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浪者:互聯網大佬們沒告訴你的事都在這兒了
- 差評君編著
- 4110字
- 2021-08-06 11:26:30
雙面人生:海蒂·拉瑪

看這兩張照片——


好看嗎?
她叫海蒂·拉瑪(Hedy Lamarr),是世界上首位全裸出鏡的女明星,拍過30多部好萊塢影片,曾經被稱為
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
雖然這種稱謂是電影公司的營銷手段,但能搞這種營銷本身也是對她顏值的極大肯定。
有人說美麗的女人一定有特別之處,而這位姐姐,可能是女明星里最特別的一位了,除了拍電影,她還有另一重身份——
跳頻技術之母。

海蒂在一次采訪時透露,劇本中沒有提到需要裸露,所以導演叫她脫衣服時她都驚了……最慘的可能是她父母了,在電影院看到自己的女兒在熒幕上裸奔時,可能世界都黑暗了。
放心吧,你們想看的在這里看不到的。
這項技術直接影響了現代無線通信系統的發展,只要你使用過移動電話、藍牙或者Wi-Fi,你就有必要感謝她。
海蒂·拉瑪于1914年出生在維也納一個富裕的猶太家庭,從小家教很嚴,10歲開始就需要每天練習鋼琴和芭蕾。她父親是一位懂些機械知識的銀行董事,小時候經常教海蒂·拉瑪各種機械原理,比如給她講解手表為什么在轉圈、電車是怎么運行的、工廠是如何運轉的之類。
盡管從小就飽受機械文化的熏陶,大學也順其自然就讀了通信專業,但海蒂偏偏迷上了電影。1930年海蒂放棄攻讀通信專業后,跟著一個導演來到柏林,開啟了自己的演藝生涯。
海蒂有著作為演員的絕對優勢,她長得漂亮,演技也超棒。然而,最開始,海蒂可能因為顏值過高蓋住了才華,一直被人們當做一個沒用的花瓶,并沒有引發太大的關注。轉機發生在1933年。那一年她出演了一部名為《神魂顛倒》(Ecstasy)的電影,就是在這部電影里,她成為世界上首位全裸出鏡的電影演員。
可能咱們現在對于電影里出現部分裸露片段已經不再奇怪了,但當時的社會非常保守,在電影里展示自己胴體這種操作簡直就是明目張膽搞黃色。這部影片瞬間引發了極大的社會轟動,流行雜志們一擁而上,稱她為“艷星”。而人們也紛紛認為這姐們兒傷風敗俗,不少國家直接這部影片。
雖然這部《神魂顛倒》直接給海蒂來了個透心涼,但是也有一些人看完這部電影后對海蒂真就神魂顛倒了,其中就有一個奧地利的大富豪/霸道總裁/軍火販子:弗里茨·曼德爾。這位總裁老哥對海蒂發起了猛烈攻勢,1934年成功抱得美人歸。
在抱得美人歸以后,曼德爾很快意識到了一個問題,不對啊,我老婆這么好看,怎么可以給其他人看?于是他做出了一件也許只有在“霸道總裁愛上我”這樣的爽文里才能看到的事:他把市面上所有的《神魂顛倒》全買了下來?。?img alt="" class="RareFont"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BA5D2C/20817275001946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0391.png?sign=1752596355-XcUEkK0tVKGnLM5nDjthcDPNhy5siJgb-0-7a725c1b02a8337626cbc3ef965386be">
結婚后,海蒂才發現這個霸道總裁不僅支持納粹,還是一個病態的控制狂。她被丈夫禁止涉足電影行業,并被軟禁在家中。
對這種生活極其不滿的海蒂開始試圖逃跑,嘗試了幾次后終于找到了機會——在1937年的一次晚宴上,海蒂以身體不適為理由提前回房,把侍女迷倒,穿著侍女的衣服坐火車連夜逃到了巴黎。
對于這次婚姻,海蒂在自述中寫道:“我就像一件東西,某些藝術品必須被守護,也必須被關押,沒有頭腦,沒有自己的生命?!?/p>
其實不僅僅是在她丈夫眼里,在世人眼里也是如此。當時的海蒂還不知道,在她漫長的一生中,大部分時間世人都只視她為“藝術品”,無人在意她的才華。

