,也就沒好再爭辯。
李靖先道:“也罷!學文也不是不行,只是褚公不該如此輕視武者?!?
褚遂良則道:“學武也不是不行,但今日李崇已學了武,應該先和我學文了,李大都督,您還是先回去,您可是大都督兼大司寇,難道公務不繁忙嗎?”
“我忙不忙不用你操心!”
李靖沒好氣地回了一句,然后朝李世民告辭而去。
而褚遂良則在見李靖離開了,眉開眼笑起來,不由得朝李世民拱手道:“李將軍,令子學文的時間已到,鄙人也準備多時,還請讓令子現在就與我學文?!?
李世民見李靖和李世民為自己的兒子爭的面紅耳赤,心情也很好,比自己被這二人恭維還要覺得舒爽,也就笑道:“既然是褚先生要講大學問,可否讓在下也在一旁旁聽請教?”
李世民素來也重視文治,因此特地設立弘文館養了一大幫儒士,常常一起探討學問。
現在也不例外,他也想和李崇一起聽聽褚遂良又要講什么。
而褚遂良自然不敢拒絕,道:“自然可以?!?
“那就請褚先生進里屋!”
李世民笑著說道。
……
“亡國與亡天下之論?有意思!”
而在進屋后,褚遂良就開始拋出了自己的新論,即亡國與亡天下之論。
他個人認為自己的理論將彌補儒學在民族大義上的不足,因而非常的激動與興奮。
李世民聽后也也覺得此論很新鮮,也就笑著說了一句。
甚至,李世民還主動問道:“敢問褚先生,何為亡國,何為亡天下?”
褚遂良現在如光環加身,信步走到大堂中央,侃侃而談道:“亡國便是天下易姓改號,如唐代隋,亡天下便是文明斷絕,仁道不存,野蠻之族占據天下,使民為奴,殺戮無規矩!”
李世民聽后點頭。
褚遂良則繼續說道:“亡國是易姓改號,是一家一姓之殘暴,新天子代之,士族逆之,不算失節,但若是亡天下,士族順于野蠻,則算失節,若是亡天下,就當人人奮起攻之!”
“那亡國呢,難得亡國只是一家一姓之事?”
李世民很嚴肅地問道。
“有恩者可報,無恩者可不報,國君若行善政,普降恩惠于天下,天下之臣民自然不能叛之,不然亦是失德失節,但這還是不能與亡天下相比,亡天下者,百姓亦當起而反之,而亡國,很多時候只可能是國君與士大夫之事?!?
褚遂良說道。
李世民笑了起來:“荀子有言,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國君當行善政,普降恩惠于天下,倒是恰當!今日所聽,唯一不同者,在于有亡天下之論,倒是發人心省,如今看來,社稷之衰亡倒是寧肯亡國不能亡天下,后者亡的不是一家一姓,為君者,為臣者,乃至為民者,皆當考慮此事,不能使天下亡于野蠻?!?
李崇說道:“所以先生此論,應該由這樣的一句來總結?!?
“哪一句?”
褚遂良問道。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李崇回道。
“妙哉!”
褚遂良當場以手掌拍幾,對李世民道:“果然此子可教也!”
李世民也笑道:“崇兒此言,足可流傳千古,從此天下興亡非只是世家之事也!”
“父親,先生,你們還是少夸些我吧,也不怕我驕傲!”
李崇笑著回了這么一句。
不過,李崇對于褚遂良能因為他昔日的問題而想到亡國與亡天下之論,意識到民族利益的事,還是感到很欣慰的。
他當初那么問褚遂良,的確也是有這個私心,想讓這個時代的人能提前覺醒民族意識,而知道國家與民族利益至上。
因為不這樣的話,亡天下的悲劇會持續上演,甚至直到現代文明已出現的二十世紀都會出現。
……
“辦軍校?”
大唐皇帝所居之太極宮。
李世民問著深夜來見他的李靖,一臉驚愕。
李靖點頭回道:“是的,陛下,為了我大唐軍威的傳承,臣提議由朝廷辦軍校,培育良將,而不是由世家自己培育良將?!?
李世民笑了起來:“藥師你怎么突然會提到這個,我以為你們是不會愿意的。”
李靖道:“現在臣想明白了,要想社稷長治久安,太平永享,國家強盛不衰,兵馬就得歸朝廷,良將就得歸朝廷,世家之利益不能凌駕于社稷安危之上!”
李世民沉默了下來,只看著李靖,良久后才由衷地笑道:“難得你李藥師如此大氣!你說的對,天下社稷的安危是最重要的?!?
“是的,陛下,華夏文化的傳承不能用來為一部分謀私,臣熟知兵法韜略,理應趁健在,而為大唐培育將才,而非只顧自家子弟謀取官位名利,另外,臣建議接下來對突厥之戰事,盡量用李績、程知節等年輕將領立功,臣等老將當讓為后生輩有統兵的機會?!?
李靖說道。
李世民點頭:“朕其實早已有意實行科舉事,選天下文才進京考試后錄用之,如此可使天下文士直接由朕選用,而不分門第,如今想來,倒是可以文武并用科舉事,朕會同房玄齡、杜如晦他們議議此事,你的奏本,朕再留下細看看?!?
“臣告退!”
李靖因此回了一句。
“等等,你突然提起這個,是誰建的言,你的門客中有如此見識者,當由朝廷用之才是?!?
李世民說道。
“此人就是陛下之子,李崇殿下?!?
李靖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