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9章 京城風云

京城

隨著商部的政策一項項落實,百姓的生活與京城一樣變得日新月異。

今年京城再沒見到乞丐,行走的百姓也多是穿著新衣,滿面紅光。

酒樓,茶肆,布莊,胭脂樓更是人流不息。

在短短的兩年半里,京城正煥發著它的勃勃生機。

內閣也在眾臣的商議下,向蘇黎提交了擴建北京城的奏折。

蘇黎當即便準了,著國庫支銀建設。

在明朝,不,應該說是每個朝代,皇帝都有私庫和國庫之分。

但皇帝修宮殿,滿足個人喜好啥的卻都用國庫。

這也是為什么有大興土木,勞民傷財了。

因為錢就這么多,你修宮殿用了,那可能就得少給軍餉或不修水利了,于國是大害。

比如慈禧挪軍費修頤和園。

所以文臣眼中的明君,不一定要多有偉略,會省錢就是半個明君了。

而蘇黎便是在這一分上直接劃清界線。

直接定下鐵律:凡國庫收支,只可國用,皇帝不得私用。違者,死后不入宗廟,不入陵。

意思就是只要這個皇帝要臉,不想臭萬年的話,就別亂花錢。

當然,為了不讓皇帝餓死,蘇黎也必須給私庫有個穩定的收入。

這便是前文出現的,凡國辦產業,皇帝可享百分之十的利潤。

而宗室供奉也都從私庫走,但蘇黎把朱元璋定的額度全砍了一遍。

明朝之亡,一亡于策,二亡于黨爭,三亡于宗親。

朱元璋不收商稅也就罷了,偏偏又愛子之心爆棚!

給官員定了個歷朝最低工資,轉頭卻又給皇室宗親定了個歷朝超高福利!

不僅日常俸祿比一品官高十倍不止,還在冊封上十分大方。

要知道,在別的朝,爵是只傳嫡的,其余只能分錢單過。

但朱元璋不一樣,爵給了嫡長,其他嫡降一等再封,庶子再降一等再封,女兒也同上。

并且到這還不止,生病了?朝廷報銷。生孩子了?朝廷送禮,還給撫養費。嫁娶了?朝廷添妝添禮。死了?喪葬朝廷負責。

簡直慈愛到喪心病狂的程度,但朱元璋時期還好,宗親還有個奔頭,沒有變態。

直到成祖削藩,不讓參軍不讓涉政不讓經商,三不讓直接消磨了宗親的快樂(劃掉)志向。

日子沒了奔頭,但小錢錢管夠啊!

于是,妾一個個抬,兒子一串串生,女兒一群群嫁。

明朝也就一天天窮,一天天衰弱了。

所以,蘇黎為了打擊宗親對生育的積極性,她先是抓了幾個為禍一方,禍害百姓的藩王問罪,然后直接送去排排跪了,并以此為借口(劃掉)開端。

先是限制宗親可擁有的田畝數量,超了的稅翻七倍收,你敢超蘇黎就敢讓你白干!但規定內擁有的田畝稅收可減半作為宗親福利。

然后又開放三不讓政策,讓宗親自食其力去,明朝就是把宗親撇太干凈了,不然文臣哪跳的起來?

但凡崇禎時有宗親在軍中或朝中,他也不置于被文官耍著玩。

被賣了還怪自己不努力。

也是缺根筋。

蘇黎也不怕宗親篡位,畢竟自古以來,能成功的哪個不是萬世之君?

好吧,除了王莽,他輸給了世界意志。

但楊堅,宋太祖啥的不牛嗎?

而且皇帝能當到被篡,也差不多是個廢物了。

既然這宗親都有奔頭了,那蘇黎才下了狠手,往后爵位,只封嫡,不封庶!

朝廷包辦的福利也全部取消,生多了的就自己想辦法去,少生優生,幸福一生,從大明宗親做起。

蘇黎打了宗親滿頭包,自然得給棗啊,這不,她先給了自己一顆。

凡宗親經營所得,皇帝同樣收百分之十的……庇護稅,入私庫。

畢竟沒有皇帝就沒有宗親了嘛,此舉可示宗親與大明一體之意。

百官:…………大開眼界。

宗親:%*#*#¥!

之后,蘇黎才把宗親的棗掏出來了,除規格之內田畝稅收減半外,凡宗親子弟可享優先入學和優先入職權還有優先就醫權,從商者,商稅減一成。

凡宗親子弟不得與朝廷官員子弟聯姻,只可依祖法從民間選娶。

但若貪贓枉法,禍亂朝廷者,殺無赦!

蘇黎為了后世之君不多疑和壓制宗親才加了最后兩條,免得有人仗著輩分不好下手。

宗親這才臉色好起來,畢竟,雖然蘇黎把朱元璋留的厚愛全給砍廢了,但好歹把三不讓給開放了,這代表著宗親可以逐漸回到權力中心了,比起這個,錢都是小事了。

雖然還是肉疼…………

到此,老朱留給子孫的,只剩祖訓和大明律了。

老朱:“你禮貌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川县| 得荣县| 香格里拉县| 新建县| 绥芬河市| 柘荣县| 司法| 鄂托克旗| 平果县| 黑山县| 富源县| 淄博市| 永登县| 七台河市| 新乡县| 西乡县| 平谷区| 南召县| 灵台县| 蓬莱市| 彭泽县| 琼中| 泽州县| 曲阜市| 甘洛县| 合肥市| 文登市| 望奎县| 沂南县| 伊川县| 鱼台县| 昌乐县| 郴州市| 慈利县| 建湖县| 珲春市| 雷州市| 梧州市| 卢湾区| 涡阳县| 泽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