《神魂顛倒》海報
離開曼德爾后,海蒂重新回到了她熱愛的影視行業,出演了不少佳片,有了名氣也賺了很多錢,但是她并不開心。
因為戰爭。
當時正值二戰,世界各地戰火肆虐,海蒂的祖國奧地利也已淪陷,而坐在好萊塢賺大錢,讓海蒂感到很不舒服。雖然生活無憂,但面對殘暴的法西斯,海蒂仍然想要做些什么,于是她重操舊業搗鼓起了機械發明。
當時美國最大的飛機制造商、“鋼鐵俠”的原型霍華德·休斯(Howard Hughes),想要制造世界上最快的飛機賣給美國空軍。那時市面上的飛機都還是方形機翼,休斯想對其進行改良但一直無果。海蒂知道后,根據魚類和鳥類的書,將機翼改成了翅膀的形狀,制造出了當時世界上最快的飛機。
前面說過,海蒂的前夫曼德爾是個軍火商,在他們那四年的婚姻生活中,家里的客人有不少武器專家,會面時曼德爾都會讓海蒂陪同。受益于這段婚姻,海蒂對當時的前沿武器技術有不少了解。
1940年的夏天,海蒂·拉瑪遇見了一個略懂塑形和武器的鋼琴家喬治·安塞爾(George Antheil),這兩個人一見如故,一路聊天,從豐胸狂飆到了魚雷。
早在一戰的時候,魚雷已經成為僅次于火炮的主要艦艇武器,被魚雷擊沉的艦艇占被擊沉的艦艇的半數,所以各國軍方都很重視魚雷。到了二戰前期,魚雷已經有了很多改良,但可操控性仍然不太行。
在當時,你要想使用魚雷,得在發射之前就設定好魚雷航行的方向和深度,發射后聽天由命。雖然大家有想到可以用無線電去改善魚雷,但沒人愿意這么做。
為啥呢?
我們在學物理時知道,周期性變化的電場可以產生電磁波,電磁波可以以無形的方式在我們生活空間里不受遮擋物的影響隨意傳播,比如醫院拍X光。這是很好的特性,所以人們就想,那我們干脆就用電磁波來傳遞信息好了。
具體怎么傳輸呢?舉個不太嚴謹的例子,比如用電磁波來傳遞聲音。聲音里的信息是通過聲波傳播出去的。電磁波是波,聲音也是波,理論上來講,只要我們模擬出和該聲波類似的電磁波并發射出去,就相當于把這段聲音發射了出去。然后我們再在另一個地方接收這些電磁波,最后通過波形把電磁波轉換回聲音。
數據傳輸大概也是這么一個原理。咱們用手機百度,輸入問題并按下確認按鈕時,手機會將這個信息轉換成電磁波并且發射出去,接收器將收到的電磁波轉換為信息,向服務器發出請求,服務器再把你需要的信息按照同樣的處理方式發給你的手機。
但是,請注意:電磁波是需要占用無線電頻段的,但是當時的電磁波整個傳輸過程只能在一個無線電頻段上完成。這就相當于一條路上有很多條車道,但這輛車只能在一條道上跑。
因此,在那個年代,如果用電磁波去引導魚雷,敵方很容易就能夠探察到,然后對這個信號進行干擾,魚雷就會偏離目標。這就是大家不愿意用無線電波去引導魚雷的原因。
而海蒂跟喬治這兩位鋼琴家,在看到自動鋼琴的琴譜時注意到“改變不同琴鍵就可以改變聲音”,突然,他們猶如莫扎特和赫茲同時靈魂附體,靈光乍現,從彈鋼琴聯想到了發射魚雷:
既然總在一個車道上跑會被發現,那我不斷切換車道,不就可以了嗎?
他們的具體設想是這樣的:讓信號發射時不斷切換“車道”,且在每個“車道”上僅發送整個信息的一小部分,這樣敵人不知道信號跳躍的規律就沒辦法對信號進行干擾了,而信號的接收方用“原路返回”來接收信息就可以了。
這樣不僅能保證通信的抗干擾性,保密性還非常高,在當時簡直牛氣到不行??!
于是兩位藝術家揪著這個想法一頓完善,然后拿著去申請了專利,并且把它交給軍方,希望能為戰爭盡早結束盡一份力。
可是,海蒂把他們的共同專利提交上去后,美國軍方拒絕了她。因為他們的想法過于先進了,當時還沒有晶體管及集成電路支撐這個技術的實現。民間也有一種說法是,軍方了解到她前夫和希特勒做軍火生意,猜測她可能是一個臥底在玩弄軍方,于是拒絕了她,并將專利封存了起來。
當時,美國軍方還不忘給海蒂留下一個“善意”的提醒:你要是真想幫忙,還不如用你的美貌去幫政府賣點戰爭債券,為軍隊籌集軍費。

電磁波模擬聲波
海蒂聽完真就跑去賣這玩意兒了,還賣出去了2500萬美元。
而她的專利始終沒有受到重視,盡管在50年代之后,美國軍方利用這個技術研發了許多產品,比如越南戰爭中使用的遙控無人飛機,以及在古巴導彈危機期間,美國利用跳頻技術以隱蔽通信的形式在軍艦之間構建了海軍封鎖。這些都是軍方在秘密使用這項專利。
而海蒂在影視圈孤苦飄零三十年,卻始終無法擺脫“花瓶”標簽;經歷過六次失敗的婚姻,卻找不到自己的幸福。
美人遲暮,名將白頭。
隨著海蒂年老色衰,她在好萊塢的事業慢慢枯萎,她最終在44歲那年出演最后一部影片后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之中。
1991年,人們再次看到海蒂的新聞時,是她被認為是一樁盜竊案的小偷。昔日追逐她美貌的媒體開始扒出她晚年的黑料:偷竊、沉迷毒品、被指控誣告強奸,以及是一個嚴重的整容手術成癮患者。
包括海蒂自己在內的所有人都沒想到,六年后,海蒂的名字仍然會在人類史上重新綻放,只是這一次,不是因為美貌或緋聞,而是因為智慧。
人們終于看到了——1997年,83歲的海蒂接到美國電子前沿基金會的電話,他們決定授予海蒂·拉瑪“電子前沿基金會先鋒獎”。
這一年,以CDMA(碼分多址)通信技術為基礎的2G走進了人們的生活,它拯救了早前通話不清晰、接通率堪憂、背景音賊大的通話時代,讓人們使用手機的體驗有了質的飛躍。

高通總部。高通通過無線技術開啟了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使用過的3G、4G、5G手機都有它的發明,這個意思就是全球的智能手機廠商都需要向它交專利費。單說5G手機,每臺5G手機都要給高通交5%的專利費(一臺手機2000塊錢,高通賺100元)。高通的做法引起很多企業和政府不滿,經常要因此被反壟斷調查,它也被稱為是一家“律師比工程師多的科技公司”。
原來,在1985年,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在一大堆文件中翻出海蒂當年的專利,并以此為基礎,悄悄研發出了CDMA無線數字通信技術,這個不知名的小公司,就是現在的世界500強——高通。
“電子前沿基金會先鋒獎”是海蒂收獲的電影之外的第一個獎項,緊接著,人們注意到Wi-Fi、藍牙等無線通信技術,其實都是基于海蒂所發明的跳頻技術才有了重大突破??伤膶@麉s早就過期,她一生未能從中收獲一分錢。
2000年1月19日,海蒂被發現死在家中的床上。警方稱她是在睡夢中去世的,因為發現她時,她臥室的電視還開著。
遲到的榮譽紛沓而來,海蒂登上《美國發明與技術遺產》科技雜志的封面,被科學家們尊稱為CDMA技術之母;《衛報》曾寫道:“If it wasn’t for Hedy Lamarr, we wouldn’t have Wi-Fi.(如果不是海蒂·拉瑪,我們將沒有Wi-Fi。)”
2014年,人們將她列入美國發明家名人堂,與她同列的名字有發明電燈的愛迪生、發明交流電的特斯拉、發明飛機的萊特兄弟……
2015年11月9日,谷歌特地在搜索首頁logo位置嵌入了一條長達1分16秒的動畫視頻,紀念她的101歲誕辰。

谷歌為紀念海蒂而制作的動畫視頻
海蒂·拉瑪的跳頻技術在無線通信技術歷史上是功不可沒的存在,但回顧她的一生,不免讓人惋惜。美貌本是一個人可遇不可求的優勢,是上天的賞賜,可是于她,又何嘗不是一個拖累。
美貌對于海蒂·拉瑪的一生來說只是曇花一現,留存的電影也局限于某個地區或者時代;而只有她的發明,在不斷的迭代中長存,造福人類。
她如一朵永生花,
在歷史中永遠綻放。